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与补肾的问题

我母亲有三年的糖尿病史,所以长期服药。而长期服用降血糖的药对肾有损害,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朋友知道服降血糖药的同时吃点什么药或者其它补品能对肾起一些保护作用呢?谢谢大家了。
w*** | 2007-02-08 16:47:25

好评回答

2007-02-08 17:08:18
慧*** |2007-02-08 17:08:18 59 36 评论
可以服用同仁堂的“无糖六味地黄丸”。这是专门针对糖尿病患者补肾益气用的。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7-02-09 08:49:27
  • 糖尿病者平时要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生活起居等方面注意:
    
    一、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要少吃多餐,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马上戒掉。原来吃降糖西药的达半年以上者,不要骤然停服,因为这样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量,直至停服。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

    查看全部>>

    糖尿病者平时要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生活起居等方面注意:
    
    一、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要少吃多餐,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马上戒掉。原来吃降糖西药的达半年以上者,不要骤然停服,因为这样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量,直至停服。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
    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多,则应减少主食,以免出现血糖升高。为防止并发症动脉硬化、便秘,应饮食多样化,满足人体所需营养,以利健康长寿。瘦肉也可以吃,一星期二到三次,每次二两多就行。稀饭容易升高血糖所以最好不吃。苦瓜、苦丁茶、绞股蓝茶等对治疗糖尿病有辅助作用,可经常吃。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Ⅲ。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食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6)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7)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二、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运动,餐后半小时后即可开始运动,但不宜过量,体育锻炼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标准以微汗即可。因此提倡以每天散步1——2小时为宜
    
    三、糖尿病又称富贵病,病人不易疲劳过度 ,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要有规律,建议晚九点睡,早七点起。
    
    四、糖尿病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并发症,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脚部的保暖,选用透气吸汗的纯羊毛和纯棉袜子,尽量不要在室内外赤脚行走。每天要用温和的肥皂洗脚,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脚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特别注意清洗脚趾间的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洗澡时应以温水为宜,切忌温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伤。
    
    五、自备测糖仪,每天定期测量血糖;坚持每天服用或注射降糖药物。餐前15—20分钟时使用,或者测量血糖值超标准时使用;据统计,糖尿病人血糖值在每天上午11点左右达到最高,因此控制和降低这一时段的血糖对糖尿病人来说尤为重要。
    
    六、到正规的医院找医生诊断和开药,切忌轻信广告或江湖骗子的宣传而乱买药吃;按医嘱或者说明书使用降糖药物,不能随意减小剂量,也要切忌超量使用从而导致低血糖发生。
    
    七、口袋里经常备有些糖果、饼干,如果外出时或者使用降糖药物后出现头晕目眩等低血糖症状,须立即吃些食物或者糖饼,或喝一杯糖水。糖饼、糖水只能在低血糖时吃,平时不能吃。
    
    八、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因此患者要正确认识,抛弃思想包袱,保持身心愉快。
    
    九、使用降糖药物治疗
    (一)口服降糖药有两类:
    一类为磺脲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增加肝糖原的储备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 摄取,而使血糖下降。第一代磺脲类代表药物为D860,此类药 物几乎完全由肾脏排出,老年人不适用,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的 老人禁用;近年来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已相继问世,如优降糖、达 美康、美吡哒、克糖利、糖肾平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有:
     ①作用 强,剂量小,副作用低。
     ②兼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有一 定防止微血管病变等作用。
     ③糖肾平95%由胆道排出,应用于 老年人特别是伴有肾功能不全者最适用。但优降糖50%由肾脏 排出,且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老年患者应用时应密切观察。
    另一类为双胍类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肠道回收葡萄糖和促进葡萄糖在组织中分解而起到降糖作用,常有消 化道反应,其代表药物为降糖灵、降糖片、二甲双胍等。由于此类药物副作用明显,有些国家已不生产。但根据国内经验,合理 地应用疗效还是不错的,副作用也可减少,尤其是降糖片的副作用弱于降糖灵,作用也比降糖灵弱。
    (二)使用胰岛素。目前丹麦产的诺和灵人胰岛素,疗效不错。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一项长期的治疗,甚至一天要多次注射,所以患者一定要自己注意,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熟练注射技巧。
    1、胰岛素的贮存:未使用的胰岛素应存放在2℃~8℃冰箱中,在有效期前应用。开启后的胰岛素可以在2℃~8℃冰箱中存放不得超过3个月。
    2、胰岛素的注射
    (1)注射前的准备所需器具与物品:
      胰岛素制剂,70%酒精,消毒药棉,胰岛素注射器。注射器最好应用胰岛素专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胰岛素专用注射笔,认清每0.1毫升中胰岛素的含量。国内使用的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多为0.1毫升含4单位胰岛素,以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现有各种胰岛素专用注射笔,可根据个人需要选用,以使注射胰岛素更为方便和准确。 
      (2)检查胰岛素制剂: 
      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密封无损。短效胰岛素外观澄清,若浑浊则不可使用,而中长效胰岛素则浑浊为正常。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应将胰岛素混匀,可放在双手间缓缓搓动,切忌上下剧烈摇动。
      3、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1)注射部位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药物的吸收与并发症的产生,而且可以减轻痛苦,有利于长期接受治疗。
      (2)人体皮下注射的最佳部位:上臀前外侧、下肢骨前外侧、臀部外上1/4区(即肌肉注射部位)腹部(脐周围与腰周围部位)以腹部吸收最快。
      (3)如注射后立即进行运动,应避免在上下肢注射,以免过快吸收引起低血糖。
      (4)注射部位的交替:把每个注射部位划分为面积2x2cm 的小方块,每次注射选一个小方块,两次注射点应间隔2cm,如此左右交替注射,一定避免在同一个小方块内连续注射。
      4、抽吸胰岛素的方法:
      洗净双手后用酒精消毒胶盖,取消毒后注射器,抽适量空气,将针栓推至所欲取的胰岛素刻度,先将胰岛素瓶口朝上,把注射器刺入瓶口,推入空气,然后再倒置胰岛素瓶口朝下,轻轻拉出针栓至所需胰岛素剂量的准确刻度。如混合两种胰岛素时,一定先抽短效,后抽中、长效,否则短效中混有中、长效胰岛素则会外观浑浊,药效不佳。注射器从胰岛素瓶中取出,如内含气泡,则应将针头朝上,轻弹针筒,使空气泡升到针筒颈部,然后轻推针栓使其排出。
     5、注射胰岛素方法:
      选好注射部位,用70%酒精(不必用碘酒)从注射中心向周围消毒,待其自然干燥。右手持注射器,呈持笔状,左手可轻轻捏起或用拇指与食指将皮肤绷紧,注射针尖呈45°-75°角,刺入皮下。用右手拇指轻推针栓,使胰岛素缓慢注入皮下,一般约3--5秒钟完成,而后迅速拔出针头,可用干棉球搽拭注射部位,切勿用力挤压与揉搓,以免发生低血糖。 
    6、胰岛素要在餐前注射,注射胰岛素后15—30后进餐。家里经常备有些糖果、饼干,如果出现头晕目眩等低血糖症状,须立即吃些食物或者糖饼,或喝一杯糖水。糖饼、糖水只能在低血糖时吃,平时不能吃。
    s*** | 2007-02-09 08:49:27 82 34 评论
    0/300
  • 2007-02-08 22:55:51
  • 长期服用降血糖的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不需要“同时吃点什么药或者其它补品”。
    1*** | 2007-02-08 22:55:51 58 41 评论
    0/300
  • 2007-02-08 18:15:13
  • 建议用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草药口服液“桑糖饮”,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病人用"桑糖饮来调理控制病情的发展.慢慢的就会好起来的. 
    "桑唐饮口服液"以药食两用天然植物桑叶、菊花和山药为主要原料,富含桑叶多糖、桑叶生物碱(DNJ)和有机铬等功效成份。经动物及人体功能试验证明,具有调节血糖的保健功能,可显著提高葡萄糖耐量,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发生,并可有效帮助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和葡萄糖耐量异常...

    查看全部>>

    建议用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草药口服液“桑糖饮”,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病人用"桑糖饮来调理控制病情的发展.慢慢的就会好起来的. 
    "桑唐饮口服液"以药食两用天然植物桑叶、菊花和山药为主要原料,富含桑叶多糖、桑叶生物碱(DNJ)和有机铬等功效成份。经动物及人体功能试验证明,具有调节血糖的保健功能,可显著提高葡萄糖耐量,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发生,并可有效帮助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者降低血糖,改善各种自觉症状。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审批,具有调节血糖的保健功能; 
    经功能实验证明,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发生;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功能,有效调节血糖;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有效改善 “ 三多一少”等症状。 
    功能因子+独特组方:功能因子与独特组方相结合,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全方位调节血糖; 
    桑叶多糖:促进胰岛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有机铬: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功能; 
    桑叶生物碱:抑制食物进一步被分解为葡萄糖, 使餐后的血糖浓度不至于过高; 
    独特组方:桑叶、菊花和山药配伍,益气养阴, 生津止渴,改善自觉症状。功效显著 经过动物和人体功能实验证明,桑唐饮口服液具有显著的调节血糖功效。 
    对于糖尿病,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无非就是西药或者是中药,现在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使用中医的方法继续调理.在现代医学糖尿病治疗史,多是从高血糖症和糖尿病的直接临床症状指标方面入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常用的降糖药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同时产生一些副作用,肯定是伤肝伤肾. 最新的医学观点认为,积极避免和摆脱高血糖 糖尿病的困扰,从日常生活做起,如有可能.通过服用调节血糖的保健品预防和改善高血糖及糖尿病,也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通过合理调治.血糖水平可以有效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桑糖饮口服液"是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草药口服液, 采取"功能因子+独特组方配伍"相结合,多途径作用,增强胰岛功能,短期有效改善糖耐量及其自觉症状并辅助降血糖,长期预防并改善糖尿病及其各种症状的目的,是血糖偏高者和糖尿病患者辅助降血糖的选择. 
    我身边的朋友用过后效果很好,原来需要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服用一段时间的桑糖饮口服液后,胰岛素的注射量逐渐的减少,直到后来不再注射了. 
    我的同志去年检查身体,查出此病,没有服用任何西药,连续服用."桑糖饮口服液"半年,血糖已经正常. 
    你可以上网查询,需要详细了解和帮助可与我联系。 
    祝早日康复! 
    参考资料: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 
    
    兰*** | 2007-02-08 18:15:13 84 3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