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人是怎么交流的?

首页

古人是怎么交流的?

各地方言不同,古人是怎么交流的,他们也讲“普通话”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11-03 16:36:02
      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域的人们习俗、信仰、语言皆有很大差异,这些地区的人们在交流时不得不寻求共同点,否则很难顺利沟通。各地语言千差万别,南腔北调,常常是对面相语不知所云。普通话是不同地域的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为操持不同方言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切人点。
      普通话的设想,来自于古人的构思。我国最早的普通话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的,它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已经通用当时的普通话,即雅言来进行沟通。雅言是当时各种语言的标准语音,这种标准语可使华夏地区的人都能听懂,也是当时的官话,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
      雅有雅正的意思,雅言就是合于一定规范的语言。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达成共识,认识到了雅言的功用。《荀子》就曾说“君子安雅”,认为君子们应该习用雅言。古代的普通话还有“官话”的别称,这体现了古代普通话与都城所在地关系密切,几乎就是各朝都城附近的方言。
      这种倾向早在雅言兴起时便很明显了,比如先秦雅言可能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秦汉时以关中方言“秦语”为基础的通语,隋唐时代则以洛阳话为中心,元代以后转换成为以北京话为中心。晋代政治中心南移之后,全国的通用语言也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洛阳雅言为标准音,南方以建康雅言为标准音。
      为了顺利交流,古代也曾强行要求不同地域的人们学习通行的语言。清朝雍正年间(1728年)还设立了正音馆,正式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通行语,对于民族融合、文化统一都曾作出过不可估量的贡献。

    青***

    2017-11-03 16:36: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