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内战是国军是否装备了谢尔曼坦克?

首页

内战是国军是否装备了谢尔曼坦克?

如果装备了,那么是美军要淘汰的早期短管那种还是后来改进的那种?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15 17:42:14
    准确告诉你有,我以前从《坦克装甲车辆》上看到过,上面说解放军俘获过4辆(也好像是3辆)M4A4(也好像是A3),那你说国军在内战是否用过,哈哈,它在中国当重型坦克用,由于中国的桥不好,所以解放军也不怎么用,更喜欢速度快,又轻的日本坦克。
    M4都是短身管的火炮,你说的长身管的是英国改的萤火虫,以色列也给它加过长身管的。

    z***

    2007-03-15 17:42:14

其他答案

    2007-03-15 17:10:17
  • 在43 -44年期间美国曾对中国驻印军部队援助中型M4A4“谢尔曼”(Sherman)坦克,数量为35辆.
    配发给驻印军战车第一营一连,此型坦克战斗全重34吨,乘员5人,配76mm火炮1门,7.62mm机枪2挺,12.7mm重机枪1挺。
    涂装方面,战车第一连的M4A4也采用美军的制式橄榄绿色,并在炮塔上画有虎头图案,车体前面涂有虎爪。
    在其车体右侧写有繁体的“突击”二字;一连的连标记为白色方形图案,下放标有车序号。
    该部队在之后的缅北作战中,协同中、美等国友军部队作战,经常扮演冲锋陷阵的关键角色,并与日军战车联队在缅 北的贵街,发生了中国战史上少见的“中日坦克战”。 
    图:老美援助中国驻印军部队第一营一连的中型美制M4A4“谢尔曼”(Sherman)中型坦克.

    大***

    2007-03-15 17:10:17

  • 2007-03-15 16:48:34
  •   没有
    是美军从缅典淘汰下来的轻型坦克。
      1942年夏,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J·W·史迪威上将,依据美国租借法案并经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拟制了一项计划:以第1次缅甸战役中退往印度的中国第22师、第38师为基础,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200英里靠近仁溪的兰枷镇建立训练基地,组建30个中国陆军师,并按照新编制、新装备培训军官和技术兵,目的是准备对侵缅日军实施反攻,同时着手修筑自印度利多、南经缅甸北部与慎缅相衔接的中印公路。
      这项计划,得到一贯重视发展和控制军队的蒋介石的全力支持。   8月26日,兰枷训练基地举行了正式开训典礼。按照协议,英国负责提供布朗式轻机枪和覆带式小型装甲车,提供步兵、炮兵和坦克训练场地等,并供应口粮和油料,其他武器弹药均由美国供给,中国负责兵缘筹调和受训官兵的行政管理。
      基地主任为麦克凯卜准将,管辖炮兵、步兵、战车、战术和后勤等训练中心,并分别有5名美军上校军官组织训练。   战车训练机构组建比较晚。1943年5月,由蔡宗濂少将领导的中国驻印战车训练班正式成立(后改称战车编练处)。原计划组建7个战车营,实际上只组建了3个。
      乘员大部从湖南洪江机械化学校驾驶教练团学员中选调,年龄均在18岁以下。由于日军占领了缅甸,盟军对国民党军的援助只能依靠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驼峰"的空中航线来提供。1943年9月30日,第一批学员分乘10多辆卡车经贵阳到昆明,在昆明体检后于10月18日乘机飞越险峻的"驼峰"至印度汀江机场,然后乘车抵达兰枷训练基地,开始接受由R·H·布朗上校领导的为期3个月的紧张训练。
         1944年1月,以这批受训学员为基础正式编成战车第1营,直属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郑洞国)。战车营编3个战车连以及炮兵连、补给连、卫生队、营部连等。这是1个轻型战车营,除营部有少量M4中型坦克外,3个连有50辆M3A3轻型坦克。M3A3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2。
      4T,乘员4人,装有1门37MM火炮和4挺7。62MM机枪。另外,还编有几辆M3A1轮式侦察车和M2A1半覆带式装甲输送车,供营部连搜索排使用。   1945年3月底,中国驻印军胜利结束缅北作战,部队陆续调回国内。战车营归国时,按照美国租借法案,坦克全部留在印缅战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在重庆成立装甲兵教导总队,将全国散乱不堪的装甲部队,统一整编为战车第1团、第2团、第3团、装甲炮兵团、装甲汽车团、战车工厂及26个辎重兵汽车团。不久,美国政府同意按废铁的价格把印缅战场的坦克卖给国民党政府,于是教导总队决定将100余辆M3A3轻型坦克从国外云至上海,编为战车第4团。
      为建立国民党军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蒋纬国被任命为驻印军新1军特别参谋和战车第4团的中校副团长。1946年下半年,这批M3A3坦克由蒋纬国直接监管进行了检修。由于筹备中的战车第4团番号被撤消,蒋纬国遂转任战车第1团副团长,随即将M3A3坦克全部运往徐州,编入战车第1团的3个营。
         此时,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向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为增强机动作战能力,教导总队奉命组建第1快速纵队。第1快速纵队由步兵第80旅加强战车营、炮兵团、汽车团、工兵团等部队编成。编入该纵队的战车营,就是在印缅战场上屡建功勋的战车第1营(由驻徐州的战车第1团中调出),人员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全营的坦克数量少了一些,约有M3A3轻型坦克30余辆。
       。

    更***

    2007-03-15 16:48: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