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黄赤交角为什么会造成4季变化

首页

黄赤交角为什么会造成4季变化

为什么直射点会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间移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26 21:40:44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
      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26′,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26′。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
      下节还将要说明,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

    花***

    2006-09-26 21:40:44

其他答案

    2006-09-26 17:15:33
  • 说明地球是斜着转的,所以温带地球就会有四季之分

    乄***

    2006-09-26 17:15:33

  • 2006-09-24 14:17:51
  •   由于赤道和黄道之间存在着23°26′度的夹角,这样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纬23°26′和北纬23°26′之间做周年运动,同时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运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时北极附近24小时太阳不落(夏至日,以北半球为准),有时24小时不见太阳(冬至日,同上)。
       当每年6月22日时,太阳直射最北位置(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同时整个北半球昼长也达到一年中的最长,于是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强,只就是北半球的夏至。南半球情况正好相反,为冬至。 每年的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均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小,,为冬至。
      而南半球正好相反,为夏至。 3月21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好处于过度阶段分别为北半球的春分和秋分。 这样我们把以夏至为中心(立夏-立秋)的温度最高的三个月,成为夏季。 把以冬至为中心(立冬-立春)的温度最低的三个月,叫冬季 两个过度阶段是春季和秋季。
       。

    山***

    2006-09-24 14:17:51

  • 2006-09-24 10:38:38
  • 简单点,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自转面有一定的角度,而切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一个圆,有近日点.和远日点

    鱼***

    2006-09-24 10:38:38

  • 2006-09-24 10:38:02
  •   由于赤道和黄道之间存在着23。5度的夹角,这样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纬23。5和北纬23。5度之间做周年运动,同时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运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时北极附近24小时太阳不落,有时24小时不见太阳。
       当每年6月22日时,太阳直射最北位置(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同时整个北半球昼长也达到一年中的最长,于是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强,只就是北半球的夏至。南半球情况正好相反,为冬至。 每年的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均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小,,为冬至。
      
      而南半球正好相反,为夏至。 3月21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好处于过度阶段分别为北半球 的春分和秋分。 这样我们把以夏至为中心(立夏-立秋)的温度最高的三个月,成为夏季。 把以冬至为中心(立冬-立春)的温度最低的三个月,叫冬季 两个过度阶段是春季和秋季。

    l***

    2006-09-24 10:38:02

  • 2006-09-24 10:02:42
  •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永远保持66°33′的交角。也就是说,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在绕着太阳旋转。这样,地球有时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又是南半球倾向太阳,因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南北的移动。到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北纬23°30′的纬线上。
      过了夏至,太阳光逐渐南移,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北纬23°30′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南纬23°30′的纬线上,冬至过后,太阳光又开始逐渐北移,到夏至时,再次直射北回归线。
      南纬23°30′的纬线则是太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
      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

    王***

    2006-09-24 10:02: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