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介绍我国几大砚台产地 ?

首页

介绍我国几大砚台产地 ?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21 11:17:02
      关于砚台,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即端砚(广东肇庆)、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卓泥)、澄泥砚(山西绎州)。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端石出产于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一带,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
      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鉴别砚时,用手指敲打砚,听其声。
      发出金属声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
      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 歙观,出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一带(罗纹山)。歙砚始采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于南唐时期兴盛起来,南唐李后主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歙砚还一度得到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推崇。
       歙砚的石品很多,主要分为罗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古代称:“罗纹砚,其纹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其理坚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金星罗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
      眉子砚,“纹若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洮河砚,产于我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洮河砚取材于深水之中,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洮河石质地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洮石有绿洮、红洮两种,其中尤以绿洮为贵。
      洮砚适用于雕刻大面积的图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质朴,清晰感强。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
      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

    ****

    2006-08-21 11:17:02

其他答案

    2006-08-21 19:34:23
  •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山东的紫金石砚和龟石砚,大汶口一带的燕子石砚,即墨的田横石砚和温石砚,蓬莱的砣矶石砚,临沂的薛南山石砚和徐公石砚,曲阜的尼山石砚,河南济源的天坛(盘古)砚,安徽宿县的乐石砚,江西修水的赭砚,吉林松花江下游的松花石砚,四川合川的嘉岭峡石砚,甘肃嘉峪关的嘉峪石砚,宁夏,青海的贺兰石砚,浙江江山的西砚,湖南湘西的水冲砚等等。
      但自唐代起,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和红丝砚便特具声名。澄泥砚属陶,其余四砚皆为石砚。 端 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
      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 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 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红丝砚 其料取于山东青州黑山,为鲁砚代表。
      因其“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且文采鲜丽,曾受到柳公权的盛赞,宋时因石脉采尽而停止。解放后又发现了新的石脉,红丝砚重又出于世,只是资源不丰。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我国的墨砚出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汉代的砚,其侧就刻有鸟兽图案。随时间的推移,雕刻工艺越来越精湛常是一个墨砚,就是一个绝妙的工艺品。以致有些砚台,专为观赏而做。 。

    紫***

    2006-08-21 19:34:23

  • 2006-08-21 11:18:06
  •   “武士爱剑,文人爱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合称我国“四大名砚”。澄泥砚是其中唯一以人工澄炼之泥烧制而成的陶砚,也是唯一不以产地命名的砚台。 
      澄泥砚的起源年代,历来莫衷一是,但应不迟于唐代。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 权在《砚论》中很明确地将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四大名砚”。说明唐代澄泥砚的制作已达相当规模。唐宋时期,三门峡地区澄泥砚的制作主要集中在虢州(今灵宝境内)。明清之际,陕州(今陕县)澄泥砚后来居上取代虢州澄泥砚,并名噪一时。
      陕州澄泥砚的广泛制作,也使澄泥砚从皇室贡品和文人专用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清末民初,陕州澄泥砚的主产地在张村塬上的人马寨村,以当地王氏家族所制砚台最为出名。当时,人马寨“玉瑞堂”、“永兴堂”、“永兴泰记”、“永兴合号”等二三十家制砚堂铺户林立。
      砚台上“管保来回”、“谨防假冒”、“陕州特产”等戳记则说明当时的澄泥砚市场已相当完善。   由于是用澄泥烧制而成,原料选择的粗与疏,烧制工艺的润与燥,都可以控制,因此与各种石砚相比,澄泥砚有其固有的特点。唐宋时期,人们称澄泥砚为“砚中第一”。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盛赞澄泥砚:“坚实如铁,叩致金声,刀之不入。”清乾隆称澄泥砚“抚如石,呵生津……”   “四大名砚”中,澄泥砚是唯一以人工澄炼之泥烧制而成的陶砚(学术界也因此将“四大名砚”的特点概括为“三石一陶”),澄泥砚也是唯一不以产地命名的砚台。
      这两个“唯一”也为有关澄泥砚的争执埋下了伏笔。澄泥砚在历史上曾有南北之争,即分别以黄河流域的虢州(今河南灵宝)、绛州(今山西新绛)、泽州(今山东泗水)和长江流域以苏州为代表的“正宗”之争。现在,其“正宗”之争主要集中于虢州和绛州之 。

    c***

    2006-08-21 11:18: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