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哪些导演是承前启后的“第四代导演”?

首页

哪些导演是承前启后的“第四代导演”?

哪些导演是承前启后的“第四代导演”?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07 12:57:04
  •   
    新时期是我国电影最为活跃、兴盛的时期,这是由一批老一辈导演(第三代 导演)的壮志不已、中年导演(第四代导演)的年富力强和青年导演(第五代 导演)的大胆探索所共同创造的。正是这老、中、青三代导演相互影响,力争超 越,各领风骚,推动着新时期电影佳作叠起、浪潮奔涌。
       第四代导演主体是20世纪60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是滕文骥、吴天 明、杨延晋、张暖忻、吴贻弓、黄健中、黄蜀芹、赵焕章、谢飞等。他们经历了 超长的专业孕育期,不惑之年才有了导演的机会。他们一冲出起跑线,便显示出 稳键的创作实力、坚实的生活功底和持久的艺术后劲。
      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冷静地 吸收新鲜的艺术观念,以宽容的胸怀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实验。他们承上启下, 推动中国电影从复苏到兴盛、繁荣,从“丢掉戏剧拐杖”到走向世界。从黄键 中的《小花》到赵焕章的“农村三部曲”,浓浓的生活气息,喜闻乐见的民族凤 格,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从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到吴天明的《老井》,更显示 出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实力和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发展轨迹。 在第四代导演的作品面前,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他们从传统的戏剧式结构 中跳出来,以多元开放的结构迈向“电影化”。如杨延晋的《苦恼人的笑》的心 理结构和《小街》的套式结构、滕文骥的《生活的颤音》的交响乐式结构,吴 贻弓的《城南旧事》的散文式结构,都曾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在巴赞的长镜头 理论支持下,张暖忻的《沙鸥》、胡炳榴的《乡情》、郑洞天的《邻居》、滕文骥 的《都市里的村庄》、韩小磊的《见习律师》、吴天明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大量采用实景、外景拍摄,运用移动摄影和长镜头,追求“如同生活本身那样真实 可信”的纪实效果,有力地冲击了长期支配我国银幕的早期蒙太奇美学。
       。

    骨***

    2016-09-07 12:57: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