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呢?

首页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呢?

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12 16:16:08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一、实际成本法的帐务处理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二、计划成本的帐务处理 1.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2.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月末发票账单未到,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价) 月末,调整差异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超支作相反分录) 4、材料成本发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调整计划成本,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蓝节红原则! 。
      

    z***

    2007-03-12 16:16:08

其他答案

    2019-07-21 15:40:05
  • 采用实际成本购进原材料,货款已付、货物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材料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材料投入生产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会***

    2019-07-21 15:40:05

  • 2019-07-15 17:18:47
  • 实际成本法的帐务处理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会***

    2019-07-15 17:18:47

  • 2019-06-20 16:04:59
  • 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结转采购成本的账务处理分两种情况。 1、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 (1)采购材料货款已付或发票账单收到,同时验收入库时,直接结转材料采购成本。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向外地供应商采购材料已付款,材料在运输途中未入库前先记入“在途物资”科目。入库时结转采购成本借记“原材料”,贷记“在途物资”。 2、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必须分两步处理。 (1)反映采购过程。借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计划成本,贷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两者的差额借记(超支差)或贷记(节约差)“材料成本差异”。

    会***

    2019-06-20 16:04:59

  • 2019-06-19 12:53:02
  •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会***

    2019-06-19 12:53:02

  • 2007-03-12 12:18:32
  • 计价办法不一样入库的账务处理也不一样。
    实际成本:
    购入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领用出库进: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
    购入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价)
    贷:材料采购(实际价)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
    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计划价)
    贷:原材料(计划价)
    月末调整:
    借:生产成本(差异分配)
    贷:材料成本差异(正或负数)
    

    够***

    2007-03-12 12:18: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