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顾茅庐给我们的启示

首页

三顾茅庐给我们的启示

三顾茅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越长越好,最好结合生活实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08 18:30:00
      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三顾茅庐的故事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尤其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教深。《三国演义》把三顾茅庐这一段写得极其精彩,既增加了戏剧效果,又达到了妖化诸葛亮的效果。三顾茅庐的具体细节,现在已几不可考,但绝对不是像《三国演义》里所写的那样简单而有粗暴,至少我有着比其更合情合理的解释。
      想来诸葛亮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门柱上不打自招、此地无银地写上“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口号是何等地暴露出自己的一颗政治抱负之心,即便这个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他在当时规则缺席的场合有如何在蜀地辩论扬名的?尽管“当隐士”是一条成名的道路,诸葛亮也这样做了,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诸葛亮又找到一个好岳父,而后诸葛亮又每天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偶尔碍着朋友的面子也不得不被约稿分析一下国家的形式,直到“隆中对”时,诸葛亮终于一气呵成地说出了自己政治抱负。
      这更确信无疑地证明了诸葛亮本质上是想“出仕”的。即便刘备不是三顾茅庐,哪怕只是一顾,诸葛亮也会欣然愿意辅助他的。但我丝毫不怀疑“三顾茅庐”精彩,它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根据我的分析,三顾茅庐不过是给世人演出的一场戏,但恰恰是这场戏所带来的意义胜过了千言万语,他除了给刘备表了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形象之外,最大的好处便是给诸葛亮增加了威望。
      想当初,刘邦也不愿意为那个曾经受过跨下之辱的韩信封侯拜将,是他老婆告诉他如果不封侯拜将,韩信就难以服众,就难以号令三军,于是刘邦见好也最终得到了天下。“三顾茅庐”的目的同样在此,但它显然要比封侯拜将高明得多,刘备似乎更早明白这层道理,但他却最终没有一统霸业!但“三顾茅庐”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但现实中,“三顾茅庐”更多地被演化成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许借着“三顾茅庐”把诸葛亮从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变成无所不能的妖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人不能没有信仰;相信上帝,但是别忘了锁门。 刘备三顾茅庐,使得诸葛亮出山坐阵,为刘备打下了一片江山。
      如果不是刘备的持久以恒,哪得诸葛亮这位贤臣?“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寒梅一段香。”古人给我们以启示,在挫折面前放荡不拘,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成功之门将向我们打开,因为我们拥有一把金钥匙。 书中的一篇《真诚待人不说谎》的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诚实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友谊。
      就如同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终于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打天下,靠的就是一个“诚”字。 “三顾茅庐”的启示 县青少年宫四年级 郭小函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典故。故事讲得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备求贤心切,听说有位叫诸葛亮的人极有才能,就先后三次去拜访他,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相助。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很大。我想,如果我将来当了领导,我也会像刘备那样求贤若渴,广纳人才,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才会如日中天。如果我不能成为领导,我也要努力去做诸葛亮式的人,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到哪里都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

    梦***

    2007-01-08 18:30:00

其他答案

    2007-01-09 19:11:15
  •   三顾茅庐:在表面上看是很容易解但在实质上却实是一大难题。
      这里面包含着机智,诚意,仁义还有一种责任!缺一不可!这说的容易做起来却实难上加难,当今世上可能很难再有刘备的伯乐精神和诸葛亮的千里马的才能.   其实同样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人才"是能够改变一切而"人才"并非是文凭高,岁数大的,社会经验长的就是人才."人才"就像超人似的改变普通人不能改变的.比如说体育界的邓亚萍被世界人所瞩目而谁能想到她因为个子矮,三次进国家队被国家队无情逐出.可她用自己的不服输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这就是所为的人才"诸葛亮".   "刘备"就比如说俄罗斯前任总统叶立清在自己即将退位而俄罗斯又面临着重多的国家危难问题.叶立清果断的提拔普京为新任总统普京不副重望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所为的伯乐精神"刘备".   如果世上像"刘备"和"诸葛亮"的这种人多一些,那将会像三国里的蜀国一样一切会变的盛世,和谐,美好! 。

    不***

    2007-01-09 19:11:15

  • 2007-01-07 20:51:30
  • 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做为统治者要成就大业,就要重用人才。

    马***

    2007-01-07 20:51:30

  • 2007-01-07 00:28:50
  •   三顾茅庐的故事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尤其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教深。《三国演义》把三顾茅庐这一段写得极其精彩,既增加了戏剧效果,又达到了妖化诸葛亮的效果。三顾茅庐的具体细节,现在已几不可考,但绝对不是像《三国演义》里所写的那样简单而有粗暴,至少我有着比其更合情合理的解释。
      想来诸葛亮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门柱上不打自招、此地无银地写上“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口号是何等地暴露出自己的一颗政治抱负之心,即便这个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他在当时规则缺席的场合有如何在蜀地辩论扬名的?尽管“当隐士”是一条成名的道路,诸葛亮也这样做了,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诸葛亮又找到一个好岳父,而后诸葛亮又每天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偶尔碍着朋友的面子也不得不被约稿分析一下国家的形式,直到“隆中对”时,诸葛亮终于一气呵成地说出了自己政治抱负。
      这更确信无疑地证明了诸葛亮本质上是想“出仕”的。即便刘备不是三顾茅庐,哪怕只是一顾,诸葛亮也会欣然愿意辅助他的。但我丝毫不怀疑“三顾茅庐”精彩,它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根据我的分析,三顾茅庐不过是给世人演出的一场戏,但恰恰是这场戏所带来的意义胜过了千言万语,他除了给刘备表了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形象之外,最大的好处便是给诸葛亮增加了威望。
      想当初,刘邦也不愿意为那个曾经受过跨下之辱的韩信封侯拜将,是他老婆告诉他如果不封侯拜将,韩信就难以服众,就难以号令三军,于是刘邦见好也最终得到了天下。“三顾茅庐”的目的同样在此,但它显然要比封侯拜将高明得多,刘备似乎更早明白这层道理,但他却最终没有一统霸业!但“三顾茅庐”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但现实中,“三顾茅庐”更多地被演化成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许借着“三顾茅庐”把诸葛亮从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变成无所不能的妖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人不能没有信仰;相信上帝,但是别忘了锁门。

    昆***

    2007-01-07 00:28:50

  • 2007-01-06 23:29:48
  •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呵***

    2007-01-06 23:29: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