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有哪些?

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有哪些?
最*** | 2017-06-05 20:20:47

好评回答

2017-06-05 21:59:47
为*** |2017-06-05 21:59:47 3666 1703 评论
房颤发生后24h,心房的电生理即发生改变,解剖学结构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导致电重构。为了防止或逆转这些改变,应对房颤进行尽早的心律转复。早期复律可使复律后防止房颤复发的成功率较高。房颤心律转复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两种方法。电复律见效快、成功率高。电复律后需用药物维持窦律者在复律前要进行药物准备,用胺碘酮者最好能在用完负荷量后行电复律,也可使用奎尼丁准备。拟用胺碘酮转复者,用完负荷量而未复律时也可试用电...

查看全部>>

房颤发生后24h,心房的电生理即发生改变,解剖学结构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导致电重构。为了防止或逆转这些改变,应对房颤进行尽早的心律转复。早期复律可使复律后防止房颤复发的成功率较高。房颤心律转复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两种方法。电复律见效快、成功率高。电复律后需用药物维持窦律者在复律前要进行药物准备,用胺碘酮者最好能在用完负荷量后行电复律,也可使用奎尼丁准备。拟用胺碘酮转复者,用完负荷量而未复律时也可试用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依房颤发作病程时间长短不同,口服或静脉使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复律成功率达60%~80%。药物治疗仍然是持续性房颤的主要治疗措施,在过去的几年中,药物在恢复窦性心律和房颤电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药物转复常用Ia、Ic及IH类抗心律失常药,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普普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索他洛尔等,一般用分次口服的方法。静脉给普罗帕酮、依布利特(ibutilide)、多非利特(dofetilide)、胺碘酮终止房颤也有效。对新近发生的房颤采用药物转复心律,需要仔细考虑具体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拟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性质要有充分了解。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可首选1类药,静脉应用或口服普罗帕酮是有效和安全的,而对有缺血性心脏病、左心室EF降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选胺碘酮,心力衰竭伴严重传导障碍的患者,应该避免用Ic类药物来转复心律。胺碘酮、索他洛尔和新的瓜类药物如依布利特和多非利特,转复房颤是有效的,但有少数患者(1%~4%)可能并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在住院期间进行心律转复较为妥当。胺碘酮并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机会极小。对房颤持续时间>48h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在心律转复之前和之后都应当按照常规用华法林作抗凝治疗。近年有报道,用普罗帕酮450~600mg顿服终止房颤发作成功率较高,但首次应用最好在住院或有心电监护的条件下进行。直流电转复心律:体外直流电击技术对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十分有效和简便,只要操作适当也是安全的。进行导管介入性诊断或治疗过程中,都必须准备好随时可用。对伴有经房室旁路前传并有血流动力学恶化的房颤患者,体外直流电复律常作为一线治疗措施。低能量心内直流电击技术,不但对心脏介人性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房颤可立即成功地转复为窦性心律,也可为植入型心房除颤器(ALD)治疗做预试验。持续时间>48h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必须有抗凝治疗的准备,并于恢复窦性心律后继续抗凝治疗4周。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