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学

首页

文学

我想知道关于什么叫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什么叫虚词,实词,状语,副词,判断句,请各位帮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01 17:05:00
      	意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构成这种特殊动宾关系的动词,主要是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名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译成现代汉语时,相当于“认为……是……”、“把……当作……”或“感到……”。
      理解意动用法,是为了准确地理解或翻译文言词语;反过来,也只有把上下文意和这种特殊的动宾结构弄清,才能正确地理解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一些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如它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现将它的一些规律总结如下: 一、 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A. 偏正关系(状谓、动补除外,这只讲名词性词组) 例如:(1)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2)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B. 并列关系 例如: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同位关系 例如: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梅花岭记》) 两个名词连用,句中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则其中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上面三种关系除外) 例如:1.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动宾)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主谓) 练习: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并翻译各句。 1.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 曾皙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同上) 4. 民生涂炭。(《三元里抗英》) 5.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 6. [客]一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大铁椎传》)* 7. 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8. 士兵德顺昌甚。(《五人墓碑记》)* 9. 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10. 瓮牖绳枢。(同上) 11. 老者衣帛食肉。(《齐桓晋文之事》) 12. 子墨衰絰。(《 之战》) 13. 妇抚儿乳。(《口技》)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如果不是偏正、并列、同位关系,一般地说,其中则有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它们之间可能是主谓、状谓、动宾关系:曾皙后,诸越则桃李冬实、衣褐。 二、 名词带状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状语 1。副词修饰名词 一、一般副词:公将鼓之。 二、否定副词:天不雨。 2、介词结构修饰名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过秦论》 3、名词带动词性状语:妇抚儿乳。(《口技》) 练习题:译句解名词动用的词 1、 ??埠醺沙侵咭玻苁谒镂庵砸浚ā堵舾陶哐浴罚? 2、 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邺》) 3、 使人先表 ?阉#ā恫旖瘛罚? 4、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5、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6、 不蔓不枝。(《爱莲说》) 7、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童区寄传》) 8、 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狱中杂记》) 9、 君子不齿。
      (《师说》) 10、 昨日入城市。(《蚕妇》) 11、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1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13、出入必舆隶。(《苦斋记》) 14、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梢宽。(《狱中杂记》) 三、 名词带补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补语 介词结构补语 不省介词:刑于寡妻。(《齐桓晋文之事》) 省介词: 秦伯素服郊次。(《 之战》) 非介词结构补语: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
      (《促织》) 练习题:译句释活用词语 1、 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2、 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栖会稽》) 4、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 之战》) 5、 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6、 与其饥死于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 7、 少年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 8、 方今唯秦雄天下。(《鲁仲连义不帝秦》) 四、 要求和动词连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和名词连用,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一)、能愿动词带名词(或“后边的名词”)动用。(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这种词在古今汉语里也不过二十几个,常见的有:现代汉语中的:可以、能、能够、会、愿意、肯、敢、应该、当、要;文言文中的:可、能、愿、应、宜、当、欲。
       练习题:译句释活用词语。 1、 狼不敢前。(《狼》) 2、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3、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4、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5、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伐檀》)* 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7、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同上) 8、 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 吟留别》) 9、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桓晋文之事》) 10、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 (二)、“而”连接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时,这个名词一般用如动词。 译句释活用的词: 1、 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 2、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3、 夫一人之死,去今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同1) 4、 缇骑按剑而前曰。(同上 5、 人流石蛇行而上。(《游黄山记》) 6、 儿涕而去。(《促织》) 7、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8、 武夫力而拘诸原。(《 之战》) 9、 夫子式而听之。
      (《我国古代的车马》引《檀弓》) 10、 [愈]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1、 [孟尝君]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三)、“所”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1、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起义》) 2、 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3、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杞供客乎?(《卖柑者言》) (四)、要求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它的名词宾语也要变为动词。 1、 晋于是始墨。(《 之战》) 2、 袍止响腾。(《石钟山记》) 3、 何不望外遭此荼毒也?(《三元里抗英》) 4、 平居望外遭齿舌。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五)、代词前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1、 一狼洞其中。(《狼》) 2、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3、 布囊其口。(《童区寄传》) 4、 先主器之。(《隆中对》) 5、 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6、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名词用作状语,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活用现象。
      在各种词类活用中,可以说,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不仅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为复杂的。正因为如此,它的翻译就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色彩。这里对名词用作状语的翻译情况作一简要的说明。 1、一个名词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翻译时一般在这个名词前加“用、拿、乘、靠”等介词。
      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 得佳者笼养之 (《促织》笼:用笼子) 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舟:乘船) 辞楼下殿,辇来于朝 (《阿房宫赋》辇:乘车) 2、一个名词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地点,翻译时一般在这个名词前加“从、在”等介词。
      如: 卒廷见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 草行露宿 (《<指南录>后序》草:在草中;露:在露天下)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侧:从山旁)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赤壁之战》水陆:从水路陆路) 3、一个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翻译时一般通过比喻来进行,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如: 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冯婉贞》猱、鸷:像猱、鸷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常以身翼敝沛公 (《鸿门宴》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一个名词是表示对人的态度、方式的,翻译时一般译为“像对待(该名词)一样”。
      如: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5、如果名词表示事物的情势或道理,翻译时一般译为“按……”、“在……上”。
      如: 失期,法当斩 (《陈涉世家》法:按秦法) 予分当引决 (《<指南录>后序》分:按职分)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六国论》理:按情理) 6、如果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地点或趋向,翻译时一般译为“向、朝、往、在……”。
      如: 操军破,必北还 (《赤壁之战》北:向北)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南、西:在南、在西)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 7、如果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翻译时一般可译为“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继性、逐渐性,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天一天地、天天(月月、年年)”等。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日:每天) 良庖岁更刀,割也 (《庖丁解牛》岁:每年)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日、月: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淫秽之俗日日以长 (《论积贮疏》日日:一天天地) 以上根据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对它们的翻译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如果掌握了这几种情况,那么对我们正确理解名词活用作状语这种现象是大有帮助的。
       【词语】:虚词 【注音】:xū cí 【释义】:一般不单独作短语或句子成分,而只同短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的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词语】:实词 【注音】:shí cí 【释义】:能单独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表示人或事物及其动作、变化、性状等实在意义的词。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词语】:状语 【注音】:zhuàng yǔ/yù 【释义】: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成分。如在“山很高”、“爽快地答应了”、“晚上看电视”、“在学校读书”中,“很”、“爽快地”、“晚上”、“在学校”即是状语。
       【词语】:副词 【注音】:fù/pì cí 【释义】: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判断句 文言篇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

    孙***

    2006-08-01 17:05:00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