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会计工作这么难?

首页

为什么会计工作这么难?

为什么会计工作这么难找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0-11 00:09:44
  •   本人北京工作4年,地产开发公司总裁秘书,月薪税后7K+,各种软福利(补充商业保险、过节费、生日红包、饭补、交通补助),出差报销机票和五星酒店,办公环境5A级写字楼,隔壁有三家世界500强外企(譬如微软的中国总部)。回到西安找工作半年了,未果…同岗位只给到2000+,且无任何福利。
      西安工商注册公司6万多家,小微企业(稳定员工人数少于20人)占95%以上。说多了都是眼泪…###没说工作种类、工作经验、薪资要求的都是无节操耍流氓。
    你要抡大锤,还是能在文艺路附近试试运气的。你要端盘子,还是能在海底捞感受到‘家庭’温暖的。
      你要钱多活少又体面。。。。。。。。。。。。。。。。。。。。
    ###1、高校数量巨多,比北上广差不了多少;但是西安公司少,就业机会远远少于北上广深;
    2、天府的环境造就了寻求安逸的传统观念,去外面闯的人不多,更多愿意留在西安;
    3、西安作为门户算西北最发达城市,西北五省不愿离家远的人都来西安找工作,竞争更激烈。
      ###你确定只是西安!!??###1。学校多求职的人多,供小于求
    2。西北经济结构基本都以实业为主,文化类属于边缘产业了
    3。都是个人回西安后的感受,制度僵化,没几家合适的
    4。个人一直感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谁曾想运营设计产品一人担,偶尔还客串编剧文案什么的,对个人发展有害无益
    5。
      上班做个不对口的工作钱又少又没什么发展,不如自己开店或者做点实业,上班没有前(钱)途
    本人坚持了几个月,已经在逃离的路上了,保重###西安高校数量直逼北京,比上海广州可能要多,所以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大。但是用人单位方面,研究所(非应届太难进),中小企业居多(待遇较低),知名外企有部分把研发中心挪到西安的,但主要目的还是降低成本,待遇方面和北上广根本没法比,所以从北上广回来的好多人,工资都得腰斩。
      
    另外一方面,创业环境和一线城市比起来差太多,这样能比肩北上广的岗位就更少了。###不没有不好找的城市,只有找不下的人###嗯~工作是不少,称心如意专业对口的不多~###在哪找工作都不容易。###大学狗,大四准备毕业
    已经有至少两份坐办公室的轻松工作(在编正式工)等着了
    一个月5、6千,每周双休
    刚毕业大学狗算能维持生计买点儿喜欢的东西了
    说到底,要看你有没有价值,被一个单位一个公司珍惜###因为学校暴多大企业很少###发现的好……还排外……不开化……还倔强……作为非典型陕西人我再爱陕西都坚决不回去……北京再挤压力再大我也乐意多在北京挣几年钱……真心觉得……西安棒棒哒~北上广比不了那种全方位无死觉的棒###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低的工作,伙伴们,走吧,西安成长还需要很多年。
      我怕是等不到了。

    赵***

    2017-10-11 00:09:44

  • 2017-10-11 00:09:44
  •   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相反欠缺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良好的求职动机、成熟的求职技巧,可能到哪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所以给你一些求职过程中的共性建议:
    先谈谈找工作,我个人强调不管是学习专业还是寻找工作,都有一个原则,就是热门的东西未必是适合你的东西,待遇好、工作轻松、环境好的岗位未必就是最有利于你发展的岗位,大可不必人家说什么好、拿钱多就往哪里钻,适合自己的发展,能学到东西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等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待遇自然会好起来的。
      没学历可能只是暂时没有了做白领的敲门砖,并不代表就没有前途,学好一门技术,凭本事吃饭,日子过得并不比白领差啊! 以于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的,难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当今的年轻人,往往大多喜欢“钱多、活少、离家近、坐坐办公室”的工作,但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先找一份更适合自己发展,能累积到很多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再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或是在原有岗位往更高的岗位发展就不难了,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首先是要了解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再次就要密切留意下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总结起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 1、我想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职业中,哪些是自己非常乐意去从事的。
       2、我能做什么?----这个和前一个问题不同了,喜欢的未必是自己有能力去胜任的,尤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必须客观判断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胜任社会上的具体岗位(比如打字快,一般写作都比较拿手的的女孩子可以先从文秘类、客户服务类的岗位开始一点点发展自己……) 3、市场要什么?----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是大不一样的,了解社会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经常翻阅当地主流权威的招聘报纸或是浏览当地比较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另外千万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现场交流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除了能了解岗位需求之外,还有在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对于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试、沟通等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只要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找出三个答案中的“交集”,前途在何方就马上心知肚明了!当然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竞争中,我个人建议大家还是重点把握好“我能做什么?”和“市场要什么?”这两个问题即可,毕竟,想要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目前就可以胜任的,还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对于应届生或是职场经验不多的年轻人而言真的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基层岗位上的积累和锻炼,分步分阶段的给自己做个规划,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关于简历和面试相关问题,我建议你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面试前有没有仔细了解过对应企业的情况,对方的企业文化、主营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跑过去面试,其实对该企业一点也不了解的,就仅仅知道来面试XX岗位,那对方单位肯定不想要这样的人。
      一点诚意也没有。 2、岗位要求你真正符合的有多少?不少求职者应聘,简历都是“仙女散花”式的乱投一气,很有有人真正去冷静地逐条去分析对方单位的任职要求,打个比方,对方单位写了五条要求,你是不是真的每一条都是符合的呢?如果五条中有四条是绝对胜任的,那还有一条是不是硬条件呢?(比如很多岗位必备持有上岗证才能上岗,那如果没有的话,哪怕就只有一条不符合,也是浪费时间不会录取的)如果低于四条,那用人单位在有充分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是不会考虑你的。
       3、你的简历是不是千篇一律的呢?绝大多数的求职者的简历根本就是一个版本走天下,应聘A岗位是这个简历,应聘另外的B岗位也是这个简历,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根据对方单位的的具体情况以及应聘岗位的具体要求,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只有简历中有针对性地根据每条招聘要求突出自身的优势或是胜任的具体条件,才有可能在面试中让考官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用心。
       4、其实就是面试时与考官交流的技巧问题了,包括了基本的职场礼仪、个人的言行举止等,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但最重要的要提醒大家,回答问题(包括自我介绍)一定要围绕着对方单位的情况(你对招聘企业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凭什么可以胜任你这个岗位,我的胜任条件有哪些?……”、自己对招聘单位企业文化和发展方向的认同、自己如果能够从事该工作,有哪些想法和打算等等,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对方一种很计较工资待遇的感觉,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有一种“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意识,把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同坐一条船,有着一颗心。
       ###金融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呵呵再说了本来国内的失业人口就很多呵呵。有时间去人才市场或是网上看看工作会有的呵呵###现在金融危机来了,很多企业倒闭或裁员,找工作难啊###其实,只要你有实力,有机遇,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要对自己有信心###也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最冷的专业也有能找着工作的,最热的专业也有找不着的,是金子总会发光,这话还是对的,要是自身的能力足够强,就不会没有市场,要是自己没利用好学习的机会,那也不要怨天尤人的抱怨社会抱怨制度,现在的社会还是看重能力的,毕竟任何做领导的虽然都有不得不安排的关系,但是他也需要同时有真有能力的人为他做事。
      所以,把抱怨的时间用来给自己充电吧,分析自己,查找不足,摆正位置,放低姿态,该学就学,该做就做,真正有资本了,自然就是你选择工作而不是工作选择你了。 ###我的个人分析如下: (1) 持续的扩招致使大学生早就供过于求,加大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前5个人争一个职位变成100个人争,而且很多好点的职位激烈程度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2)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相比以前有所下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对自己没与任何的刚性要求,成天泡网游和肥皂剧的大学生数量绝对不少。这部分人毕业了什么过硬的本领都没有,找不到好工作太平常不过。还有很多虽然没有这样荒废时间,但是学的东西很多根本就没有社会需求,有需求的也很可能学得不够精,因为老师上课形式主义很严重的。
      毕业了必备的技能不会,比如很多应届生连做几个像样的ppt都不会,一个excel搞半天还不敢拿给别人看。 (3)高等教育自扩招号角吹响就变成了大众教育。课程设置完全不顾及社会需求,很多早就被淘汰的行业或是没有社会需求的专业还在不断扩招,这些人不好找工作从进大学那天起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高等教育强调基础课程,传授的很多知识早就过时了,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教材还是多年前的,毕业即使学得很好也没有用处。再者大学教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他们根本就没有传授什么过硬的本领和技能,学生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毕业后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屑于做。
       (4)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圩在职业生涯策划方面根本就是个空白,对学生没有很好的引导。如此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了连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都不清楚,就像一只无头苍蝇。 (5)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历练平台。有些年年拿奖学金的大学生根本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那种书呆子,对社会没有必备的认知,对行业内的企业及其用人需求也是知之甚少。
      看看应届生的简历就知道,有些学生会工作经验、拿过奖学金的就算很不错了,有过想过社会实践经验、参与过一些项目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真正有过像样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很少很少,因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几乎是走走形式而已,到了实习基地机器你碰都不能碰,那能学到什么实践技能呢? (6)应届生的职业成熟度几乎为零,必备的社交礼仪、待人接物技巧实在不敢恭维,到了企业也不知道干什么,短期内不能为企业作出积极贡献。
      所以很多企业宁可花大价钱雇佣一个有工作经验的老手,因为应届生刚入职的那一年企业几乎是没有任何回报的,相反还要花大力气培训、请老手带,还整天担心出事。 (7)经济寒冬导致诸多产业链的不平衡,用人需求也随之大打折扣,但是用人标准却在稳步上升。很多现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几年前还是很容易找的。
      我都见过一些基本贸易术语都不熟、基本英文邮件都要用金山词霸来搞的人早期都进了外贸公司。原因是运气好啊,那时有需求,牛人也不多,所以菜鸟都有饭吃。现在你拿着一堆含金量高的证书人家都不一定考虑,你让那些人现在来应聘绝对死得更惨。 (8)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导致了用人需求的下降,以前一个部门需要20人的现在可能10个人就搞定了。
      老板给少雇佣几个人,每个人加点工资他们感激不尽,老板也应对了不断上涨的工资的压力。一举两得啊 更多原因楼主可自己慢慢思索,动动脑子随便都能找出一堆实实在在的原因来的。不要老是依赖别人,别人帮你解决了以后你还得靠自己 ###金融危机造成的!###现在找工作有有水平和技术。
      

    林***

    2017-10-11 00:09: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