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首页

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发明会给你、我、他等等都带来方便的,会进步。怎样能使自己多来灵感呢?平时要注意些什么?积累些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09 13:30:24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学习需要创新,搞科研更需要创新,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在哪?
    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
      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许多科学家对旧知识的扬弃,对谬误的否定,无不自怀疑开始的。伽利略则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物体依本身的轻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结论的怀疑,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怀疑是发自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激发人们去钻研,去探索。
      对课本我们不要总认为是专家教授们写的,不可能有误﹖专家教授们专业知识渊博精深,我们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但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有些知识现在适用,将来不一定适用。再说,现在的知识不一定没有缺陷和疏漏。老师不是万能的,任何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能说全部都是绝对准确的。
      对待我们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我们应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应大胆地怀疑。这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 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要创新,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要怕失败,相信一点,失败乃成功之母。
       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必须要有求异的观念。求异实质上就是换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把将结果进行比较。求异者往往要比常人看问题更深刻,更全面。 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
      创造实质上是一种冒险,因为否定人们习惯了的旧思想可能会遭致公众的反对。冒险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体安全的冒险。而是一种合理性冒险。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一个有很多创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种可能比这种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习惯了一种成功的思想而不能产生新思想,结果这个人变得自满,停止了创造。
       作 者: 孙 翼 来 源:心理健康报 创造发明的灵感如何产生 进入中国知识产权网知识园地, 可以发现笔者的一篇文章:《我的发明之路》,文章中总结了如何创造专利发明的经验。全文如下: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已经提出要解决味精生产所造成的废水污染问题。
      我当时就想,废水中含有残留氨、残留糖等成分,有机物质非常丰富,如果将这种液体浓缩则可以制成肥料,从而解决由废水所引起的环保问题。 因此,我取来被认为是废水的母液做了浓缩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有谷氨酸晶体从浓液中沉淀析出。我当时就想:“如果回收的谷氨酸的价值可以抵消浓缩废液所消耗能的成本,这一提高谷氨酸回收率的浓缩实验在工业上就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为了让社会尽快了解这一项有利于解决污染、保护环境的技术,我走上了申请专利的道路。最终,这一专利于1993年由中国专利局(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授权。 我认为该试验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当发现有结晶从浓缩液中析出时,我马上意识这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理现象,可重复多次再现的浓缩试验; 其二,在此之前我已积累了大量提纯其它氨基酸晶体的经验,这些经验帮助我做出准确地判断:从浓缩液中析出的晶体是纯度很高的谷氨酸,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它是混合沉淀物; 其三,我很清楚谷氨酸在PH值为3的酸性条件下,加热至100度不会被破坏。
       所以,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日常生活工作中积累、总结的经验,促使我产生发现该结果的灵感,并最终获得成功。 总结这项专利发明的经验,有如下的一段话,供交流与参考: 在科学的实验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发现意想不到的闪光点,要善于抓住这些闪光点,重复、再现实验的结果,要用经济的观点评估实验的可用性价值。
      那么一项含有意想不到效果的、具有实用经济价值的科学实验(设计方案),将会成为一项新的发明专利。 最近,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并且业已申请发明专利。该发明的特征是:“利用浓缩谷氨酸母液制备牛羊食用的非蛋白氮(NPN饲料)添加剂。
      " 附:发明人为陈雪贞、唐祯的专利号为:ZL90102179。2 的“一种提取谷氨酸的方法"专利于1993年7月由中国专利局(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告授权。1996年该专利因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如何产生创造发明的灵感? 是大家都想探讨的一个课题,笔者有如下的体会:“创造发明",这是去干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这件事要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结果,还需要体现社会的进步。所以,创造发明的前提必须要讲科学。文章中“为什么浓缩液析出的沉淀物,被准确地判断出它是纯度高的谷氨酸结晶呢?"这里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过去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笔者确有喜欢“写写这"或“干干那"的兴趣,有总结过去,保持着不断积累经验的习惯。
      又取“酸性加热,谷氨酸不受破坏"这是属于谷氨酸化学性质的基础知识。经常讲,基础知识要扎实。那么,想搞发明创造。平常就要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善于去找,懂得去找,那些钻得很深,科研得很透,属于该专业学科基础知识的资料和文献充实自己。发明是不能从现有技术的报道中取某一点而弄出来的。
      想当一个发明人,知识面最好有了解该专业科研领域,它的技术水平眼前达到如何的高度。(关于这一点,可以查新,检索现有专利文献的技术资料而获得)。笔者还认为,一个人要有着一股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随着社会发展有需求,为工、农、副业创造更好更多的物质财富的愿望。
      喜欢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发明最终还是要靠劳动造出来的。对于未来有着一种乐观,执着的追求。那么,遵循着如下的规律,爱科学,积累知识经验,掌握基础知识,了解现有专利发明技术的水平。积极地为社会服务,经常地主动参与科学实验的活动。机会到来的时候。很自然就会产生创造发明的灵感,与激发自己创作的意识,从而达到实现发明创造的追求。
       如何去说明发明创造是成功的呢?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供参考。申请发明专利过程中,需要检索、收集现有技术的资料,笔者把这些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1991年第3期>,文章中简述:"国内。。。不能仿效国外。。。。此发明的公开,。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又依据试验的结果写了一篇 论文>(获得国际优秀论文奖)。发明人不妨,在专业的科技刊物和有影响的宣传媒介,表白发明创造的技术观点。 发明创造的实施,实现技术商品化的全过程,对于发明人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笔者用如下2句话安慰自己:“做一个在社会上有用的人"。
      “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那么,艰难、曲折、不可预见,遇到挫折的时候,心态自然保持平服。尽管如此,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第二期2004。1。15载文>表达了笔者如下的一个信念: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实验中找出发明点,创造新的发明,依靠专利,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这样,一项新的工业产业将被建立起来。
      最近,笔者又申请了一项专利发明,(商品名称:叶面素)。这样,持着二项专利发明申请办企业。( ) 科研、生产,属于专利发明申请技术的叶面肥和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适合国内外粮食种植地区和牛羊饲养地区推广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要求认识专利、熟悉专利、掌握专利,这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专利保驾护航,成才、创业,这是绝对不可以少的。 中国知识产权网  作者:唐祯   。

    1***

    2007-01-09 13:30:24

其他答案

    2007-01-09 13:20:10
  • 平时多做发散性思维练习。举个例子,没事时随便选个东西,琢磨再大些?再小些?研究其用途、目的、替代方式等。据说一个日本教授可以说出曲别针的140种用途。再如,任选两个东西,比较其相同之处。水壶与冬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此外,如果遇到什么事不方便、不舒服,赶快记下来,有空时研究如何解决。要知道,所有的发明都是给懒人准备的。祝你成功!

    丹***

    2007-01-09 13:20:10

  • 2007-01-09 13:12:54
  • 多动脑子,发散型思维!

    x***

    2007-01-09 13:12:54

  • 2007-01-09 13:10:15
  •   出专业知识外,博览百科,了解各行业最新动态,所谓见多识广。 
    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
      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 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许多科学家对旧知识的扬弃,对谬误的否定,无不自怀疑开始的。伽利略则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物体依本身的轻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结论的怀疑,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怀疑是发自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激发人们去钻研,去探索。
      对课本我们不要总认为是专家教授们写的,不可能有误?专家教授们专业知识渊博精深,我们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但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有些知识现在适用,将来不一定适用。再说,现在的知识不一定没有缺陷和疏漏。老师不是万能的,任何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能说全部都是绝对准确的。
      对待我们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我们应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应大胆地怀疑。这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 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
      要创新,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要怕失败,相信一点,失败乃成功之母。 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必须要有求异的观念。求异实质上就是换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
      并把将结果进行比较。求异者往往要比常人看问题更深刻,更全面。 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创造实质上是一种冒险,因为否定人们习惯了的旧思想可能会遭致公众的反对。冒险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体安全的冒险。而是一种合理性冒险。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一个有很多创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种可能比这种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习惯了一种成功的思想而不能产生新思想,结果这个人变得自满,停止了创造。 参考资料: 。

    时***

    2007-01-09 13:10: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