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你对肉制品有认识误区吗?

首页

你对肉制品有认识误区吗?

你对肉制品有认识误区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5-14 22:06:03
      肉类泛指畜肉(猪、牛、羊、兔)、禽肉(鸡、鸭、鹅、鸽等)及水产类等。在重视食蔬、警惕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各种“文明病”的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千万不要陷入谈肉色变的误区,在人们的餐桌上,尤其在 各种类型的宴席上,动物性食品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是要注意 选择,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才能保证健康。(1) 提供优质蛋白质人体组织除了水分外,以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质不仅是身体的基本 建材,凡帮助消化吸收与调节生理作用的酶、激素、维持神经介质正常传 递的物质、抵抗传染病的抗体等都要依赖蛋白质。
      人在生存的每一瞬间, 体内蛋白质都在细胞内不断地被分解,因此必须源源不断地给机体提供蛋 白质,只有人体各部分能吸收运用充分的蛋白质时,人才能健康长寿。动 物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因为其所含的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 近人体需要,吸收利用率高。
      人体内所需蛋白质约50应来自于优质蛋白 质。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对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 对蛋白质需要量特别高的孕妇、哺乳期母女更为重要。(2) 预防缺铁性贫血近十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人体缺铁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
      其中一个原因是饮食中铁吸收率低。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即血红素铁(有机铁)和非血红素铁(无机铁), 而血红素铁能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因此利用率高。畜肉、肝、禽 肉和鱼肉中的血红素铁约占食品中铁总含量的1/3,其吸收率较高。同时 肉类蛋白质中半胱氨酸含量较多,半胱氨酸能促进铁的吸收。
      因此,饮食 中有牛、羊、猪、鸡、鸭和鱼时,可使铁的吸收率增加2~4倍,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3)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无论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还是B族维 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动物性食物中均含量丰富。与贫血有关的维生素 B12, —般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存在。
      尤其是动物的肝脏,是多种维生素 的重要来源。(4) 提供多价不饱和脂肪酸鱼类脂肪多由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机体不 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这类脂肪酸能加速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减少血 凝固,减少动脉中脂肪斑块的形成,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作用。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有益于大脑的物质,对脑细胞,特别是对脑的神 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对人的智力、记忆和思维能力等也 有影响。缺乏这种物质,就会影响脑细胞膜的形成,并有可能引起脑细胞 的死亡。(5) 肥肉对健康的益处一提起肥肉,人们就觉得可怕,不由自主地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 硬化等联系起来。
      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肥肉对身体是否有益,与烹调方 法有一定的关系。用一般方法烹调的肥肉胆固醇较高,饱和脂肪酸也较多, 而若将肥肉文火炖4小时后再吃就不一样了。经较长时间炖煮过的肥肉, 饱和脂肪酸减少30~50,胆固醇降低50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不饱 和酸大量增加。
      日本医学专家在进行全国人口平均年龄调查时发现:冲绳 县的居民一贯喜欢吃肥肉,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每天都吃肥肉, 但他们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寿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采用 了上述的烹调方法。还有,长期不吃肥肉对健康是不利的。研究发现,长 期不吃肥肉会使机体长期处于低胆固醇状态,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还 可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锌和锰的缺乏,出现味觉减退、食欲不振、皮肤生病、 伤口不易愈合、头发早白、牙齿脱落、骨质疏松等现象,还会增加被各种 致病菌感染的危险。
       。

    我***

    2017-05-14 22:06:03

  • 2017-05-14 15:05:32
      肉类泛指畜肉(猪、牛、羊、兔)、禽肉(鸡、鸭、鹅、鸽等)及水产类等。在重视食蔬、警惕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各种“文明病”的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千万不要陷入谈肉色变的误区,在人们的餐桌上,尤其在 各种类型的宴席上,动物性食品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是要注意 选择,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才能保证健康。(1) 提供优质蛋白质人体组织除了水分外,以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质不仅是身体的基本 建材,凡帮助消化吸收与调节生理作用的酶、激素、维持神经介质正常传 递的物质、抵抗传染病的抗体等都要依赖蛋白质。
      人在生存的每一瞬间, 体内蛋白质都在细胞内不断地被分解,因此必须源源不断地给机体提供蛋 白质,只有人体各部分能吸收运用充分的蛋白质时,人才能健康长寿。动 物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因为其所含的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 近人体需要,吸收利用率高。
      人体内所需蛋白质约50%应来自于优质蛋白 质。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对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 对蛋白质需要量特别高的孕妇、哺乳期母女更为重要。(2) 预防缺铁性贫血近十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人体缺铁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
      其中一个原因是饮食中铁吸收率低。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即血红素铁(有机铁)和非血红素铁(无机铁), 而血红素铁能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因此利用率高。畜肉、肝、禽 肉和鱼肉中的血红素铁约占食品中铁总含量的1/3,其吸收率较高。同时 肉类蛋白质中半胱氨酸含量较多,半胱氨酸能促进铁的吸收。
      因此,饮食 中有牛、羊、猪、鸡、鸭和鱼时,可使铁的吸收率增加2~4倍,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3)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无论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还是B族维 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动物性食物中均含量丰富。与贫血有关的维生素 B12, —般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存在。
      尤其是动物的肝脏,是多种维生素 的重要来源。(4) 提供多价不饱和脂肪酸鱼类脂肪多由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机体不 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这类脂肪酸能加速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减少血 凝固,减少动脉中脂肪斑块的形成,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作用。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有益于大脑的物质,对脑细胞,特别是对脑的神 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对人的智力、记忆和思维能力等也 有影响。缺乏这种物质,就会影响脑细胞膜的形成,并有可能引起脑细胞 的死亡。(5) 肥肉对健康的益处一提起肥肉,人们就觉得可怕,不由自主地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 硬化等联系起来。
      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肥肉对身体是否有益,与烹调方 法有一定的关系。用一般方法烹调的肥肉胆固醇较高,饱和脂肪酸也较多, 而若将肥肉文火炖4小时后再吃就不一样了。经较长时间炖煮过的肥肉, 饱和脂肪酸减少30%~50%,胆固醇降低50%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不饱 和酸大量增加。
      
      日本医学专家在进行全国人口平均年龄调查时发现:冲绳 县的居民一贯喜欢吃肥肉,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每天都吃肥肉, 但他们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寿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采用 了上述的烹调方法。还有,长期不吃肥肉对健康是不利的。研究发现,长 期不吃肥肉会使机体长期处于低胆固醇状态,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还 可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锌和锰的缺乏,出现味觉减退、食欲不振、皮肤生病、 伤口不易愈合、头发早白、牙齿脱落、骨质疏松等现象,还会增加被各种 致病菌感染的危险。

    性***

    2017-05-14 15:05: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保健养生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