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赏诗

首页

赏诗

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角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绮虚幌,双照泪良干.请讲出诗人的名字?讲一讲他的历史?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15 08:47:27
      【月夜】
    杜甫(唐) 
    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 本诗是杜甫身陷长安,怀念在鹿县的妻子儿女所写的。本诗的写作手法很特别,不直接写自己在长安如何地思念家人,却想像异地月光下妻子的情景。
      他想像中的妻子儿女孤苦无依,在月光下泪痕满面。作者忧心如焚,但苦于不能脱身,只希望早一天来到家人身边。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全诗虽然时空跨越很大,但因为紧扣住日夜这个特点的背景,故不显得凌乱,而是一层紧扣一层。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 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 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 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 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 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 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 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 杜工部集》 。

    若***

    2006-07-15 08:47:27

其他答案

    2006-07-15 08:08:49
  • 本诗是杜甫身陷长安,怀念在鹿县的妻子儿女所写的。本诗的写作手法很特别,不直接写自己在长安如何地思念家人,却想像异地月光下妻子的情景。他想像中的妻子儿女孤苦无依,在月光下泪痕满面。作者忧心如焚,但苦于不能脱身,只希望早一天来到家人身边。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全诗虽然时空跨越很大,但因为紧扣住日夜这个特点的背景,故不显得凌乱,而是一层紧扣一层。
    

    孤***

    2006-07-15 08:08:49

  • 2006-07-15 08:08:45
  •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 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 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 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 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 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 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 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 杜工部集》。

    红***

    2006-07-15 08:08: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