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社会实践报告两篇,1500字以上。

首页

求社会实践报告两篇,1500字以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14 18:28:57
      写法 
    实践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定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实践报告”、“关于××××的实践报告”、“××××实践”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关于义务献血的社会调查报告 义务献血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情。在无私地帮助了他人,给与他人第二次生命的同时,还使自己和家人从中得到了益处。随着全国义务献血高潮的来临,在河南省信阳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寒假期间,我对该市的义务献血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报告,并陪同母亲一起献了血。
       首先,我翻阅了有关市义务献血情况的资料,并到市中心血站进行了访问。我了解到,作为人口只有四十多万的小型城市,信阳的血液采集情况有很多可喜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据了解,该市年平均义务献血大约有一万人次,按平均每人每次献血200cc计算,年采血量可达2万cc。
      而且根据统计,这一数字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这还不能够满足临床上及紧急用血的需要。 然后,我在市民中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大街上的行人,商场中的员工,小区的居民等。调查结果如下: 一、 对义务献血了解多少。 回答“比较了解”的占大多数,“非常了解”的也有一部分人,而“完全不了解”的几乎没有。
       二、 是否参加过义务献血。 其中参加过的占8%。 三、 是否有参加义务献血的打算。 回答是的约占60%。 四、 参加义务献血的动机是什么。 其中回答帮助别人、奉献社会的人数最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有条件献一点血,以后万一自己或家人需用血时可以得到方便;另外,还有人以前曾经接受过别人捐献的血,现在以此作为对社会的回报等等。
      可见,义务献血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另外,在此次调查中,我恰巧遇到一次紧急采血。那是因为1月27日市郊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十几名伤者急需输血抢救,但存血量却明显不足。得知消息的市民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走向街头的紧急采血车。
      只见采血车旁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这其中有不到20岁的年轻人,有接近50岁的长者,还包括两名抱着小孩的妈妈和一名外地人。据这位外地人说,在他们的城市,义务献血也非常踊跃,他在家时就已献过两次血了。我和母亲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行列。这次B型血的需求量较大,而我恰好是B型血,于是我请求多献一些。
      看到400cc鲜红的血液从我的胳膊上慢慢流出时,我仿佛看到他正缓缓注入伤者体内,使他们转危为安。刹那间,我感到了献血的神圣与崇高,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涌上心头。 义务献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在我国各地正蓬勃的发展起来,但目前他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例如:一、应进一步加强对义务献血的宣传,内容可以包括:各地献血的整体状况及变化;哪些人群适合献血;适量献血的益处及应注意的问题;献血后的身体保养等。
      二、在某些公共场合(如广场等)适当增加采血车的数量,从而使更多打算献血的市民能够就近献血。三、保证献血者安全献血,不在献血中出现异常状况,献血后不会因采血器具的不卫生而感染患病。 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我深刻地体会到,义务献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更是我国居民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体现。
      任何人都应关心和支持义务献血,而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医疗工作者的学生,我更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愿义务献血事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踏着晨曦去劳动,不管睡眼惺忪,不管挥汗如雨;忍着酸痛去劳动,不管灰尘弥漫,不管气喘吁吁。从楼梯扫到走廊,从墙壁擦到玻璃,一周的劳动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苦中有乐,酸中有甜,留下不尽思索。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一栋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从垃圾散乱到窗明几净,这凝聚了我们的无尽心血。 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前的我,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
      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初上劳动课,感到新鲜。上完一天,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恶性循环。经过几天的磨练,我已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 劳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次劳动课,我和三个女生负责打扫教学区的清洁卫生,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质量。 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周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那些“小太阳”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将会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走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帮忙接电话,复印资料,整理文件,开发票等,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
      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毕竟,2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选择了会计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
      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孙***

    2006-08-14 18:28:57

其他答案

    2006-08-17 17:29:25
  •   社会实践总结(这个是我去年寒假写的,希望能帮助你)
    寒假来临了,暂时告别了紧张而忙碌的校园生活,接下来迎接我的就是校外的任务——社会实践。
    说是任务似乎有些不恰当。应该是学习,在社会中的学习。
    起初当我得知学校布置参加社会实践这项作业时,确实有些茫然,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说熟悉,是因为高考后的假期中,我也参加过,但是当时只是好奇,觉得肯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是通过大学的生活,使我更加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以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
      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在社会中展现自己,所以说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 找接收单位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起初我想放弃,因为找不到接收单位社会实践的这项学习任务根本就无法完成,这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正当我要放弃时,突然发现,社会实践不是已经拉开序幕了吗?找工作本身就是实践,因为我开始进入了这个社会,开始接触到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物。
       一次次地被拒绝,一次次地失败并没有让我放弃,反而增加了我的勇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担任了办公室的文员,主要负责打字。 实践的第一天,我就发现,在社会上工作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轻松,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要比校园复杂的多,如果说校园是一片净土,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 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新事物不断涌现,在拥有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挑战。
      前天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面临着淘汰,中国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仅要学好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学习其他的知识。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上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这次参加社会实践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的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学校要求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寻找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取得高质量的活动意义。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今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所以学到的东西就不同。
      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实践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出来工作,单单是为了工作,那也太没有意思了,一是要积累点社会经验,再则赚一些自己开销的钱,毕竟不再是小孩子了,所以我们应该早一点显示自己的社会的可用之处。有的时候,想想也对,都已经是大学生了,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做一些事情了。 实践不是简简单单的打工赚钱,虽然不是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是在为期不长的时间内确确实实的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及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东西,比如待人接物,书本上只是很简单的告诉你要如何做,而社会上交际复杂,应对各类人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个性,自己处在什么社会地位,就不同的影响着你个人的发展。
       我们处的是一个大社会,大社会中又蕴藏着一个个小社会,就像全国人民组成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员又都有自己的小家庭,每个人不得不绞尽脑汁为自己生存、生活得更好而不辞辛劳的奔波。 与已经工作的人接触,会给你带来全然不同的感觉,在言语中,在行动中,其中有关心你的人,有对你无所谓的人,有看不惯你的人,看你如何把握了。
      交际中要求你在不能改变一件东西的时候,你只能学着去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方法,再去适应它。 在实践的这段日子中,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都是在学校学习中体会不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还要做一些清洁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工作岗位上,不一定有人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自觉的做,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一项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的不同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取更高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提高自己的能力。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工作岗位,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物,关系复杂,但我必须要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 我所在的办公室就七八个人,但是交往之道远比和几十个学生难的多,基本的礼貌、谦虚、勤快什么的当然不必说,这些素质早该具备,但要得到认可也绝非易事。
      在我看来工作的人的确很累,每天要花大把的时间想着如何与他人交流,小心说每一句话,谨慎做每一件事;不能说不愿意做的就可以不做,不想理的就可以不理,绝不能太沉默,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群,要做到有亲合力。 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是在学校的课堂中不一定会出现的。
      在学校里,可能会解出一道题,背下应掌握的单词就行了,但是在这里更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操作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谨慎小心,而且一旦出错,并不像是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正过来就行了。在工作岗位,出错是要负责任的,所以,肩上一定要有“责任”二字。
       在这次实践中我感触很深,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过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践中可能遇到书本上所没有涉及的知识,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是在工作中运用很简单的问题。有时我会埋怨,实际操作中那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觉得那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是社会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很多在校的学生都希望宁愿去工作也不愿意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上的人却恰恰相反,我们上学先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了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今天努力掌握好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明天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多一份竞争实力,再学习一些人际交往之道,有益无害。
       同时,我们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大学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几年以后,我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社会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
      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一名有用的人才,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 。

    问***

    2006-08-17 17:29:25

  • 2006-08-14 17:04:05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走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帮忙接电话,复印资料,整理文件,开发票等,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
      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毕竟,2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选择了会计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
      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走进了吕梁,走进柳林,也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对山区的认识是从贺家坡乡的杨家凹开始的。为了支持我们的活动,县里专门派车接送我们,协助我们的工作。 对我来说,两个月前玩过山车时游客们的尖叫声还回荡在耳边,今天我们就坐上了名副其实的“过山车”。黄土高原的山路,除了固有的崎岖回环外,有平添了几分艰险。
      一边是高山峭壁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从车窗向下看去,直接就是望不到底的深谷,生与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一步之差。面对更真实的恐惧,车厢里的队员反而呈现了出奇的平静。不是透过车窗看着远山,就是直视前方,看着一个又一个必经的险坡。也许人们都再设想我们将要去的杨家凹是什么样的,抑或更具使命感的制订着自己的工作计划。
      可以这样说,对于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们一无所知,除了设想还是设想。 而我的思绪仍就停留在刚刚离开的贺家坡。一到贺家坡就听见孩子们用稚嫩的嗓子不断的喊着:“向来访者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顷刻间涌上心头,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见到这样的场面了。
      走过去,只见排成方阵的孩子们穿着不合季节的运动装,手中举着彩色的花束、花环,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规律的挥动着,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淌下去,一个个神情严肃而认真。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贺家坡小学,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的村民。领导们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当时接近中午,烈日当头,我们这些身着短衣短袖的大学生已经觉得炎热难耐了,可那些孩子们依然静静地,直直地站着,任凭火一般阳光毫无保留地烤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毕竟这一切是由我们造成的,况且他们怯怯而不敢直视的眼神也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 仪式过后,我们走到他们中间,帮他们脱去那厚重的外衣,让孩子们也凉快一下。我们的这一举动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和不该有的隔阂,气氛立刻变的轻松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种小小的欢乐渐渐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开来…… 杨家凹是我们小分队进驻的第一个自然村。
      听司机师傅说,这还是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子,其他邻村只能步行去,而且距离都相当的远。那里,我们是不能去的。 村民们很早就在村长家等我们了,通过一些简单而直接的交谈,我们了解了好多。这里的家长比我们想象的开通的多,他们普遍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一般家庭都会尽最大力量供孩子读书。
       杨家凹已经连续五年大旱了,贫瘠的土地上,本来就不宜种植粮食,而赖以生存的枣树,长势也极为可怜,当时已经接近收获季节,可每棵枣树的枝条上却不见结枣,可见今年又将是个歉收年。 这里的教育水平很落后。教师授课以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班里的尖子生的掌握状况为准,其他大部分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
      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升学率的滞下,这个村应届生升学率为0,而经过复读的学生升学率也不过10%,况且是要去柳林一中补习的,在那儿一年下来得花费两千五百元左右,对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在本地复读虽然便宜,但效果很难让人满意,据说,有的孩子读了三年也没能考上高中。
       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就在经济条件与教学条件之间左右为难着,最终家庭稍困难的学生就此失去了读高中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是绝对。宋老师就是一个例外。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宋老师让我想起了电影《凤凰琴》中的校长。棱角分明的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近视镜,薄薄的两片嘴唇紧紧的抿着,一副教师所特有的单薄的身体,更显憔悴。
      宋老师是负责我们与孩子之间联络的,很多资助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通过他中转的。他的家住在废弃小学的旧窑洞里,简单的陈设中大部分是各种书籍,电视机是我所见到的唯一家电,但平时怕影响孩子学习是很少看的。宋老师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是全校唯[NextPage]一应届考上高中的学生,并成为我们首批奖学金的获得者。
      这道让我想起一首歌曲: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 村民对我们可以说是热情备至。他们总是出于人性中最善良的本质为你默默的做着一切,他们质朴而憨厚的笑容时时触动着我心灵的深处。程田雨是我资助的一个孩子,为了迎接我,他拿出了家里最好的,也是平时很少吃的——白面,做了南瓜白面条(他们这里四季都吃不上蔬菜,一切以面食为主,很多家庭吃的还是玉米面、高粮面)。
      饭是为我一个人做的,当我吃面的时候,他们专注的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嚼着白面条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在这里我是不敢剩饭的,田雨的妈妈看着被我吃干净的碗,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欣慰,生怕我这城里娃,感到不习惯而吃不下。可是此刻,我的心里却早已是酸甜苦辣什么味道都有了。
       这里有一个习惯,晚上要喝小米稀饭,俗称“喝汤”。第一天晚上,我们是在刘爱军家度过的。他的父亲为了让我们去他家喝汤,在村长家等了足有一个半小时。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去了他家。当时天很黑,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夜幕下更显得艰险难行。在我们后,刘爱军全家才在厨房的一角开始吃晚饭,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吃完以后,我们只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晓辉给爱军补习了会儿英语。
      天渐渐的晚了,他的父亲执意要送我们回去,要知道走一趟至少得用半个小时,而当时已经接近十一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休息,明天的劳作该怎么办呢?况且我们已给他们一家添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于是我们拿了手电筒独自往回走,路上田雨和他的母亲拿着灯光微弱的手电筒来接我们。
      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村长家等了我们两个小时,实在等不及了才来找我们。晚上我住在了他家。由于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我一躺下就睡着了,梦里充满了老乡们和善单纯的笑容,孩子们期待信任的目光……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给别人带来如此大的快乐与幸福。
      他们尊重我、支持我、需要我,而我所做的却又那么微不足道 !啊,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的感觉多么好呀!第二天,田雨说我在睡梦中也是微笑着的。是呀,这么甜的梦我能不笑么? 江平哥的妈妈总是那样自信的笑着,她家简陋的窑洞里陈设简单而朴素。
      (江平哥家的穷是出了名的,以前就连卖豆腐的都绕过他家的门,到去别处卖。) 面对贫穷,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挺了过来,不仅添饱了肚子,而且将两个孩子培养成文化人。如今两个儿子都已经走出了大山,成为了人民教师和脑科医生。对此,她家的一副对联是最能说明的了:“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横批:“苦尽甘来”。
       那种甘甜的滋味,一定像那红红大大的枣子吧。下午,我们快离开杨家凹的时候,田雨的姥姥给我们拿出了储藏了很久的红枣(听说这是只有过节时才肯拿出来的),红枣上有一层灰蒙蒙的东西,要是在家里,我一定会冲了又冲,洗了又洗,可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的枣树不喷任何农药,完全的纯天然,如果是一层黄土,我就更高兴了,在这里黄土是绝对的主宰,所有的一切都在黄土里生,黄土里长,没有黄土就没有那里生存的根基,再没有什么比黄土更干净的了。
      于是我毫无顾忌的吃了起来。这里真不愧为红枣之乡,我从未吃过像这样甜的红枣。姥姥又从柜里拿出了几块小冰糖分给了孩子们,这下他们可乐坏了,一个个美滋滋的含着糖,高兴得像过节一样,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洋溢在整个窑洞里,就连我也觉得自己到了儿时的童年。
       多么不可思议,满足他们的仅仅是一块城里孩子不屑一顾的冰糖!什么肯德基、麦当劳他们从未听说过。而城市里的孩子天天喝着“娃哈哈”,吃着巧克力,嚼着山珍海味,也无法体会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在物质上无可比拟,不可一视,但在精神上却缺少太多的感动与欢娱。
       村子里的孩子们都相互认识,每天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子或田间地头玩耍,充分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呵护,每一种植物他们都能说出名字和用途,每一种昆虫都是他们的伙伴,什么捉蛐蛐、逮蝈蝈、打草虫样样精通,甚至连害人的蝎子也不怕。
      大自然赋予他们健康的体魄,纯洁的心灵和质朴的本性。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的成长是自然的,可偏偏缺少了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知识,没有知识这些山区孩子的未来是什么呢,他们的希望是什么呢。 我们——这些志愿者,正在用实际行动来点燃这些孩子的希望之火,让他们知道还有许多人关系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虽然在成长中他们会经历更多的挫折与困难,但他们的精神不会垮,不会灭,因为有无数的志愿者在背后支持他们。值得我们欣慰的是那些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孩子。他们坚持与困难作斗争,从来没有放弃过,那黑黑亮亮的眸子不正是这种精神的凝结吗?同时也是这些孩子教会了我,人生中有许多事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抗争,用自己的力量去征服它,摆脱它,让自己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不断前进!也许是我们给他们带去了希望,但更是他们教会了我:要自己给自己寻找希望,奋斗希望! 时光飞逝,短短的行程就要结束了,我们小组的成员在最后一天晚上,望着璀璨的星空,轻轻吟唱起了一首又一首歌曲,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一切情谊与感受都融入了浓浓的歌声中。
      在莹莹的星光下,我们望着层峦迭嶂的高山,望着影影绰绰的枣林,我们的歌声一定会飘过去吧,让大山里所有的孩子都听得到。他们定会听出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对他们的殷切希望,让他们知道,大山是阻隔不了他们求学之路的,为了理想奋斗吧,为了希望奋斗吧,要知道在无限的爱心下,希望是永恒的 。
      

    二***

    2006-08-14 17:04: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