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出自哪

首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出自哪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出自哪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43:53
  •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可以调素琴7,阅金经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10。南阳11诸葛庐,西蜀子云12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3
    注释:
    (2)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1)名:出名
    (3)灵:灵验
    (4)惟、馨: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
      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德。吾,我。
    (5)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6)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7)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素:不加装饰的
    (8)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这里泛指佛经。
    (9)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10)案牍,劳形: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11)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2)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3)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青苔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中。来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是身子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比喻意义: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复***

    2018-12-27 01:43:5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