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容量闪存将来会不会替代硬盘?

首页

大容量闪存将来会不会替代硬盘?

大容量闪存将来会不会替代硬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24 13:26:37
      闪存会不会终结硬盘时代
    “将硬盘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并不是什么新构思,但iPod的成功让这一憧憬成为了现实。”10月中旬,希捷CEO比尔·沃特金斯(Bill Watkin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正是iPod的热销令希捷这家陷入PC价格苦战的全球最大硬盘商得以走出泥潭。
         2004年6月,希捷宣布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并发布了1英寸规格、主要用于苹果iPod mini的微硬盘产品。IDC数据显示,仅用半年时间,希捷在1英寸硬盘市场的占有率就上升到23%,略低于老牌巨头日立环球存储公司居全球第二。IDC同时预计,2005年全球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硬盘销量将超过5000万片, 2008年有望增长到1.65亿片。
      小小的iPod不但成为“苹果之花”,也使得整个硬盘产业再次焕发出无穷活力。   然而,今年9月8日,闪存式iPod nano上市并全面替代了iPod mini,在苹果拥趸们疯狂的欢呼声中,希捷、日立等iPod硬盘供应商也被集体送上了“过山车”。
      当天,希捷股价狂泻4.85%,此后的成交量也比几个月来的平均值陡增两倍,形成最糟糕的“放量下泄”,其股票评级也很快被摩根士丹利从“增持”转为“中性”。   闪存终结硬盘?   日前,说服苹果移师闪存,并使其订下今年三星四成产能的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部总裁兼CEO黄昌圭对外宣称,“不久的将来,闪存将会取代所有的移动存储产品,诸如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而iPod nano的推出正在将这一切变成现实,闪存时代到来了!”   “iPod nano的确削减了我们一些收益,也给希捷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我并不认为闪存会取代硬盘。”比尔·沃特金斯说,“恰恰相反,闪存应用蓬勃兴起的背后,肯定会需要更多大容量的硬盘存储作为备份,这是希捷的新机会。
      ”   沃特金斯分析,过去几乎所有的手持设备,包括MP3、手机,100%都是使用闪存的,直到最近两年,像苹果的播放器、三星的手机,一些需要大容量多媒体应用的设备才开始采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尽管在这些手持设备中,目前使用硬盘的还不超过10%,但将来手持设备市场的产值是数以十亿计的,即便只有10%用硬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
      ”沃特金斯说。   “我们非常欢迎闪存的存在,它和硬盘绝不是对立的。”沃特金斯认为, “闪存和硬盘将在移动消费电子市场中长期共存,低容量、小体积的设备中闪存将是主力,而硬盘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汽车、手持等各种数字设备。”他说,实际上闪存和硬盘可以形成一个有益的链条,前端设备闪存使用越多,后端需要备份的容量也就越大。
         “当然,我们从未放弃与闪存的较量,希捷推出的新型硬盘更轻、更强大,而价格更便宜。”沃特金斯指出,虽然三星每年的闪存产量都在翻倍增长,但是价格比起硬盘来依旧不菲,“三星向苹果提供的2G闪存芯片价格约为54美元,比市场现价优惠了40%。苹果之所以能用闪存型的nano全面取代mini,三星为其提供大量优惠订单起了关键作用。
      ”   沃特金斯表示,三星在此单生意中肯定无利可图,而且这样的供货合同显然有违反公平贸易、排挤竞争对手之嫌。据悉,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目前已经宣布将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消费电子成争夺重点   沃特金斯告诉记者,在9月结束的2006财年第一季度,尽管某些手持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游戏产品在向闪存转移,但希捷仍然销售了390万块消费电子硬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
      其中DVR(数码摄像机)硬盘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一倍,是成长最迅速的部分。   尽管闪存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势,但沃特金斯依旧认为,数据传输率有限、存在擦写寿命这两个技术缺陷,仍然会阻碍闪存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全面应用。另外,在容量扩充上,硬盘由80G增加到160G增加的成本并不十分明显,但是8G闪存要增加到16G,其成本递增几乎翻倍。
         “在五六年以后,我认为所有的汽车和电视都会使用到硬盘。”沃特金斯对未来非常看好,他认为未来汽车和电视领域会出现上百G的应用,对容量和传输要求都非常高,硬盘相对闪存就会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手机正在不断增添听音乐、看电视等功能,但由于其本身处理能力的限制,对于存储容量的需求大多还会集中在1-4G,这样的应用无疑采用闪存更合适。
      ”沃特金斯表示,这将是硬盘的薄弱地带。   但他指出,在硬盘业发展的前25年中,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以及外置存储设备等固定设备是主要需求,而接下来交互游戏、数字音乐、汽车、电话等多种多样且不断增长的移动应用将成为主流。他预测,硬盘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8-12%,消费电子硬盘的增长率有望达到30%-60%,未来5年硬盘的销售量将超过过去25年的总和。
         希捷中国区总经理杨建初说,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he Information Network的数据,目前仅1英寸硬盘的年出货量就从2004年的870万块增加到2005年的2320万块,预计2008年将持续增长到1.4亿块,年复合增长率大约75%。
      “增长的动力同样来自于MP3、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未来这些领域将大量使用微型硬盘。”他说。   “借助iPod这样的便携音乐播放机,硬盘实现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战略转移。”赛迪顾问半导体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珂认为,近几年硬盘厂商在一味追求小型化高附加值的同时,也正在进入一个靠容量与闪存竞争的领域。
         “微型硬盘最终被闪存取代,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李珂认为,如今上网成本越来越便宜,所有电子产品都开始联网,大量的声音和影像等数据将通过网络传播。在这种海量数据移动大潮中,作为长期保存数据的记录介质,大容量硬盘将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说,硬盘的发展将重新回到大容量、高附加值这个原点。
      ”   但杨建初强调,虽然三星通过与苹果的合作启动了巨大的闪存市场,仅iPod nano一个产品还不足以证明闪存时代的真正到来。 。

    y***

    2007-03-24 13:26:37

其他答案

    2007-03-25 17:27:50
  •   闪存会不会终结硬盘时代
    “将硬盘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并不是什么新构思,但iPod的成功让这一憧憬成为了现实。”10月中旬,希捷CEO比尔·沃特金斯(Bill Watkin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正是iPod的热销令希捷这家陷入PC价格苦战的全球最大硬盘商得以走出泥潭。
         2004年6月,希捷宣布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并发布了1英寸规格、主要用于苹果iPod mini的微硬盘产品。IDC数据显示,仅用半年时间,希捷在1英寸硬盘市场的占有率就上升到23%,略低于老牌巨头日立环球存储公司居全球第二。IDC同时预计,2005年全球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硬盘销量将超过5000万片, 2008年有望增长到1.65亿片。
      小小的iPod不但成为“苹果之花”,也使得整个硬盘产业再次焕发出无穷活力。   然而,今年9月8日,闪存式iPod nano上市并全面替代了iPod mini,在苹果拥趸们疯狂的欢呼声中,希捷、日立等iPod硬盘供应商也被集体送上了“过山车”。
      当天,希捷股价狂泻4.85%,此后的成交量也比几个月来的平均值陡增两倍,形成最糟糕的“放量下泄”,其股票评级也很快被摩根士丹利从“增持”转为“中性”。   闪存终结硬盘?   日前,说服苹果移师闪存,并使其订下今年三星四成产能的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部总裁兼CEO黄昌圭对外宣称,“不久的将来,闪存将会取代所有的移动存储产品,诸如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而iPod nano的推出正在将这一切变成现实,闪存时代到来了!”   “iPod nano的确削减了我们一些收益,也给希捷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我并不认为闪存会取代硬盘。”比尔·沃特金斯说,“恰恰相反,闪存应用蓬勃兴起的背后,肯定会需要更多大容量的硬盘存储作为备份,这是希捷的新机会。
      ”   沃特金斯分析,过去几乎所有的手持设备,包括MP3、手机,100%都是使用闪存的,直到最近两年,像苹果的播放器、三星的手机,一些需要大容量多媒体应用的设备才开始采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尽管在这些手持设备中,目前使用硬盘的还不超过10%,但将来手持设备市场的产值是数以十亿计的,即便只有10%用硬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
      ”沃特金斯说。   “我们非常欢迎闪存的存在,它和硬盘绝不是对立的。”沃特金斯认为, “闪存和硬盘将在移动消费电子市场中长期共存,低容量、小体积的设备中闪存将是主力,而硬盘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汽车、手持等各种数字设备。”他说,实际上闪存和硬盘可以形成一个有益的链条,前端设备闪存使用越多,后端需要备份的容量也就越大。
         “当然,我们从未放弃与闪存的较量,希捷推出的新型硬盘更轻、更强大,而价格更便宜。”沃特金斯指出,虽然三星每年的闪存产量都在翻倍增长,但是价格比起硬盘来依旧不菲,“三星向苹果提供的2G闪存芯片价格约为54美元,比市场现价优惠了40%。苹果之所以能用闪存型的nano全面取代mini,三星为其提供大量优惠订单起了关键作用。
      ”   沃特金斯表示,三星在此单生意中肯定无利可图,而且这样的供货合同显然有违反公平贸易、排挤竞争对手之嫌。据悉,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目前已经宣布将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消费电子成争夺重点   沃特金斯告诉记者,在9月结束的2006财年第一季度,尽管某些手持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游戏产品在向闪存转移,但希捷仍然销售了390万块消费电子硬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
      其中DVR(数码摄像机)硬盘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一倍,是成长最迅速的部分。   尽管闪存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势,但沃特金斯依旧认为,数据传输率有限、存在擦写寿命这两个技术缺陷,仍然会阻碍闪存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全面应用。另外,在容量扩充上,硬盘由80G增加到160G增加的成本并不十分明显,但是8G闪存要增加到16G,其成本递增几乎翻倍。
         “在五六年以后,我认为所有的汽车和电视都会使用到硬盘。”沃特金斯对未来非常看好,他认为未来汽车和电视领域会出现上百G的应用,对容量和传输要求都非常高,硬盘相对闪存就会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手机正在不断增添听音乐、看电视等功能,但由于其本身处理能力的限制,对于存储容量的需求大多还会集中在1-4G,这样的应用无疑采用闪存更合适。
      ”沃特金斯表示,这将是硬盘的薄弱地带。   但他指出,在硬盘业发展的前25年中,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以及外置存储设备等固定设备是主要需求,而接下来交互游戏、数字音乐、汽车、电话等多种多样且不断增长的移动应用将成为主流。他预测,硬盘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8-12%,消费电子硬盘的增长率有望达到30%-60%,未来5年硬盘的销售量将超过过去25年的总和。
         希捷中国区总经理杨建初说,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he Information Network的数据,目前仅1英寸硬盘的年出货量就从2004年的870万块增加到2005年的2320万块,预计2008年将持续增长到1.4亿块,年复合增长率大约75%。
      “增长的动力同样来自于MP3、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未来这些领域将大量使用微型硬盘。”他说。   “借助iPod这样的便携音乐播放机,硬盘实现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战略转移。”赛迪顾问半导体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珂认为,近几年硬盘厂商在一味追求小型化高附加值的同时,也正在进入一个靠容量与闪存竞争的领域。
         “微型硬盘最终被闪存取代,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李珂认为,如今上网成本越来越便宜,所有电子产品都开始联网,大量的声音和影像等数据将通过网络传播。在这种海量数据移动大潮中,作为长期保存数据的记录介质,大容量硬盘将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说,硬盘的发展将重新回到大容量、高附加值这个原点。
      ”   但杨建初强调,虽然三星通过与苹果的合作启动了巨大的闪存市场,仅iPod nano一个产品还不足以证明闪存时代的真正到来。

    1***

    2007-03-25 17:27:50

  • 2007-03-25 16:34:53
  •   闪存会不会终结硬盘时代
    “将硬盘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并不是什么新构思,但iPod的成功让这一憧憬成为了现实。”10月中旬,希捷CEO比尔·沃特金斯(Bill Watkin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正是iPod的热销令希捷这家陷入PC价格苦战的全球最大硬盘商得以走出泥潭。
         2004年6月,希捷宣布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并发布了1英寸规格、主要用于苹果iPod mini的微硬盘产品。IDC数据显示,仅用半年时间,希捷在1英寸硬盘市场的占有率就上升到23%,略低于老牌巨头日立环球存储公司居全球第二。IDC同时预计,2005年全球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硬盘销量将超过5000万片, 2008年有望增长到1.65亿片。
      小小的iPod不但成为“苹果之花”,也使得整个硬盘产业再次焕发出无穷活力。   然而,今年9月8日,闪存式iPod nano上市并全面替代了iPod mini,在苹果拥趸们疯狂的欢呼声中,希捷、日立等iPod硬盘供应商也被集体送上了“过山车”。
      当天,希捷股价狂泻4.85%,此后的成交量也比几个月来的平均值陡增两倍,形成最糟糕的“放量下泄”,其股票评级也很快被摩根士丹利从“增持”转为“中性”。   闪存终结硬盘?   日前,说服苹果移师闪存,并使其订下今年三星四成产能的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部总裁兼CEO黄昌圭对外宣称,“不久的将来,闪存将会取代所有的移动存储产品,诸如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而iPod nano的推出正在将这一切变成现实,闪存时代到来了!”   “iPod nano的确削减了我们一些收益,也给希捷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我并不认为闪存会取代硬盘。”比尔·沃特金斯说,“恰恰相反,闪存应用蓬勃兴起的背后,肯定会需要更多大容量的硬盘存储作为备份,这是希捷的新机会。
      ”   沃特金斯分析,过去几乎所有的手持设备,包括MP3、手机,100%都是使用闪存的,直到最近两年,像苹果的播放器、三星的手机,一些需要大容量多媒体应用的设备才开始采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尽管在这些手持设备中,目前使用硬盘的还不超过10%,但将来手持设备市场的产值是数以十亿计的,即便只有10%用硬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
      ”沃特金斯说。   “我们非常欢迎闪存的存在,它和硬盘绝不是对立的。”沃特金斯认为, “闪存和硬盘将在移动消费电子市场中长期共存,低容量、小体积的设备中闪存将是主力,而硬盘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汽车、手持等各种数字设备。”他说,实际上闪存和硬盘可以形成一个有益的链条,前端设备闪存使用越多,后端需要备份的容量也就越大。
         “当然,我们从未放弃与闪存的较量,希捷推出的新型硬盘更轻、更强大,而价格更便宜。”沃特金斯指出,虽然三星每年的闪存产量都在翻倍增长,但是价格比起硬盘来依旧不菲,“三星向苹果提供的2G闪存芯片价格约为54美元,比市场现价优惠了40%。苹果之所以能用闪存型的nano全面取代mini,三星为其提供大量优惠订单起了关键作用。
      ”   沃特金斯表示,三星在此单生意中肯定无利可图,而且这样的供货合同显然有违反公平贸易、排挤竞争对手之嫌。据悉,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目前已经宣布将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消费电子成争夺重点   沃特金斯告诉记者,在9月结束的2006财年第一季度,尽管某些手持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游戏产品在向闪存转移,但希捷仍然销售了390万块消费电子硬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
      其中DVR(数码摄像机)硬盘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一倍,是成长最迅速的部分。   尽管闪存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势,但沃特金斯依旧认为,数据传输率有限、存在擦写寿命这两个技术缺陷,仍然会阻碍闪存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全面应用。另外,在容量扩充上,硬盘由80G增加到160G增加的成本并不十分明显,但是8G闪存要增加到16G,其成本递增几乎翻倍。
         “在五六年以后,我认为所有的汽车和电视都会使用到硬盘。”沃特金斯对未来非常看好,他认为未来汽车和电视领域会出现上百G的应用,对容量和传输要求都非常高,硬盘相对闪存就会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手机正在不断增添听音乐、看电视等功能,但由于其本身处理能力的限制,对于存储容量的需求大多还会集中在1-4G,这样的应用无疑采用闪存更合适。
      ”沃特金斯表示,这将是硬盘的薄弱地带。   但他指出,在硬盘业发展的前25年中,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以及外置存储设备等固定设备是主要需求,而接下来交互游戏、数字音乐、汽车、电话等多种多样且不断增长的移动应用将成为主流。他预测,硬盘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8-12%,消费电子硬盘的增长率有望达到30%-60%,未来5年硬盘的销售量将超过过去25年的总和。
         希捷中国区总经理杨建初说,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he Information Network的数据,目前仅1英寸硬盘的年出货量就从2004年的870万块增加到2005年的2320万块,预计2008年将持续增长到1.4亿块,年复合增长率大约75%。
      “增长的动力同样来自于MP3、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未来这些领域将大量使用微型硬盘。”他说。   “借助iPod这样的便携音乐播放机,硬盘实现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战略转移。”赛迪顾问半导体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珂认为,近几年硬盘厂商在一味追求小型化高附加值的同时,也正在进入一个靠容量与闪存竞争的领域。
         “微型硬盘最终被闪存取代,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李珂认为,如今上网成本越来越便宜,所有电子产品都开始联网,大量的声音和影像等数据将通过网络传播。在这种海量数据移动大潮中,作为长期保存数据的记录介质,大容量硬盘将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说,硬盘的发展将重新回到大容量、高附加值这个原点。
      ”   但杨建初强调,虽然三星通过与苹果的合作启动了巨大的闪存市场,仅iPod nano一个产品还不足以证明闪存时代的真正到来。

    南***

    2007-03-25 16:34:53

  • 2007-03-24 16:57:24
  •   闪存会不会终结硬盘时代
    “将硬盘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并不是什么新构思,但iPod的成功让这一憧憬成为了现实。”10月中旬,希捷CEO比尔·沃特金斯(Bill Watkin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正是iPod的热销令希捷这家陷入PC价格苦战的全球最大硬盘商得以走出泥潭。
         2004年6月,希捷宣布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并发布了1英寸规格、主要用于苹果iPod mini的微硬盘产品。IDC数据显示,仅用半年时间,希捷在1英寸硬盘市场的占有率就上升到23%,略低于老牌巨头日立环球存储公司居全球第二。IDC同时预计,2005年全球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硬盘销量将超过5000万片, 2008年有望增长到1.65亿片。
      小小的iPod不但成为“苹果之花”,也使得整个硬盘产业再次焕发出无穷活力。   然而,今年9月8日,闪存式iPod nano上市并全面替代了iPod mini,在苹果拥趸们疯狂的欢呼声中,希捷、日立等iPod硬盘供应商也被集体送上了“过山车”。
      当天,希捷股价狂泻4.85%,此后的成交量也比几个月来的平均值陡增两倍,形成最糟糕的“放量下泄”,其股票评级也很快被摩根士丹利从“增持”转为“中性”。   闪存终结硬盘?   日前,说服苹果移师闪存,并使其订下今年三星四成产能的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部总裁兼CEO黄昌圭对外宣称,“不久的将来,闪存将会取代所有的移动存储产品,诸如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而iPod nano的推出正在将这一切变成现实,闪存时代到来了!”   “iPod nano的确削减了我们一些收益,也给希捷带来了新的问题,但我并不认为闪存会取代硬盘。”比尔·沃特金斯说,“恰恰相反,闪存应用蓬勃兴起的背后,肯定会需要更多大容量的硬盘存储作为备份,这是希捷的新机会。
      ”   沃特金斯分析,过去几乎所有的手持设备,包括MP3、手机,100%都是使用闪存的,直到最近两年,像苹果的播放器、三星的手机,一些需要大容量多媒体应用的设备才开始采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尽管在这些手持设备中,目前使用硬盘的还不超过10%,但将来手持设备市场的产值是数以十亿计的,即便只有10%用硬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
      ”沃特金斯说。   “我们非常欢迎闪存的存在,它和硬盘绝不是对立的。”沃特金斯认为, “闪存和硬盘将在移动消费电子市场中长期共存,低容量、小体积的设备中闪存将是主力,而硬盘则更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汽车、手持等各种数字设备。”他说,实际上闪存和硬盘可以形成一个有益的链条,前端设备闪存使用越多,后端需要备份的容量也就越大。
         “当然,我们从未放弃与闪存的较量,希捷推出的新型硬盘更轻、更强大,而价格更便宜。”沃特金斯指出,虽然三星每年的闪存产量都在翻倍增长,但是价格比起硬盘来依旧不菲,“三星向苹果提供的2G闪存芯片价格约为54美元,比市场现价优惠了40%。苹果之所以能用闪存型的nano全面取代mini,三星为其提供大量优惠订单起了关键作用。
      ”   沃特金斯表示,三星在此单生意中肯定无利可图,而且这样的供货合同显然有违反公平贸易、排挤竞争对手之嫌。据悉,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目前已经宣布将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消费电子成争夺重点   沃特金斯告诉记者,在9月结束的2006财年第一季度,尽管某些手持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游戏产品在向闪存转移,但希捷仍然销售了390万块消费电子硬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
      其中DVR(数码摄像机)硬盘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一倍,是成长最迅速的部分。   尽管闪存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势,但沃特金斯依旧认为,数据传输率有限、存在擦写寿命这两个技术缺陷,仍然会阻碍闪存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全面应用。另外,在容量扩充上,硬盘由80G增加到160G增加的成本并不十分明显,但是8G闪存要增加到16G,其成本递增几乎翻倍。
         “在五六年以后,我认为所有的汽车和电视都会使用到硬盘。”沃特金斯对未来非常看好,他认为未来汽车和电视领域会出现上百G的应用,对容量和传输要求都非常高,硬盘相对闪存就会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手机正在不断增添听音乐、看电视等功能,但由于其本身处理能力的限制,对于存储容量的需求大多还会集中在1-4G,这样的应用无疑采用闪存更合适。
      ”沃特金斯表示,这将是硬盘的薄弱地带。   但他指出,在硬盘业发展的前25年中,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以及外置存储设备等固定设备是主要需求,而接下来交互游戏、数字音乐、汽车、电话等多种多样且不断增长的移动应用将成为主流。他预测,硬盘行业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8-12%,消费电子硬盘的增长率有望达到30%-60%,未来5年硬盘的销售量将超过过去25年的总和。
         希捷中国区总经理杨建初说,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he Information Network的数据,目前仅1英寸硬盘的年出货量就从2004年的870万块增加到2005年的2320万块,预计2008年将持续增长到1.4亿块,年复合增长率大约75%。
      “增长的动力同样来自于MP3、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未来这些领域将大量使用微型硬盘。”他说。   “借助iPod这样的便携音乐播放机,硬盘实现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战略转移。”赛迪顾问半导体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珂认为,近几年硬盘厂商在一味追求小型化高附加值的同时,也正在进入一个靠容量与闪存竞争的领域。
         “微型硬盘最终被闪存取代,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李珂认为,如今上网成本越来越便宜,所有电子产品都开始联网,大量的声音和影像等数据将通过网络传播。在这种海量数据移动大潮中,作为长期保存数据的记录介质,大容量硬盘将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说,硬盘的发展将重新回到大容量、高附加值这个原点。
      ”   但杨建初强调,虽然三星通过与苹果的合作启动了巨大的闪存市场,仅iPod nano一个产品还不足以证明闪存时代的真正到来。 。

    1***

    2007-03-24 16:57:24

  • 2007-03-24 12:35:04
  • 去年初,很多人为将来大容量MP3究竟采用闪存还是硬盘激烈辩论过,虽然没有定论,但认为大容量将是硬盘占优势的人还是略占上风,如果现在再进行这样的讨论,估计没有人再认为大容量一定是硬盘的天下了。随着市场闪存芯片的价格一路低开,2GB、4GB甚至更大容量闪存相继量产,闪存与硬盘争斗的天平已经向闪存一方倾斜。闪存式的抗震性和播放时间方面的先天优势,随着容量瓶颈的克服,大有取代小容量微硬盘的趋势,

    撕***

    2007-03-24 12:35:04

  • 2007-03-24 09:50:57
  • 不会~~~~即使再大的闪存卡以现在的技术传输速率仅能以MB计算,而SATA硬盘可以达到GB

    c***

    2007-03-24 09:50:57

  • 2007-03-24 09:50:45
  • 你的这种假设我以前也是想过的。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目前的技术应该也可以实现。 
    但是任何一个厂商在出产品的时候都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如果把内存做到60G,我不敢想那是一笔什么样的费用。 
    试想,一台PC让你花十万,你原意买吗?
    

    b***

    2007-03-24 09:50: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