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红外夜视仪的结构、原理和用途?

首页

红外夜视仪的结构、原理和用途?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9 05:40:16
      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 “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
    (图)(一种便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夜间可见光很微弱,但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却很丰富。
      红外线视仪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尽管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红外线,但受到红外元器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后,才使红外遥感仪器的诞生成为可能。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等几种红外探测仪器,但它们都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使用。
       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冲绳岛,隐藏在岩洞坑道里的日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夜晚出来偷袭美军。于是美军将一批刚刚制造出来的红外夜仪紧急运往冲绳,把安有红外夜视仪的枪炮架在岩洞附近,当日军趁黑夜刚爬出洞口,立即被一阵准确的枪炮击倒。
      洞内的日军不明其因,继续往外冲,又糊里糊涂地送了命。红外夜视仪初上战场,就为肃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按照灯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被动式的热像仪,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

    悲***

    2018-04-09 05:40:16

其他答案

    2018-04-09 04:40:16
  • 摘要:以像增强器为主线概述微光成像技术,以红外探测器为主线概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分别介绍各自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这二种夜视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技术。
    关键词:微光;红外;夜视技术;图像融合
    太多了点下边连接看
     

    于***

    2018-04-09 04:40:16

  • 2018-04-09 04:40:16
  • 70年代,英国人率先研制出实用的红外系统,利用纯度很高的碲汞镉合金在红外线的照射下可以产生电流的特点。与以前的红外装置相比,这种合金可以通过调整碲汞镉三者的比例来感应不同波段的红外线,因此有很宽的工作范围,而且灵敏度很高,探测距离远远超过以前的探测装置。在军事上被用于机载红外监视系统,比如著名的“蓝盾”吊舱就使用了这种技术。
    为了避免红外夜视仪本身发出的红外线干扰图像,一般会用液氮冷却镜头,缺点是功耗很大,重量也很大,一般用在坦克或者直升机,飞机上。
    90年代美国人研制出非制冷红外夜视仪,不需要液氮冷却,只是视距有限,但重量很轻,一般用于在单兵目视镜和枪械瞄准镜。

    p***

    2018-04-09 04:40: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