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不是说3天拿下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

首页

不是说3天拿下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

为何萨达姆打伊朗打了8年之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01 23:44:30
      “伊朗在大革命后,清洗了原帝国军队中大部分高中级将领,使其军队的元气大受挫伤”,“ 8月份在伊朗发生了一次反对霍梅尼统治的政变,高级司令部和军官团遭到清洗,国内民心不稳”,“伊朗国内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动乱,其军队已完全涣散,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这一条条来自军情处的绝密情报给萨达姆·侯赛因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一切已不允许他再等了。9 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表声明:“1975年阿尔及尔条约完全无效,阿拉伯河应由阿拉伯国家管辖。”9 月20日,伊朗做出了迅速的反响,伊朗军队总司令巴尼萨德尔总统下令征召十二万预备役军人。
      9 月22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宣布:“给伊朗以决定性打击,将边境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全线进攻伊朗,收回被伊朗占领的全部领土。” 伊朗在仓促之下应战,一方面全线拼死抵抗,一方面空军首先出动 20架 F—4和F—5战斗机,对伊拉克后方首都巴格达、工业重镇巴士拉以及基尔库克油田地区实施轰炸;紧接着伊朗空军又出动140架飞机,飞临巴格达、巴士拉等城市及 15个军事基地和一些石油设施的上空。
      伊拉克军队如潮的攻势,使得一些政治家、军事分析家、记者认为伊拉克将会在几星期内摧毁伊朗赢得战争。伊拉克军队进攻的势头在库林堡方向进展顺利,却在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遭到了伊朗军队的顽强的抵抗。 1981年1月5日上午十时,伊朗军队这支多数未经正规训练的部队,在总统巴尼萨德尔亲临战线最前端的鼓舞下,开始了它蓄积一个月的反击。
      遮天蔽日的炮弹似乎怀着对人的切齿之恨从天降落在伊拉克的士兵群中。反击在巴尼萨德尔总统的亲自策划指挥下同时从西线和南线实施。由一个正规师、100 辆坦克协同边防部队和革命卫队共16000多人从西线佯攻;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南线,装备有350辆“酋长”式坦克的一个坦克师、二个步兵师和革命卫队的精锐部队在一个炮兵师的支援下全线反击。
      撕裂长空的炮弹呼啸着,坦克和步兵战斗车“嘎嘎”地轰鸣着,双方的血肉之搏正在拉近。1 月5日~7日,双方的厮杀在西吉兰和阿瓦士、苏桑吉尔德激烈地全面展开,血肉横飞,惨呼四起,伊拉??,只有伊拉克军人被俘了2000余人的报道。 7 月10日,一场自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在苏桑吉尔德的沼泽地带展开,四百多辆坦克你来我往的拼杀着,由于后勤保障的跟不上致使伊朗的 100多辆坦克被伊拉克夺去,双方共有200多辆坦克没能再从沼泽地中爬出来。
       1981年9月2日,伊朗又经过周密准备打响了一场蚕食战,向伊拉克的薄弱地段猛攻。使得伊拉克军队被迫撤退数公里,有效地牵制了伊拉克的援军。 9 月26日凌晨,早已集结在阿巴丹对岸的巴哈姆沙尔河的五个步兵团和大量的装甲部队以及炮兵部队强渡巴哈姆沙尔河,对围困阿巴丹的伊拉克部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伊拉克军队措手不及,经过三天的激烈对攻,伊朗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将伊拉克军队赶过了卡仑河,退入霍拉姆沙赫尔,阿巴丹的围困解除了,通往阿瓦士、马萨赫、达赫文的交通要道打开了,并且还歼灭了伊拉克的一个师。 伊朗开始对这场战争有了更大的信心。
       宗教的大肆渲染,战果的轮番报导,伊朗全国上下的士气逐步膨胀起来。“迅速行动起来吧 !我的兄弟们,为真主而战,为伊斯兰而战,为伊朗而战。踊跃的加入战斗的行列,我们将组建一支两千万的大军把伊拉克侵略者彻底击败”,穆萨维·霍梅尼在阿巴丹的胜利下兴奋地发布了号召,一丝曙光在他面前出现,胜利使他更坚信伊朗的“光明”将照亮“黑暗”的伊拉克大地。
      然而,他竟没有想想这一胜利是他多少同胞用鲜血换来的。他正以宗教为美丽借口将同胞们引入血与火的深渊。 半年多费尽心思策划的伊朗于1982年 3月23日凌晨三点发动了决定性的反攻。一支打着为“圣战”而献身的旗帜的由正规军、民兵、革命卫队、毛拉和少年人组成的奇特的十万伊朗部队,在迪兹富勒舒什地区发起了总攻。
      1万多名10多岁的少年,口喊真主伟大,赤手空拳,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踩爆10公里的高密度雷场,为后面的机械化大军(不足500辆)开路,前面还有若干伊拉克守军!狂热的宗教意识似乎忘却了他们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思维有生命的人,不顾死活地扑向雷区。
      让人胆寒的人海战术使伊拉克的防线和斗志崩溃了。同样的人海战术在整个战线上滚动开来,2个月下来,在5月24日,伊朗收复了失陷一年多的霍拉姆沙赫尔,基本上将伊拉克赶出了西南部的产油省,只余下有争议的边界城镇卡西西林、吉兰、梅赫兰等地尚在伊拉克手中,胜利由四万多人的血肉铺就。
       萨达姆难以置信眼前的事实,这支巴列维国王倒台后支离破碎的军队竟给他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带来空前的沉重打击。3 月28日伊拉克军队的第一○装甲师、第十一特种旅、第九十六步兵旅、第六○装甲旅,全军覆没。 5月24日,2000多名士兵尸遗战场,13000 人被俘。
      这些噩耗使萨达姆的心沉重异常,“也许该停下来喘口气了”,否则这将会成为自己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6 月16日,伊拉克军队全部撤离伊朗,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并呼吁国际社会调解,举行谈判。然而,一切怎能由萨达姆一个说了算呢!打得正兴起的霍梅尼岂能就此放弃“光明普照”伊拉克的良机呢!他断然拒绝了停火和谈的要求,还要伊拉克赔偿1500亿美元的损失。
       面对伊朗来势汹汹的攻势和层层推进速度,萨达姆完全丧失了人性。他下令将大量的芥子气弹、光气炮弹、沙林榴弹等杀伤力极大的化学毒剂倾向伊朗士兵,无数的士兵一层层一排排地在毒气中倒下。8500名伊朗士兵死于毒气,据由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士和瑞典组成的联合国特别医疗小组报告说,由他们救助的受伤士兵中,至少有 700多名伊朗士兵死于毒气。
      其惨状使人不忍目视,有人双手将喉管抓破,有的脸色乌黑,有的皮肤溃烂流着浓黑的血,有的牙关紧锁渗流着白沫……这次毒气攻势还无情的夺去成千上万名儿童的生命。 由于超级大国的插入和明显的偏袒,以及伊朗的退却,伊拉克终于等到了它所期待已久的良机。1988年 4月中旬起,在三个月的时间中,伊拉克集中全部精锐兵力陆续向境内的伊朗军队发起猛攻,先后夺回了法奥半岛、沙拉姆杰地区、马季农岛、祖培达特地区以及北部的部分山区,将伊朗军队逼回伊朗境内,使其基本回复到1980年战争爆发前期的情况,4 月17日,伊拉克军队改变了以往被动防御的战略,出其不意地向二年前被伊朗军队攻占的法奥半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闪电式攻击,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激战,法奥终于被夺回来了。
      在法奥的公路两旁,一辆辆残损的伊朗坦克、装甲车、炮车和辎重车被遗弃在那儿。无边无际、寸草不长的盐碱地上,战壕坍塌、弹坑累累。整个法奥半岛满目疮夷、一片废墟。 法奥市上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座巨型储油罐在燃烧,厚钢板被烧得通红。周围还有以前战火中被炸或烧塌的近百个巨型圆柱储油罐,一个个东倒西歪,满是锈迹。
      昔日向海湾输油的管道和运油船已变成了一堆废铁。 “斋月行动”结束后伊拉克歼灭了伊朗三个师,打死打伤数千人。 5 月25日,伊拉克又出动第三军团的二个师和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向萨达姆杰地区进攻,消灭伊朗守军五个旅共9500多人。 6 月14日,伊拉克出动了三个多师的兵力,向位于苏莱曼利亚省的哈勒卜加镇及其周围战略高地发动了代号“真主使者穆罕默德”的攻势。
      一场激战后,伊拉克夺回全部失地并攻占了部分伊朗领土。 在伊朗部队的防御工事里,一具具尸体或仰、或卧地倒在那里,仓促退却时丢下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笔记本和未发出的家信遍地都是,被炮弹炸起来的浮土半掩着的尸体在烈日下散发出一股股令人窒息的恶臭。
      在临时俘虏营中,伊朗俘虏一个个垂头丧气,他们中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十来岁的小孩。有一个十多岁战俘还掏出他家的电话号码,哀求采访的记者转告他家,他还活着。另一个十多岁的小战俘捧着断臂蹲在墙脚发着呆。 至此,两伊都沉默下来,一切军事行动都停止了。
      两伊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既不战也不和。 国际社会敏感地抓住了这一时机,频繁的外交活动围绕着两伊展开了。终于,在1988年 7月20日,联合国通过的要求两伊实现停火的五百九十八号决议发布一周年之际,霍梅尼发表文告:无条件地接受五百九十八号决议。
       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结束了,没有胜者,一场演绎了八年的灾难结束了。 据统计,激战了八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死亡约60多万人,伤95万人,伤亡总数相当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四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2倍。 双方共损失飞机400余架,坦克3500辆,火炮2700门,舰艇 31艘。
      双方被袭击的船只近500艘。由战争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部经济损失的5倍。

    g***

    2007-01-01 23:44:30

其他答案

    2007-01-04 21:09:21
  • 现代的阿拉伯人不像冷兵器时代的祖先那样勇武善战了,
    他们只会平静的生活。
    萨达姆即使有再先进的武器,也因无勇猛的士兵,而无法作战!

    l***

    2007-01-04 21:09:21

  • 2007-01-02 12:22:47
  • 说明萨达姆更本就不是指挥军队打仗的料。这是为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做的最好的注解。

    天***

    2007-01-02 12:22:47

  • 2007-01-02 05:04:32
  • 萨反美是假!当年伊朗与美交恶他立刻入侵,充当打手.如果布什愿收容他,他立马投降,他不想死.

    哥***

    2007-01-02 05:04:32

  • 2007-01-01 23:19:30
  • 伊朗,其实也不弱呀,况且当时苏联支持

    l***

    2007-01-01 23:19:30

  • 2007-01-01 22:55:17
  • 就是背后的大国。。。。。。。。。

    2007-01-01 22:55: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