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重视水利建设的汉朝皇帝有哪几位 他们的措施取得了什么成?

首页

重视水利建设的汉朝皇帝有哪几位 他们的措施取得了什么成?

重视水利建设的汉朝皇帝有哪几位   他们的措施取得了什么成就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3-11-03 18:05:36
    汉武帝】时,国家富庶,开始大规模的兴修水利。首先开凿的是漕渠,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工,三年完成。主持这一项工程的是水工出身的徐伯。过去运粮,自黄河入渭水,运至长安,路程九百余里,需时六个月。漕渠凿成后,西起长安,东通黄河,运程只有三百余里,漕运时间减少了一半;还可灌溉田地一万余顷。
    关中因是国都所在地,开渠也比较多。除漕渠外,还有灵轵渠、成国渠、渠、六辅渠、白渠等。以白渠为最著名。白渠始凿于太始二年(前95年),在渭水之北,西起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东入栎阳,引泾水,注入渭水,与郑国渠平行,长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汉明帝】:汉明帝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汉武帝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缺口;东汉明帝时,命水利专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经过这次治理,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多年中都没有改道,黄河下游几十个县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安***

    2013-11-03 18:05:36

  • 2013-11-03 18:00:09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水官管理关中水利。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左内史倪宽凿开六辅渠,以溉郑国渠傍高仰之田。(《汉书·沟恤志》第九)
        又倪宽"定水令,以广溉田"。为史载最早的用水法规。
        武帝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开渠引泾,首起谷口,尾入烁阳,长二百余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日:白渠。此后白渠与郑国渠齐名,通称郑白渠。(《汉书·沟恤志》第九)
         武帝时,修成国渠。自眉县引渭水东北流,穿漆水河,至兴平境入蒙笼渠(今胭脂河故道)。《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
        灵帝光和五年(182),京兆尹樊陵主持开修樊惠渠,于阳陵(秦都以东)引泾灌田。

    w***

    2013-11-03 18:00: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