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朝鲜战争中 我志愿军哪个师被拔了军旗?能简单介绍下它的历史吗?

首页

朝鲜战争中 我志愿军哪个师被拔了军旗?能简单介绍下它的历史吗?

朝鲜战争中 我志愿军哪个师被拔了军旗?能简单介绍下它的历史吗?谢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3-22 19:47:07
  • 看来我是了解历史太少了

    亦***

    2005-03-22 19:47:07

  • 2005-03-20 13:53:26
  • 根据韦杰将军(六十军军长)遗著——回忆录中的记载,所谓180师被拔了军旗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完全的别有用心的捏造!180师虽然损失惨重,但电台密码和文件都未失敌手,师部机关也基本完整地收拢回来,几千名指战员也陆续回到我方一则,经休整后180师恢复战斗力。至1985年180师随六十军一直在南京军区建制内,1985年在江苏镇江被裁军裁掉,保留了“临汾旅”。

    夏***

    2005-03-20 13:53:26

  • 2005-03-20 10:47:53
  • 第一、我军除了有统一的八一军旗外,各军、师、团从未有固定的,代表部队象征的军旗。打仗时也从未有因为象征意义的一个旗帜而抢夺和拼杀,同样也不会因为丢了一面旗而取消一个部队。所以从来就不存在那个师被拔军旗的说法。
    第二,在朝鲜战争五次战役时,我60军180师因为种种原因撤退不及被围,造成军史上唯一的一次成师建制被敌歼灭的挫折。该部队在五次战役后进行了整训,又重新恢复了180师的建制,一直保留到1985年。
    第三、该部队是由太行和太岳军分区发展的华北军区第八纵队,后改编为60军,打过许多大仗恶仗,出现过临汾旅等英雄单位,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出过大力,回国后一直在南京军区驻防,85年裁军被裁掉。

    老***

    2005-03-20 10:47:53

  • 2005-03-20 10:45:00
  •   60军180师
      该师在第五次战役后期没有及时撤回,被霉菌包了饺子。
      我军史上称此役失利的主要责任在该师放弃了指挥。
    事实上情况没有这么简单,当时的情况是我军已经连续打了4次大规模战役,李奇微已经摸清志愿军一次进攻时间最长超不过7天。他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我军进攻时主动后撤,后撤距离为志愿军一夜能前进的最大距离——30公里左右,然后坚守,这时已经天亮,霉菌有空中支援后,志愿军基本无法进攻,美军甚至在局部还进行反攻。如此打7天,志愿军基本上是一线平推,歼灭美军不多。
      7天后,我军粮弹将尽,这时美军立即转入全面反攻,不给我军喘息机会。我军进攻部队深入敌纵深过远,后撤时又相互间缺少联系,180师接到的命令是“掩护伤员撤退后,全师退至38线。”于是原地守了两天,两天之后发现左右翼我军部队已经无影踪,才发觉情况不对。但是为时已完。

    s***

    2005-03-20 10:45:00

  • 2005-03-20 10:43:20
  •   朝鲜战争惨痛记忆:第五次战役中我180师损失惨重
      2005-03-10 13:57:25 来源: 新华网   网友评论 308 条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举行了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五次战役。
         1951年3月下旬,联合国军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地区。为扭转被动局面。3月1日毛泽东主席就提出设想:我们计划在我第二番部队到达后,在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底两个半月内,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消灭美军及李承晚军建制部队数万人,然后向南汉江以南推进,最为有利。
         4月6日,志愿军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和决定举行第五次战役问题。彭德怀司令员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战争指导方针,总结了前四次战役的经验,提出了实施第五次战役的方针和部署。通过研究各种情报和迹象,志愿军总部认为敌军从我侧后登陆的可能性很大。
      为粉碎敌人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作战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会议决定在敌人登陆前,我军实施反击。   2月中旬至4月初,第3、第19兵团和第47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相继入朝,国内部队抽调的12万补充兵(其中4万老兵)也已经全部到达,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整编。
      4月间,中朝两军兵力已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95万,包括77万作战部队)。其中志愿军第一线作战兵力,已有三个兵团十一个军三十三个师和三个地面炮兵师、一个高炮师,共54万8千余人,连同人民军第一线三个军团,前线作战兵力已近70万。当时,敌军在朝地面作战兵力总数为34万人。
         虽然我军在数量上对敌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我空军和坦克兵还无法参战,同时火力上仍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我军后勤供应状况仍未好转,只能保障最低限度的供应,不能满足作战的需求。同时,新入朝的部队尚无同美军作战的经验,敌情地形不熟,而且准备不足,这都使作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有分歧而被撤销一切职务,由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4月19日,美第25、第24师先头团进至铁原附近。鉴于铁原正面之敌态势已经突出,中朝两军决定于4月22日黄昏向敌发起反击。
         4月21日,进攻之敌被我军遏制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三串里、芝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   4月22日昼间,西线敌人继续向铁原、金化方向进攻,其它方向之敌仍处于守势。   4月22日晚,中朝军队14个军(含人民军3个军团)按照预定计划向敌发起全面反击。
      西线以1个兵团从正面突击、2个兵团从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   左翼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5个军,迅速突破联合国军防御,进展顺利。第20、第27、第26军进占华龙洞、外药寺洞、白云山地区,歼灭美第24师、南第6师各一部。
      第40军打退敌人进攻后,乘胜插向敌人纵深,沿途打垮敌人五次阻拦,歼灭美24师、南6师各一部,于23日24时插入敌纵深30余公里,前出至三八线以南沐洞里地区,胜利完成战役割裂任务。第39军前出到华川以南原川里地区,将美军陆战1师隔于北汉江以东不得西援。
         担任中央突击的第3兵团第12、第15、第60军在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指挥下,突破后在涟川以北遭到美军第3师、土耳其旅抵抗,进展较慢,24日晨3兵团进至花锋村、炭洞、板巨里一线,并包围了美3师35团,该敌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坦克掩护下突围南逃;之后3兵团在哨城里、宝藏山、永平地区于地形成对峙。
         右翼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指挥第63、第64、第65军以及人民军第1军团,于23日凌晨突破临津江。第63军攻占江南要点绀岳山和瓮店洞以南398。1高地,并向磨叉山、神岩里英29旅阵地进攻。24日,攻占磨叉山、雪马里,歼英军第29旅一部。
      担任战役迂回的第64军受阻于临津江南岸弥陀寺以北地区,未能迅速突破南朝鲜第1师主阵地。而此时兵团第2梯队第65军2个师也已渡过临津江,致使5个师的兵力大部拥挤在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内,遭敌炮兵、航空兵火力突击,伤亡较大,影响了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和歼灭英军第29旅任务的按时完成。
      人民军第1军团22日晚占领开城,23日占领长湍,各歼敌一部,24日主力渡过临津江,逼近汶山。   西线我军发起进攻后,东线人民军第3、第5军团也向敌人发起进攻。第5军团分别在23日和24日歼灭南朝鲜第5师第36团大部和第7师第5团大部。   为了发展胜利,经过调整部署,第19兵团于25日18时继续向当面之南1师、英29旅进攻,并突破了敌人主阵地。
      24时前占领了汶山里、法院里、七峰山一线,歼南朝鲜军第1师一部和英军第29旅格劳斯特郡团第1营及坦克团大部,共4000余人。第64军先遣队突入敌纵深达25公里,严重威胁联合国军侧后。   第3兵团攻占哨城里、钟悬山地区,歼敌一部;第9兵团向当面之美24师发起突击,至25日晚占领清溪山、云岳山和中板里、永阳里地区。
         中朝人民军队连续作战三昼夜,虽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对西线联合国军翼侧造成严重威胁,但战役发展形成平推,歼敌不多。敌人于25日逐步撤退至锦屏山、竹叶山、县里、加平、春川第二线阵地继续抵抗。   4月26日我军继续向敌发展进攻,并于当日占领联合国军锦屏山、县里、加平的第二线阵地。
      至28日,右翼第19兵团攻占国祀峰、白云台地区;人民军第1军团在梧琴里歼南朝鲜军第1师一个营大部。第3兵团进占自逸里、富坪里地区。第9兵团攻占榛伐里、祝灵山、清平川、加平、春川地区。   28日,联合国军主力撤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重新组织防御。
      美军骑兵第1师西调汉城,并于汉城东北西三面组成绵密的火制地带,妄图诱我攻城,给我以大量杀伤。中朝人民军队鉴于在汉城以北歼敌机会已失,同时战士自身携带粮食弹药基本用光,主力遂于29日停止进攻,结束第一阶段作战。此阶段作战,共歼敌2。3万人。     经过我军第一阶段进攻作战,迫使敌退守汉城及汉江、昭阳江南岸,整个战线呈西南向东北斜线态势。
      美军大都集中到西线,东线由南朝鲜军的6个师放手。中朝人民军队为继续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决定第3、第9兵团隐蔽东移,实施第二阶段作战。计划首先集中兵力歼灭县里地区南朝鲜军第3、第5、第7、第9师,尔后视情况再歼南朝鲜军首都师和第11师。以第19兵团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城东西地区渡江佯动,掩护第3、第9兵团东移。
         5月16日18时,中朝军队共13个军(其中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4个军团)发起第二阶段进攻。第9兵团(欠第26军)附第12军配属四个炮兵团,和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担任主攻任务。   主攻部队采用傍晚突破、夜间穿插并在天明前实现合围的方式,迅速击溃当面的南朝鲜军。
      第20军第60师勇猛穿插,17日3时突入纵深25公里,切断第3、第9师南逃退路。第27军担任迂回任务的第81师,不惜伤亡,不为小敌所诱,不停息交互攻击,经大小战斗28次,于17日突入敌纵深28公里,切断了县里之南朝鲜军西南退路,并会同60师全歼南朝鲜五个营3000余人,将南第5、第7师击溃。
         18日,第20军和人民军第5军团东西两面出击,向被围于县里地区的第3、第9师展开猛烈突击,至19日将其大部歼灭,缴获全部重装备。敌一部溃散入山林之中,我军当即展开搜剿作战。   第12军突破后,在三巨里、自隐里地区先后歼南朝鲜军第5师第35团一部、美军第2师2个营以及法国营大部。
      人民军第5军团于20日进至束沙里、皮木亭一线,歼灭南第3师残部700余人。   第3兵团(第15、第60军,附第39军主力)向九城浦里突击,负责割裂美军与南朝鲜军的联系和阻击美军第10军,使其不得东援。第15军于17日晨攻占沙五郎峙等地,18日在大水洞地区歼美军第2师第38团团部及第1、第2营大部。
      但因美2师、陆战1师继续顽抗,我前进受阻,未能完成战役割裂任务。第60军180师19日攻占洪川江以北法所里地区,牵制美军第7师不得东援。   第19兵团及人民军第1军团在高阳至加平宽大正面上向议政府以南水落山及汉江以北磨石隅里、清平川地区进攻,并于17日攻占上述各地,在抗击敌人的反击中歼灭美军1个营与南军三个连大部。
         东线作战使南朝鲜4个师全部被击溃,20日东线南朝鲜军撤至九城浦里、丰岩里、下珍富里地区。美军第10军主力逐次东移。美3师和南朝鲜军第8师以摩托化行军,仅十几个小时就行进100多公里,迅速堵塞了缺口,建立了纵深防御。至此,联合国军又形成东西相联的完整防线。
         中朝人民军队经过连续作战部队相当疲劳,前线各军大部已断粮,继续进攻已有困难。加之战役未消灭美军师、团建制部队,为保持主动,使主力休整,遂于21日停止进攻。第二阶段作战共歼敌2。3万余人。   中朝人民军队为争取主力集结休整,总结作战经验,造成尔后有利态势,决定主力北移三八线南北地区。
      为掩护主力转移和休整,各兵团留1个师至1个军的兵力,进行机动防御,迟滞敌人前进。   5月22日,39军、15军首先开始北撤。23日晨,联合国军集中4个军13个师的兵力,在我主力尚未转移之时,实施全线反扑。敌军以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组成的特遣队为先导,在航空兵掩护下,主要沿汉城至涟川、春川至华川、洪川至麟蹄公路两侧地区,多路向我实施反扑。
         我军向后转移,本是胜利后的回师,部队思想出现麻痹。由于对敌人迅速实施全线反扑估计不足,以致转移的组织计划不够周密。担任运动防御的部队,有的尚未进入防御地区,有的虽已进入但未很好控制要点与公路,未能组织有效的交替掩护。因此,全线出现多处空隙,使敌特遣队得以乘隙而入,造成了我军在转移初期十分被动的局面,中部战线出现了一时的混乱。
      其中第60军由于有大批伤员等待后运,奉命仍在原地阻击敌人,而未能进入预定地区布防。   敌军一旦突破前沿后,利用机械化行军,三天内就可向我纵深推进了50~80公里。至24日,我军最确定的机动防御开始线未及形成,即被敌突入。志愿军一些部队被阻隔在敌人后方,包括志愿军第12军军部和下属两个师、第27军和第60军180师,其中穿插最远的12军91团被远隔敌纵深90公里处的下珍富里以北三巨里地区。
         在危机情况下,被截断的志愿军部队大都表现出顽强勇敢的作风,利用夜暗向敌人冲击,成功突出包围。其中第27军主力在极其困难下,在麟蹄、县里地区英勇抗击美军第2师、空降第187团、南朝鲜军第5师的进攻,将其阻于昭阳江南北地区,有力地掩护伤员后送和主力转移。
      中线之第12军于24日晚乘敌军先头部队向前推进的空隙,越过杨口成功向金化转移。该军第91团在被隔绝在深远敌后的困难情况下,一路寻食野菜,夺取敌人武器,全团绕道翻越雪岳山突围而出,于5天后与主力成功回合。   第60军第179、第180师在春川方向北汉江两岸地区顽强抗击美军第7师、陆战第1师、南朝鲜军第6师的进攻。
      战至25日黄昏,因敌乘隙突入,第180师被隔断在北培山、驾德山、梧月里地区。突围时由于指挥失误和组织接援不力,同时未能很好查明情况,集中全力从敌间隙中坚决突围,而采取了分散突围的办法,以致造成了重大损失。   27日,中朝人民军队迅速将志愿军第63、第64、第15、第26、第20军及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主力,展开于临津江、汉滩川以北、芝浦里、华川、杨口、杆城地区进行防御。
      防守部队有重点地配备兵力,以火力封锁敌主要进攻方向的公路、铁路,并机动灵活地出击,积极打击敌人。28~30日,第65军对进攻涟川之美军第1军实施反击,第20军对进占华川地区之美军第9军实施反击,各歼其一部,并收复华川。   6月1日,志愿军第47、第42、第20、第27军于新幕、伊川、鸡雄山、黑云吐岭一线构成纵深防线。
      6月10日,我军主动撤出铁原、金化,将敌军阻于三八线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敌我双方均转入防御,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   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共投入了十五个军的兵力,连续奋战50天,毙伤俘敌人8。2万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
      经过这次较量,联合国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被迫接受停战谈判。   此役,我军亦付出相当代价,战斗减员达8。5万人(伤、亡、失踪)。敌我伤亡对比1:1。038。 。

    1***

    2005-03-20 10:43: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