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三国时期的曹操死后有多少墓,他的真墓到底在哪里?

首页

三国时期的曹操死后有多少墓,他的真墓到底在哪里?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3-16 17:53:12
  •   南水北调工程安阳固岸发掘古墓160余座
    曹操墓有可能在安丰一带
    ,“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记者采访团昨日来到了南水北调工程河南境内最北端的考古点安阳固岸墓地,该墓地位于安阳县安丰乡固岸村与施家河村东的高台地上。
      南水北调总干渠在这里呈西南-东北走向穿过墓地,干渠里程到此为728公里,往北不远就是漳河,过了河,就进入河北了。 160多座墓出土大批精美文物 固岸墓地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去年开始就对固岸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截止到目前,清理发掘墓葬160余座,还有一些墓葬正在清理当中。
      时代从战国到隋代,固岸墓地南区以汉、曹魏、北齐墓为主,北区东魏墓比较多。尽管被盗严重,还是出土了大批重要文物。发掘的一座北齐墓葬,随葬器物达72件。其中,人物俑中有武士俑、风帽俑、侍女俑、文吏俑,表面均施彩绘,造型精美;镇墓兽2件,其中一件为人面兽身,另一件为狮面兽身,气势威猛雄健。
      动物俑中有牛、羊、猪、狗。其中,羊、猪、狗三类都是雌雄各一,雌畜都带有数量不等的幼畜,幼畜均躺在母畜腹部吮乳,生动可爱。另外发现一隋代墓葬,出土有青瓷器10件,陶罐、陶碗等6件,其中盘口四系青瓷壶和青瓷盏非常完整精美。 主持固岸墓地发掘工作的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介绍说,这些墓葬中大量文物的出土,为研究豫北地区战国以及北朝时期的葬俗、葬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里出土的北齐白瓷,是北齐白瓷在国内考古界的第二次发现;出土的一件有明确纪年的北齐黑瓷器,也是整个北方地区的首次发现。它们的出土,对于研究白瓷、黑瓷的起源和制作工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批墓葬中还出土了多方北齐和东魏墓志,为研究北齐和东魏时期的书法艺术以及我国汉字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墓葬大多被盗令人痛 昨日,记者跟随“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记者采访团来到了固岸墓地。 记者发现,这个墓地各个时期的墓葬分布的密密麻麻,考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清理工作,有的墓深达七八米,为了安全,不得不用钢筋打上了井字架。
       一个比较浅的砖室墓墓顶还没有揭开,但其西南角却有一个洞,很明显那是盗洞。比较浅的墓容易盗,但埋藏深的墓也不能幸免。一个土洞墓深达八米,可是还有一个盗洞从上到下直通墓室,盗洞中还有供上下的脚窝。在北区的一个墓葬中,墓顶塌陷,那是因为雨水通过盗洞往里灌所致。
       工作人员介绍说,固岸墓地被盗比较严重,盗洞从年代上看有早有晚,最晚的盗洞中有烟盒和矿泉水瓶。在工作人员指点下,记者还在刚收割过的玉米地里清晰地看到两个盗洞。 有人分析说,盗墓贼可能是利用玉米地为掩护,进行盗墓活动的。如今玉米已收割,盗墓之风可能会有所收敛。
      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对此地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曹操墓地有迹可寻 曹操生前为防百年之后陵墓被盗或被仇家毁坏,临终前,遂命令下属为自己建造疑冢72座。随着时间的流逝,本就显得扑朔迷离的曹操墓愈发湮没无闻。这一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其实,曹操生前就对自己百年之后的墓地位置作出了明确的安排。他死前《终令》称“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临终前《遗令》中更是明确了要穿着平时衣服入葬,不要珠宝陪葬。史料显示,由于丧葬从简,过了没几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毁坏了。
      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不为盗墓者所重视,再加上没有封土建陵,没有植树,几个朝代之后,曹操墓所在便无人知晓了。 民间关于曹操墓的传说很多,主要有曹操生前在邺城西面建造了72座疑冢;曹操葬于水下,在漳河河底铺设暗道,巧立机关,以防盗墓;曹操埋在了许昌城外; 曹操葬于邺城的铜雀台等三台之下等等。
       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说,固岸墓地与历史上记载的魏武帝的高陵联系密切,这里向东约15公里就是古邺城所在地,东距西门豹祠也不远。1998年四月,安丰乡高穴村的一位村民在村西起土时曾挖出后赵建成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志文中有“故魏武帝陵西北角”等内容,明确记载了曹操墓的具体位置。
      此墓下葬时间距曹魏时期仅有100余年,因此其记载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不仅如此,据有关报道,河北省的历史、考古学者们通过大量史料考证、实地勘察后,也将曹操墓锁定在河北省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讲武城乡西部以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
       这几个地方虽然分属河南河北两省,但相距不远,只是中间隔了条漳河。 考古专家介绍说,固岸墓地发掘了一些曹魏时期的墓葬,这将有助于了解曹魏时期的丧葬习俗和文化特征。同时,这个墓地的发掘也将为探寻曹操墓提供有意义的线索。

    天***

    2007-03-16 17:53:12

  • 2007-03-16 15:57:35
  •   没有 至今还是个迷 
    给袮几份资料参考一下叭 
    曹操一生玩弄权术谋诈,视为治国之良臣,盗国之好雄,是功是过,后世评说不一。而最令人感兴趣的则是曹操临死前的最后一步棋——疑家。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身为汉朝宰相而为曹家皇帝的曹操病死洛阳。
      二月,曹五遵其嘱将灵枢运至其封地螂《今河北临漳县》埋葬。《舆图备考》、《方舆纪要人杨免《山陵杂记》等书载,鉴于历史上众多帝王墓经常被后人掘盗之教训,曹操乃遗嘱其子,制棺材多副,来黑夜山饭项问四件,理尤丁一处。群体伙临漳县三台村以西八里的讲武城起始,直到磁州而止,一座座如小山布列。
      历史上曾有不少史学家和文人墨客对疑家作过考证,并到临漳县一带考察,均无收 获。曹操墓究竟在何处以魏书·武帝纪》载:“其规西门豹涧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与曹魏相隔不远的晋朝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也认为,曹操“葬于部之西岗上,与西门豹调相近。
      ”由此可知其墓在古螂城西门豹词以西地方,相当于今临漳县三台村以西直到磁县境内的漳河沿岸。按说,在此,曹操墓葬方位已告诉后人在西门豹们以西。但是,在临漳一带西门豹调有多处、而且临津以外也有多处西门豹调,究竟是哪一个西门豹们以西,也颇令人费解。更何况,这一区域为北朝皇家墓葬区,王公大臣之墓颇多。
      元朝明前后,这里的陵墓相继彼人盗掘,但多为东沈、北齐之墓葬。有人认为,曹操设七十二疑家,肯定其中有一个是真家伙。如宋朝俞应符就持此观点。采范成大也有诗云:“一格何用家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上,世间随事有知音。”但也有人认为;恐怕这七十二个疑家个个是假,元人陶南屯在《辍耕录》中说:“殊不知老腾(曹操小字叫阿瞒)之骨必不在七十二家之内耶。
      ”清人黄协润步宋俞应符《七十二疑都诗之韵,反其意赋诗曰:“人言疑家我不疑我有一言告君知。七十二外埋一家,更于何处求君尸。” 据临漳当地传说,在清顺治年间,有一年漳河水干涸,有渔夫见河底有块大石板,召人掀开,见下有一石室,深而且广,室内侧卧许多美女,四周放有许多石凳(椅),中间石床上卧一人身穿蟒袍、头戴王冠,旁边立石碑一道,有识字者认出为曹操之扩,众人毁碎碎尸而去。
      此传说虽不可信.但有人据曹还(止临肖俊(曹)植求祭先王诏》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语,认为曹操应葬于河底。邓之诚《骨董记》也载有这么一事,说:“壬戌(公元1922年)正现初三,磁县农民崔者荣,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乱葬坟棺墓为莹,地坦为黑穴,继得石室,既深且广,中有石门洞开,人石门者管死,送报县令陈希贤,命人授以硫磺。
       久之人内,见空之四壁深至如新,中罡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前五十年发石室十余处,唯皆无相,至是真系始现。石志今蠢县署,不知文何苦,他日当访之”。 关于曹操墓的方位和确认,河北临漳县历史上地方志有不少考席和记载,明朝嘉靖《彰德府志》载:“曹操西使在县(旧县)西南三十里,周围一百七十步,高一文六尺,……甄皇后陵在灵芝村…··‘魏元帝陵在彭城村一”清乾隆时《彰德府志》也认为,这三座墓大体上呈三角形排列,曹操墓居前,甄皇后和元帝曹免的基则位其后东西两侧,相去其生前倍何所统的钢省、金风、冰井三台不远,因曹操(遗令》中有:“吾死之后……吾婶妄与使人皆勤劳,便著铜雀台,善待之。
      十台上安六尺床,施稳帐,朝朝上瞒粮之鹰,月且十五,自期至午,辄向帐中作使乐。汝等时时登钢省台,望吾西陵墓田。”据当地文物部门进行的方位实地考察,在部城遗址范围内的仅城村西南约二里处,有一北高南低的墓葬,其封土仅有一米金。又十此基之后方向,相继发现王座大、中到属于东汉晚期墓葬。
      据出土物品看,可判断为田大夫级墓葬,从整个墓葬区拉列尼,符合东汉葬礼‘后挨(墓)居左右似前,四大夫居后”的规定。但是,这座封土残存的墓是曹操的墓吗?没有进一步的证据。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恐怕只有官还等少数人知道,但在曹氏有关人物遗存下的文献资料中,可找到的蛛丝马迹不多。
      很可能,曹丕等继承者根本就没留7任何关于此事的可靠档案材料,其本意就是要使此事成为永恒的悬案。毫不怀疑的是,曹操不管是否埋在七十二家之一,但他肯定是葬在漳河流域,在今河北临 漳县一带,古代的交通运输能力不可能将其运葬到太远的地方。不管是葬于地下,还是葬于漳河底,既然曹极有没疑家迷恋后入之意,其真正墓葬之工程建设,在选择方位、工程设计、施工建造方面,也绝对是非同一般,不会轻易使人发现。
      但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据水文水利专家对森,历史上古漳河数次改道,曹操时 建设的钢好台、金凤台等均被大水冲设,而且正的曹操墓也许早已被河水冲毁。当然,这只是推测。我们希望,随著考古发回或工程建设,能发现真正的曹操墓,为千年疑案画上一个句号。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
       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
      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
      ”《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
      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
      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关于曹操的陵寝的真实情况至今仍是个谜,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

    1***

    2007-03-16 15:57: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