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领土

首页

中国领土

有哪位人兄能详细的介绍一下我国被印度至今还霸占的领土,希望大家都能各抒己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17 09:59:08
      这是一位网友的贴子,强烈推荐你看看!
    自卫反击作战的经过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自卫反击战(10月20日至28日)   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印军部署的兵力有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总计约22000人。
      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与我作战的印度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第一一四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受过山地战训练。这些部队在印度陆军中具有代表性。
      其作战部署是:东段,第七旅4个营部署在克节朗地区;炮兵第四旅两个步兵营配置在棒山口、达旺地区;第四师战术司令部及1个营位于吉米塘、下地地区;第五旅8个营分布在“苏班西里边区”、“西安边区”和“鲁希特”;第四军军部和第四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西段,印军第一一四旅以5个营分散配置在边境全线,其中1300余人分布在入侵战境的43个据点;旅部及1个营位于列城。
      印度的企图是:在东段,依据正侵占所谓“麦线”以南和以北的克节朗地区,继续向西藏内地扩大侵占范围;在西段,依托其入侵的43个据点,继续向我境内蚕食,逐步侵占新疆阿克赛钦地区。   中国边防部队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克节朗地区印军的进攻,然后歼灭克节朗地区和可能由达旺地区来援之敌;以新疆1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印军进攻,然后歼灭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并视情况扩张战果;同时,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向当面之敌反击,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
         克节朗地区反击作战。克节朗,位于中印边界东段西藏以南地区,该地山峰比高1500米以上,海拔4000米左右,森林密布,气候恶劣,人烟稀少。该地区印军第七旅、炮兵第四旅2个步兵营,共6个多营6000余人,部署在克节朗、棒山口、达旺一线,企图巩固已侵占之地,并继续侵占我克节朗河以北地区,实现其“以塔格拉(即拉则山)山脊为界”的梦想。
      中国西藏边防部队集结了10300余人的兵力,对印军第七旅实施反击。根据印军前重后轻、翼侧暴露、正面宽、纵深线的布势特点,贯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以3至4倍于敌的绝对优势的火力,采取从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灭的战法,于20日拂晓开始反击。
      实施主要突击的右翼部队在枪等、卡龙之间强渡冰冷刺骨的克节朗河,向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的入侵印军进行反击。指战员们冒著枪林弹雨,互相掩护,交错前进,与印军展开的激战。负责摧毁塞维拉河岸卡龙据点的我二连六班班长阳廷安一往无前,前仆后继,勇猛反击,共攻克27个印军地堡,收复了卡龙据点,为驱逐入侵卡龙的印军第七旅创造了条件。
      战后,六班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英雄称号。负责清除克节朗河南岸扯冬据点的我三连二排,敢打敢拚,连续摧毁14个地堡,收复了扯冬据点。战后,二排荣立集体一等功。当天即清除了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等据点的入侵印军。   担任左翼助攻部民,向沙则、仲昆枪、克宁乃桥的印军实行反击。
      入侵沙则的印军在这里构筑了堑壕及百余个明暗地堡。攻占沙则可直接威胁克朗地区的印军指挥机关。于是,助改部队穿密林,攀悬崖,涉急流,迅速突入印军前沿,首先割断克节朗地区入侵印军指挥机关1000与沙则据点的联系。在沙则战斗中,九连二班班长张映□率领全班,连续攻克印军4个地堡,在攻击第5个地堡时,他身负重伤,向地堡投入最后1枚手榴弹,并用双腿堵住印军地堡射孔,壮烈牺牲,为后续部队歼灭印军创造了条件。
      战后,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当天,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大部被歼,一部溃逃。22日,中国国防部宣告;我军没有必要受非法的“麦线”约束。23日,我山南地区部队歼灭棒山口之敌一部,占领棒山口。接著我军兵分5路实施追击,直取达旺。印军仑惶向达旺河以南之西山口一线撤逃。
      我边防部队又以一部渡过娘姆江曲,昼夜兼程,沿下地、龙拉、沙泽一线急进。清除棒山口入侵印军的另一支反击部队,于24日占领了东新桥等地。25日,几支反击部队相继进占达旺。尔后,其中一部继续向南推进到达旺河北岸。克节朗——达旺之役遂告结束,首战告捷。
      全歼印军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虏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共歼印军1900余人,收复了克节朗河以南、达旺河以北、不丹以东、达旺以西的全部领土,并在事实上否认了所谓麦克马洪线。   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反击作战。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地区的中国边防部队,也于10月20日分别向当面入侵印军实施反击。
      先后拢除了呷灵公、拉木多、林卡、拉曼、阿夏比拉等印军据点,歼敌一部,进占了易古通、马尼岗、塔克新等地,逼近瓦弄,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战。   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和班公湖地区反击作战。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位于中印边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西部,在喀喇昆仑山和风底斯山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荒无人烟。
      印军第一一四旅5个营约5600人,分散配置在这一地区600公里正面的77个据点内,其中1300余人分布在侵入中国境内的43个据点内。印军第一一四旅旅部及1个营位于列城,查谟——克什米尔国民军第十四营侵占红山头,杰特联队第五营侵占加勒万河谷。印军在侵占的据点内设置障碍,组织较严密的火力,各点均有独立作战的能力。
      他们企图凭借其据点,伺机侵占新疆整个阿克赛钦地区。   我新疆边防部队针对入侵印军正面宽、据点分散、间隙大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采取迂回包围、近战夜战等打了歼战的有效战法,决心首先粉碎入侵印军的进攻,然后采用拔点攻坚的战法,就地围歼,逐次清除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和新疆阿克赛钦地区西大沟以北河尾滩、天文点两防区内的入侵印军。
      为防止印军向我边防部队的薄弱地区进攻,又令空喀山口防区驻守分队在班公湖以南组织积极防御,牵制当面入侵印军。   红山头攻坚战斗及天文点防区作战。红山头是两段第一阶段反击战的主要方向。该寺是斗拉特别奥里基地印军联系天文点地区据点的重要枢纽。印军构筑了16个地堡、5个地下室工事,组成两层火力阵地,火力强,工事坚固。
      20日,新疆边防部队首先实施炮火急袭,尔后从印军侧后西、南两个方向进攻反击。一部由正面佯攻,一部从侧后直插红山头主峰,另一部直捣入侵印军平台阵地,攻击分队以爆破筒、炸药包、喷火器歼灭负隅顽抗之印军。经1个多小时的战斗、驱除了入侵印军,夺回了红山头主峰。
      前来增援的印军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半途撤回。红山战斗后,我们乘胜扩大战果,担任打援、守卡、警戒的分队相继拔除31号、12号、5号、8号、11号、17号等6个印军据点,全歼守军,收复失地。其他各点之入侵印军于当晚仓惶逃窜。至21日晚,天文点防区印军入侵据点全部被肃清,给印军第一一四旅第十四营以沉重打击。
         加勒万河谷拔点及河尾滩防区作战。加勒万河谷地区,谷深沟窄,山高坡陡,悬崖绝壁,交能不便。印军以直升飞机空运补给。印军在此处构筑了工事、地堡,企图长期占领。新疆边防部队对其军情地形了如指掌。20日,我边防部队向该处南、北两侧的入侵印军据点实施反击。
      首先利用夜暗陷蔽接近凶军据点,尔后实施炮火急袭,随即一部从河谷北侧左翼插入印军前沿,向前推进;另一部从河谷南侧左翼发起反击,在工兵、防化兵密切配合下,经近40分钟激战,成功地拔掉了加勒万河谷地区入侵印军的据点。该处战斗结束后,我军乘胜扩大战果,兵分两路,一路顺加勒万河谷南进;一路北上向西大沟发展。
      至23日,拔除“河印27号、28号”据点,其余印军哨卡闻讯而逃。至此,河尾滩防区之印军全部肃清。   班公湖岸四战四捷战斗。印军第一一四旅廓尔喀联队第一营入侵班公湖南北两岸建立了据点。班公湖北岸为空喀山口防区,南岸为阿里防区。21日,担负空喀山口财区反击作战的边防部队,抓住战机,向位于班公湖北岸中国一侧的西里扎普、安拉沟等地的印军进行反击;22日,班公湖南岸新疆守卡分队一部,清除了占据南岸及其以西另一据点的入侵印军。
      在班公湖西岸的西里扎普、4400高地、绝拉沟、野营地拔点攻坚战斗中,我军四战四捷,战至24日,全部拔除了班公湖南北岸及其以北地区的31个入侵印军据点。   转战巴里加斯。巴里加斯位于西藏阿里噶尔县西北,为狮泉河河谷,距传统习惯线18公里,河谷宽200-300米,河谷有公路?1000嵬谐牵讲辔?高山。
      印军查谟——克什米尔国民军第七营入侵该地,建立据点6处,企图长期占领并作继续蚕食其它地区的基地。23日,班公湖地区入侵印军据点全部肃清后,我西线新疆边防部队奉命挥戈南下阿里,歼灭巴里加斯地区人侵印军。受领任务的部队不顾几天几夜连续作战的疲劳,以惊人的意志挥师南下,对阿里之●口、约山口、巴里加斯等地的入侵印军进行反击。
      转移中,我边防部队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连结行军1400里,有的分队两次徒小齐腰深的冰冷剌骨的噶尔河。工兵分队在零下20多度的冰河上架桥,保证部队开进。部队吃不上熟饭,喝不上开水,吃冰雪,啃干粮,忍饥耐寒,于26日赶到甲岗——狮泉河一带集结。
      尔后,分兵两路:右翼由甲岗——且坎——拉干赫尔方向迂回印军侧后,继其退路;左翼沿狮泉河谷实施主攻,围歼印军于卫里加斯——卡日果之间地区。以阿支、且坎、扎西岗守卡分队配合主力作战。27日,反击部队一部抵达●口与印军打响。机枪连班长司马义实实堤在汽车上为掩护战友下车,用冲锋枪向印军猛烈射击,吸引印军火力,他两次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掩护战友,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这次战斗毙、俘印军多人,占领●山口。27日,阿支、且坎分队攻占约山口。同日,攻击部队对巴里加斯之印军形成合围。28日,打退入侵印军的进攻后,收复了拉多和碟木绰克等地。尔后,又收复了卫里加斯、卡日果等地。卫里加斯地区作战遂告结束。
         至此,新疆边防部队在环境、气候异常恶劣的情况下,从喀喇昆仑山到冈底斯山,转战千余里,拔除入侵印军据点37个,收复部分领土,歼敌一部,有力地配合了东段主力部队的反击作战。   二、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中国边防部队第一阶段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军事斗争正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
      但是,中国政府本著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其最主要三点是,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当日,周恩来总理致函尼赫鲁总理,希望印度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三项建议作出积极反应。
      三项建议,使全世界人民更加看清了我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中国边防部队遵照政府声明,东段于24日停止追击,在达旺河以北集结;西段于28日停止了对入侵印军的反击,在甲岗、日土宗地区集结休整。11月4日,周恩来再次致函尼赫鲁,呼吁印度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三项建议,指出,中国的三项建议对双方来说,是对等的而不是片面的,是平等的而不是屈服的,是互让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是相互尊重的而不是欺凌一方的,是友好协商的而不是武断专横的。
      中国政府的三项建议和停止反击的行动,得到世界上受好和平的国家及人民的热烈欢迎和赞扬,动员了国际舆论,支持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敦促印度政府响应中国的建议。三项建议不仅再次表明中国的和平诚意,而且剥下了尼赫鲁自我标榜的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外衣,暴露了印度当局侵略的真面目,进一步揭露了印度和国际上的反动势力对中国的诬蔑。
         印度政府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虽遭惨败,但仍不认输,悍然拒绝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建议公然要求恢复到1962年9月28日以前的即印军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后的边境状态,攻击中国的和平建议是“一种骗局”。印度政府进一步掀起反华浪潮,加紧战争动员和准备。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成立了“应付紧急情况的”内阁,公开向美国等西方国家乞求军事援助,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日夜向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一心与我国再作军事较量,与我军一决雌雄。
      到11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增加了2个师部、9个旅以及炮兵、装甲兵部队各一部,总兵力增至3000人。其布势是:东段、以第四师4个旅部署在西山口——邦迪拉公路沿线;以第二理由之第十一旅部署在瓦弄地区;第五旅分布在“苏班西里”和“西安”两边区,第一九二旅布置于提斯普尔。
      西段,第七十旅部署在东堤及其以西地区;第一一四旅部署在楚郐勒及其以北地区;喜马拉雅第三师师部位于列城。尼赫鲁满以为这样能有把握击败我军。在印度政府大吹大擂之下,瓦弄、西口山等地印军于11月14日和16日又向我军发动猛烈进攻。鉴于此,要缓和边境紧张局势,创造用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条件,还必须再给印军以沉重打击。
      因此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反击入侵印军。   三、第二阶段自卫反击战(11月16日至21日)   面对印军的再次武装入侵,中央军委即令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继续分别在东段、西段反击入侵印军。东段,西藏军区前指指挥8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的兵力,向达旺河以南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反击;为强加东段东部地区作战的指挥,决定组成昌都地区分前指(即丁指),由军长丁盛、副军长韦统泰、军副政委钟池、政治部主任蓝亦农、昌都军分区司令员宏晋武组成,指挥4个团的兵力,向瓦弄地区反击西藏山南、林芝分区部队,在东段中部?1000厍椿鳎耘?合主要方向作战。
      西段,新疆军区前指指挥1个团的主力,在班公洛地区反击。   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反击战。这个地方靠近不丹王国,印军沿公路摆成南北一条“长蛇”,布势特点正如刘伯承元帅所概括的,是“钢头、锡尾、背紧、腹松”。据此,西藏边防部队以2个多团从正面攻击西山口,打敌之“头;以3个多团从敌两翼夹击申隔宗、略马东、击敌之“背”,剖敌之“腹”;以2个团实施迂回,直插德让宗、邦迪拉之间,切敌之“尾”,形成对西山口、德让宗地区之敌多路向正合击,将其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参战各部于11月10日至15日分别向指定位置开进,至17日,先后与印军警戒,侦察分队接触,但印军未发觉我军企图。17日晚,我迂回部队在登班击溃印军1个营,切断了德让宗——邦迪拉公路。此时印军才发觉我军已多路逼近,彼处于不利地位,遂于18日晨全线撤逃,但还陷于我军合围之中。
      18日晨,我军发起总攻在激战中,副班长庞国兴为追歼股溃逃印军与连队失去了联系,深入印军纵深地区15公里,作战5次,攻占2个炮兵阵地,击毙7个印军士兵,缴获7门火炮和2台汽车。战后庞国兴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当日我军占领西山口、申隔宗、德让宗、歼来印军一部,一部溃逃,其四师战术司令部率直属部队乘我军未截断通往打陇宗道路的空隙逃脱。
      19日,我军占领邦边拉,并于略马东地区围歼印军近千人。随即我军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展开搜剿,一部向南追击,于21日进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鹰窠山口一线。至此,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全歼印军3个旅,共毙俘印军壮将旅长豪尔·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
         瓦弄地区反击战。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以北,其东、南与缅甸、印度相邻。该地区山高林密,年均海拔4000米以上,断崖峭壁,河流交错,水流湍急,易守难攻。入侵印军第十一旅4个营2000余人凭险扼守,并不断向我军出击。
      中国边防部队以1个团向瓦弄所公西北之印军左翼实施迂回包围;以1个团又1个营分别向瓦弄扎公、曲子扎公反击,居高临下,直插瓦弄,以4个连从察隅河以东反击,分割歼灭瓦弄地区之敌。11月16日晨,我军发起反击。我军一部攻●扎公、曲子扎公等地,打乱了印军部署。
      印军十一旅旅长等人见势不妙,惧我全歼,即下令全线撤退,旅长本人随四军军长考尔乘飞机仓惶逃跑,部队大部溃散。在反击战中,我军排长周天喜带领一个加强班冲在最前面,经3小时苦战,打下了印军第一个地堡群,当向印军第二个地堡群冲击时,周天喜不幸牺牲。战后,国防部授予周天喜“战斗英雄”称号。
      战士陈代富奉命执行摧毁地堡任务,当他将爆破筒塞入地堡时,被印军推了出来,在危急时刻,他爬上地堡,扒开堡顶积土,将爆破筒从顶盖园木间隙插入,并用胸口顶住爆破筒,不让印军推出,当爆破筒即将爆炸的一瞬间,他迅速滚了地堡,地堡被炸毁了,打开了部队前进的道路,人们称赞他是活著的黄继光。
      战后,国际部授予陈代富“战斗英雄”称号。16日17时许,中国边防部队进占瓦弄。另一部向“东”村地区之敌发起攻击,进占敌能。我部进驻瓦弄后,主力转入搜剿,一部乘胜向南追南,到21日,我军进至萨木维尔和金古底,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追击部队奉命停止追击,就地转入搜剿。
      瓦弄之战,共歼灭印军1200余人。   里米金、梅楚卡、都登地区反击战。东段中部地区,西藏山南边防部队的约1个营的兵力,于18日向里米金方向反击;林芝边防部队以3个营的兵力于19日向梅楚卡、都登方向反击。我军先后拔除印军据点16处,占领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歼敌一部,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战。
         班公湖地区反击战。班公湖位于中印边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县斯潘古尔湖西侧地区,西面与印度实际控制区的拉达克相接,是入侵印军的一重要前进基地。印军在这里建立了6个据点,其中3个据点分布在山脊梁上,可以控制西藏阿里边防分民的哨卡,威2胁阿里纵深之安全。
      18日上午,印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驻守斯潘古尔湖地区的新疆边防部队发起进攻。新疆边防部队作出部署:迂回入侵印军侧后,摧毁其据点,清除侵入班公湖地区之印军。我军一部冒著零下40度的严寒,顶著大风雪,翻越海拔5200米的冰大反,按时进抵反击出发阵地。
      18日上午,以连为单位分别向3个据点发起冲击。攻打第一个据点的部队,一鼓作气战斗30分钟即摧毁了敌工事和地堡21个,攻克了据点;攻打第二个据的部队,冒著印军猛烈的机枪射击,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激战1小时,攻克了25个地堡,拔除了据点;攻打第三个据点的部队,以果敢迅猛的动作,扫荡印军边部,摧毁了据点。
      拔除了据点后,我军在转向印军炮兵阵地的攻击中,工兵战士罗光燮在排长排雷负伤的情况下,奋勇冲雷区排雷。在排雷中,他的左腿、右臂相继被地雷炸断,排雷器材已用完,眼看雷还未排完,部队无法前进,他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用身体向雷区滚进,为部队开辟冲锋道路,最后壮烈牺牲。
      经两个多小时激战,我军清除了印军廓尔喀第十一联队第一营第三连的大部兵力。与此同时,反击部队以炮火压制破坏了入侵印军另3个据点,其守敌于19日逃窜,我军于20日占领该3个据点。至此,班公湖地区作战胜利结束。   为了高举和平谈判的旗帜,促成战国三项建议的实现,中国政府于11月21日宣布,从22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
      从12月1日开始,我军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0公里以内。其后,又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中国政府的这一举动,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历时1个月,我军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在东段进到了非法的“麦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
      作战中,全歼印军3个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俘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击毙印军第六十二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总计歼灭侵印军8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米-8直升机1架,坦克10辆,汽车400辆各种枪6300余支(挺),及其它许多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在反击作战中,我军共伤亡2400余人。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我边防部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和指挥下,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驱逐了入侵的印军,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打击了当时印度扩张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大扬了国威军威。
       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可以有这种设想。但是,这样做取得主动性不够。会被看作以武力改变边境现状,实现领土要求;我们主动停火后撤,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使尼赫鲁陷于被动,打乱了他的部署,打击了帝国主义的阴谋。主动停火后撤,是不是示弱?不是,我们更加主动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强大的表现,不是示弱的表现。
            与周恩来所言对应的是,印度政府本来已经全民动员,准备在美国支持下与中国大打。如果这样,尼赫鲁就成了印度的民族英雄,中印边境问题就会变得复杂化、尖锐化和长期化,对中国的国家利益的不利影响将会远大于有利影响。有助于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新月形包围圈的形成和合拢,削弱中国在第三世界和一些西欧国家已经建立的良好影响,影响中国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
      事实的发展证实了周恩来总理的预见:中国单方面撤军后,印方立即陷入被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打不过,不打,没法向国内爆起的民族主义浪潮交代。很快,尼赫鲁政府就受到了政敌的攻讦,在印度从来享有很高威望的尼赫鲁本人也直接受到诘难,印度国内的内部矛盾加剧。
      印度政府也在事实上默认了中国的实际控制线。这个实际控制线,也是战前的实际控制线。撤军时已经明确,凡在战前由中国控制的地区,必须继续控制。有人别有用心歪曲事实,认为中国撤军是撤出了战前已控制的地区,十分混帐。另外,长期在中印边境地区屯军,会使中国的经济和国防负担加重,于全局利益并不利。
      以色列后来在西奈撤军,也基本上是基于同样的考虑。印军后来在67年还与我军有过两次较大冲突,均以失败而告终。      说中国政府对这个地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任何根据。但任何聪明务实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不会只把目光孜孜于土地之上(尼赫鲁不正是犯的这个错误么?),而是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老兵痞个人认为,这个地区现在搁置比现在解决好,现在如果谈,很可能是在现状的基础上解决。而将来如何解决,有待于中印两国正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比赛的结果。而这个,老兵痞个人比较有信心。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紧密结合,不仅要有理、有利,还要有节。
      打狠打痛不是无休止地打下去,而是要适可而止。中国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并不想通过武力改变中印边界现状,更不想占领印度的一寸土地。中国被迫进行还击的目的只有一条,就是要向印方表明,两国边界的争议只能通过和平协商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   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从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愿望出发,将军事和政治、外交斗争紧密结合,先政治,后军事,先礼而后兵,根据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军事上的打、停、进、撤,政治、外交斗争配合军事斗争;军事上的胜利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军事斗争搞得越好,政治、外交斗争就越出色越活跃。
      因此,才演出了这场政治军事仗中还有打始有停,有进始有撤,有战缴而有交还,有俘虏而有释放的中外战争史上纵横捭阖、有声有色的活剧。      中国边防部队打、停、进、撤环环相扣,极为灵活自如,完全打乱了印军的部署,迫使印度政府虽不愿停火,又不好反对停火;虽不愿和谈,又不好再打;既不能讲胜利,又不敢言失败;既挨了打,又输了理,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有外国朋友称:“中国在这一斗争中,完美地使用了各种斗争方式,包括军事的、政治的和外交的,其相互配合之密切,斗争策略之灵活,达到了最高水平。”。

    既***

    2019-02-17 09:59:08

其他答案

    2019-02-17 10:28:48
  •   尚武君:你要的答案均在此贴中,请过目。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30余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努力,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清华-环球论坛中,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周刚称:中印边界从来没有被正式划定过。 “中印关系对世界格局影响很大”   最近有媒体指出,除非发生战争或是巨大灾变,中印两国将在本世纪中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新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曾经发生过边境冲突的国家,能否和睦相处,将影响到全球的政治经济,而中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两国边境遗留问题的解决。
       90年代以来,中印边境静悄悄   中印边境目前有争议地区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 自从1993年和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的两个协定后,中印边界一直很平静。
      驻扎在此的两国军队还形成了在对方重大节日到来之际彼此祝贺的习惯。 历史原因复杂,争议仍然不断   但因中印边境问题有着很复杂的历史原因,直到如今仍然争议不断,边界也从未真正划定。社会学家说:“中印两国正在实践着一种超越边境问题发展两国关系的模式。
      ” 英国炮制“麦克马洪线”   中印边境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历史上,两国的习惯边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基本没有争议。英国占领印度后,英印政府不断实施侵占西藏的阴谋,给今天的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1913年10月,中国政府代表、英国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员和中国"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中国和(英属)印度的边界问题。
      并于次年由英国政府代表享利·麦克马洪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对于英国人将我国家领土私相授受的行为,历届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这条边界线的合法性。 新生政权搁置边界问题   1949年,中国新生政权在环顾周边时,突然发现这个古老国家的边界,居然包括了三种相互交织的“边界线”。
      同历朝历代不同,这个新生政权并没有“布国威于四海”,而是把建立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放在了第一位。于是,对于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边界问题,周恩来总理表示:“如果因为边界问题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还不如不提出、不解决为好,以等待时机的成熟。
      ”在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之下,在“团结一切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口号声中,中印边界问题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 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狂想   “大印度联邦”本是英国殖民者以印度为基地,向周边乃至东亚和印度洋沿岸拓展势力范围的战略构想,想不到尼赫鲁却对它格外欣赏。
      他早在1934年就在自传中写道:“我个人对未来远景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将来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缅甸、锡金、阿富汗和其他国家。”后来他又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作了修正,把他的“大印度联邦”定格在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和中亚西亚,而印度必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将中国军队赶出去!”   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乘中国在朝鲜激战无暇西顾,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此后,中国政府经过多方交涉表明态度,印方明目张胆的军事活动才有所收敛。然而印度政府不仅不肯退出占领的中国土地,反而加紧了蚕食的进程。
      1959年,印度公开支持和收容西藏叛乱分子并在中印边境制造流血事件。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中印关系降至冰点。 前苏联曾称将全面支持印度牵制中国   中印战争后,印度政府放弃了“不结盟政策”,并迅速向美国靠拢。
      1970年甘地政府与苏联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向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应立即共同协商。”当时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说,如印发动战争,苏联将全面支持印度,并牵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1981年中印两国恢复边界谈判   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动恢复向中国派驻大使。1979年2月12日,人民党政府外长瓦杰帕伊访华,中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中印边界问题仍然是两国关系中最难解的死结。从1981年起,两国恢复边界谈判,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为进行核试验再次宣扬“中国威胁论”   中印战争以后,印度为了报边界战败的一箭之仇,开始了全面的扩军备战,并专门组建了针对中国军队的“山地师”部队。“中国威胁论”也从此笼罩印度大地。1998年5月,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为进行核试验再次大肆叫嚷“中国威胁论”,使20世纪80年代后有所发展的中印关系一度受挫。
          和平协商解决边界争端   1962年中印战争后30余年来,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始终存在严重分歧,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达成一些共识。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访华,中印双方同意通过和平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两国同意任命特别代表,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经过五轮谈判后,双方于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期间达成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 既要考虑历史,又要照顾现状   近年来,中印两国高层来往频繁。
      温家宝总理和辛格总理均重申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应当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解决的过程中,应当既考虑历史,又照顾现状;不该片面强调前者,更不能片面强调后者。    我们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   中印边界虽然复杂,但只要经过双方充满善意的努力,彼此总是能找到都能接受的办法。
      
      在双方签订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后,中印边界谈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中印双方的主张毕竟有较大的差距,需要经过一个认真讨论和协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需要信心,更需要耐心。 收回失地还需N年。 。

    张***

    2019-02-17 10:28:48

  • 2019-02-17 10:22:12
  • 爱国愤青应知策略,有些问题不要拿到网上来谈.什么是统一战线?要团结大多数国家.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目前最大,最危险的敌人是谁? 日本人!

    李***

    2019-02-17 10:22:12

  • 2019-02-17 10:04:01
  • 约13万平方公里,其中约10万平方公里由印度实际控制。

    z***

    2019-02-17 10:04:01

  • 2019-02-17 09:54:30
  • 来了解了解。

    北***

    2019-02-17 09:54: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