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厦门来历有几种说法?

首页

厦门来历有几种说法?

厦门来历有几种说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11-29 16:27:10
      厦门的由来,说法众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上下说_据《厦门地名录》记载:“厦门处于九龙江口外侧,与内侧的海门相对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们俗称‘下门’,‘厦门’似系‘下门’的谐音雅化而来”;也有人说“门”是岛的称谓,如浙江沈家门等,厦门岛地处大陆的下端,“下门”即下面岛屿之意,雅化而成为“厦门”。
      二是村名说它是根据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十一载:“同安县寨十有四,西南曰厦门。”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载:“二十三都其地为莲坂、毫灶、吴仓,厦门……”,据此而推断“村名说”。 清初废中左所,“厦门”才统称全岛,曰厦门岛。三是领土说筑城时取名厦门,意为“华夏之士”不容倭 寇侵犯。
      东晋《洛阳伽蓝记》写道:“太和十七年后魏高祖造宫 室,洛阳依魏晋旧城门,东西有三门……,北有二门,西头曰大 夏,汉曰夏门,魏晋曰大厦门……”古字“夏”与“厦”相通, 所谓“大厦门”、“厦门”,在当时是作为象征性的城名。因为中 国在古代称为“夏”,按《说文》中说:“夏,中国之人也。
      所 谓中国者,以天下言之,则中原为中国,以列国言之,则王都为 中国。”战国楚人宋玉《楚辞•九辩》中有“君之门以九重”, 就是天子有九个城门、天子威仪中国之意。所以说,“大厦门”、 “夏门”是表示所辖的土地是中国区域,或中国领土。再从当年 修筑“海上长城”来看,金门原名浯洲,又名浯将。
      明朝江夏 侯周德兴在岛上筑城时,借用“金城汤池”之意将浯洲改为金 门,以示“固若金汤”岛屿之内涵。厦门原名嘉禾屿,又名鹭 岛,别称鹭江,借用“华夏之士”而将嘉禾屿改名厦门,以示 厦门是“中国岛屿”。四是门户说由于厦门地理位置正处在我国东南沿海而 得来的。
      清乾隆《鹭江志》里记载:“鹭岛者,泉东南岛也, 以其为泉之门户,故曰门也。”“鹭岛四面环海,为漳泉之咽 喉,台澎之门户。”清乾隆《厦门志》里则说:“厦门处漳之 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之门户。”从当时看,筑城即为海 防御敌人之门,后又为郑成功“通洋裕国”之门,再后成为 进出口、华侨进出之门,如今又有人加以美化,说是“祖国 大厦之门”。
      五是筑城说根据志书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 防御倭寇入患,江夏侯周德兴于此筑城,共用了7年时间才建 成,从此嘉禾屿始称“厦门城”。

    风***

    2018-11-29 16:27: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