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第一个“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清官”是谁?

首页

第一个“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清官”是谁?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1-15 07:17:19
  •   宋朝年间,有一位叫赵秉公的县令,他勤政廉洁,断案公平,颇有政声,百姓称颂他为“清官”。
    一次赵秉公的一位同窗好友来访,对他说:“你断刑律命案很有一套,对民事家务是否能断?”赵秉公说:“这有何难,不妨一试。”同窗向他介绍说:我乡有一张姓老汉,家有两个儿子,生活过得还算富裕。
      后来两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成为多口之家。时间一长,因家务事儿两个儿子都想分家另过。开始张老汉不同意,可总闹别扭,后来老汉想通了,分就分吧。张家有宅院两处,田地二十亩,你来断断这家怎么分?赵秉公说:“这还不好分?二一添作五。两个儿子一人一处宅院,一人十亩田地。
      ”可是这样分不尽合理。因为大儿子下有三子,已经成人,二儿子下有一子,尚未成人。大儿子人多,二儿子人少,这样分岂不偏向二儿子?赵秉公听了后说:“是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是老汉的孙子,那就按儿子分宅院,按孙子人数分地,一人五亩,老大得十五,老二得五亩。
      ”这样仍不尽合理。地都分了,宅院也分了,老汉却没地方住了。要知道百字孝为先啊!老汉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不孝吗?“照此说来,国人一向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团团圆圆,干脆还是不分为好啊!”赵秉公答道。同窗说,刚才我问了三问,你断了三个结果,哪个算断得公正呢?这还没完。
      一年后,二儿子得病死了,二儿媳守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过活十分艰难,有了再嫁之意。可张老汉不同意,你说该不该嫁?“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按‘三从’来说,不应改嫁。”赵秉公又答道。可是,前朝和当朝的公主,寡后尚可改嫁,为什么一农妇而不可呢?这样断公正吗?赵秉公一时回答不上来了,这位同窗说:“都说你是个清官,可见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常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比喻家庭纠纷外人很难搞清楚,无从断言谁是谁非。

    漫***

    2018-01-15 07:17:19

  • 2018-01-15 04:17:19
  • 海瑞

    陈***

    2018-01-15 04:17: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