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乳腺癌
改变体位头晕

肾脏病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后护理如何改变强迫体位为舒适体位?

肾脏病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后护理如何改变强迫体位为舒适体位?
月*** | 2016-07-19 16:34:1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19 17:50:10
  • 肾脏病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后护理改变强迫体位为舒适体位:
    (1)血压观察:患儿术后返回病房釆取直接仰面平卧位24小时,四肢可以适当活动。如无特殊并发症,24小时后去腹袋即可下地活动。为防止并发症靠采取长时间的限制体位,表面看来可防止术后并发症,而实际上造成患儿身心疲惫而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如血压变化、排尿不适引起尿潴留、体位不适造成疼痛(伤口痛,被迫位的疼痛),均会反过来影响患儿术后恢复,易导...

    查看全部>>

    肾脏病患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后护理改变强迫体位为舒适体位:
    (1)血压观察:患儿术后返回病房釆取直接仰面平卧位24小时,四肢可以适当活动。如无特殊并发症,24小时后去腹袋即可下地活动。为防止并发症靠采取长时间的限制体位,表面看来可防止术后并发症,而实际上造成患儿身心疲惫而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如血压变化、排尿不适引起尿潴留、体位不适造成疼痛(伤口痛,被迫位的疼痛),均会反过来影响患儿术后恢复,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血压快速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并伴腹痛、腹胀、肉眼血尿。
    (2)尿的观察及血尿的控制:术后连续观察排尿4次,因为是有创性检查,镜下血尿几乎是每例肾穿刺患儿的常见症状,少数严重者有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多见于手术当天及次日,如果尿呈淡红色,嘱其多饮水(特别是在夏季),以利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形成。如尿色鲜红且渐加重,给予输液及应用注射用血凝酶(立止血)、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等药物;如治疗无效,并伴有血红蛋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应用垂体后叶素,并输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3)疼痛的观察和处理:术后有小部分患儿主诉疼痛,尚有部分婴幼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常需要护士经常仔细观察。若长时间限制体位,患儿易哭闹、烦躁、痛苦表情、呕吐,会干扰护士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除了肾穿刺时由于损伤肌肉组织而导致局部出血,暂时性的淤血引起穿刺部位酸痛外,肾包膜下血肿可引起肾区胀痛不适。如有此种情况,术后体检可触及局部血肿的存在,应立即再做B超检查确诊。疼痛还常与血尿有关,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患儿还同时伴有尿道血块栓塞症状,因此有人认为血凝块导致尿路不畅是构成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据报道,肾活检术后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12%,持续1~2天即转为镜下血尿,但约0.5%可持续2〜3周,绝大多数血尿患儿无脉搏、血压、血红蛋白的变化,仅需尽量延长卧床时间即可。术后釆用沙袋压迫外加腹带包扎,其目的主要是减少损伤组织的活动,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术后沙袋压迫时间过长且24小时制动,部分肌肉处于延伸和被挤压状态,以至于局部肌肉酸痛不适,难以入睡,由此可引起患儿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并且沙袋的压迫作用局限于背部表浅部位,对位于腹膜后的肾起不了压迫作用。现如今我科早已采用小儿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B超定位准确是肾穿刺成功的重要前提,并发症少。
    
    护理应简单易行,以利于患儿早期恢复,而不是加重患儿的心理和身体负担。所以,适当缩短改变体位的时间可及早发现和避免加重并发症,更利于术后恢复。
    
    
    
    李*** | 2016-07-19 17:50:10 73 2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