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解释

首页

解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蘑也。
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29 10:51:2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意思是: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一样,须经反复磨练、研讨才能形成。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好的马一下也不能跳出十步远,差的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放弃。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
    

    s***

    2007-06-29 10:51:24

其他答案

    2007-06-28 12:52:42
  •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现代的解释 急事, 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 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切磋琢磨也。 选自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意思是:骨头要经过切,象牙要经过磋,宝玉要经过雕琢,石头要经过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宝器。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一样,须经反复磨练、研讨才能形成。
       本文分两层,先说骨(角)、象牙、玉、石这些材料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加工成宝器,再说人的知识、才能也跟“骨象玉石”一样,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 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马一次跳跃,不能迈出十步的距离;步伐慢的马连续跑达到目的地,成功的原因是不懈的努力。
      ) 用在今天,就有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不要好高骛远的意思了。 。

    2007-06-28 12:52:42

  • 2007-06-28 12:49:24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
      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人知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语出《诗.衞风.淇奥》。 切、磋、琢、磨分别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
       骨质的东西加工方法用切,象牙类的东西加工方法用磋,玉质的东西加工方法用琢,石质的东西加工方法用磨。只有经过了切磋琢磨这些加工方法,才能成为好的器物。人的学问知识能力成就,就象骨象玉石这些材质的加工方法一样,需要精心的切磋琢磨哦~ 骐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马一次跳跃,不能迈出十步的距离;步伐慢的马连续跑达到目的地,成功的原因是不懈的努力。) 用在今天,就有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不要好高骛远的意思了。 。

    1***

    2007-06-28 12:49: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