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转复心房颤动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有哪些?

转复心房颤动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有哪些?
M*** | 2016-10-17 20:29:12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0-17 21:00:12
  • 房颤发生后24小时,心房的电生理即发生改变,解剖学结构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导致电重构。为了防止或逆转这些改变,应对房颤尽早进行心律转复,早期复律可使复律后防止 房颤复发的成功率较高。房颤心律转复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两种方法。电复律见效快、成功率高。电复律后需用药物维持窦律者在复律前要进行药物准备,用胺碘酮者最好能在用完负荷量后行电复律,也 可使用奎尼丁准备。拟用胺碘酮转复者,用完负荷量而未复律时也可试...

    查看全部>>

    房颤发生后24小时,心房的电生理即发生改变,解剖学结构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导致电重构。为了防止或逆转这些改变,应对房颤尽早进行心律转复,早期复律可使复律后防止 房颤复发的成功率较高。房颤心律转复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两种方法。电复律见效快、成功率高。电复律后需用药物维持窦律者在复律前要进行药物准备,用胺碘酮者最好能在用完负荷量后行电复律,也 可使用奎尼丁准备。拟用胺碘酮转复者,用完负荷量而未复律时也可试用电复律。(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依房颤发作病程时间长短不同,口服或静脉使用Ic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复律成功率达60%〜80%。药物治疗仍然是持续性房颤的主要治疗措 施,在过去的几年中,药物在恢复窦性心律和房颤电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药物转复常用Ia、Ic及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莫雷西卡因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索他洛尔等,一般用分次口服的方法。静脉给普罗帕酮、依 布利特(ibutilide)、多非利特(dofetilide)、胺碘酮终止房颤也有效。对新近发生的房颤采 用药物转复心律,需要仔细考虑具体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拟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性质要有充分了解。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可首选I类药,静脉应用或口服普罗帕酮是有效 和安全的,而对有缺血性心脏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选胺碘酮,心力衰竭伴严重传导障碍的患者,应该避免用Ic类药物来转复心律。胺碘酮、索他洛尔和新 的m类药物如依布利特和多非利特,转复房颤是有效的,但有少数患者(1%〜4%)可能并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在住院期间进行心律转复较为妥当。胺碘酮并发尖端扭 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机会极小。对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在复律 之前和之后都应当按照常规用华法林作抗凝治疗。近年有报道,用普罗帕酮450〜600mg顿服终止房颤发作成功率较高,但首次应用最好 在住院或有心电监护的条件下进行。(2) 直流电复律:体外直流电击技术对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十分有效和简便,只要操作适当也是安全的。进行导管介入性诊断或治疗过程中,都必须准备好随时可用。对伴有经 房室旁路前传并有血流动力学恶化的房颤患者,体外直流电复律常作为一线治疗措施。低能量心内直流电击技术,不但对心脏介入性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房颤可立即成功地转复为 窦性心律,也可为植入型心房除颤器(AID)治疗作预试验。持续时间>48小时或持续时 间不明的患者,必须有抗凝治疗的准备,并于恢复窦性心律后继续抗凝治疗4周。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往往心室率过快,还可能引起血压降低甚至晕厥(如合并预激综合征经旁路快速前传及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应该紧急处理。对于预激综合征经旁路前传 的房颤或任何引起血压下降的房颤,立即施行电复律。无电复律条件者可静脉应用胺碘酮。无预激综合征的患者也可以静脉注射毛花苷丙,效果不佳者可以使用静脉地尔硫萆。对持续性(不能自行转复的)阵发性房颤和经选择的慢性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是所希望的终点。如果没有暂时性禁忌证存在,诸如洋地黄毒性反应、低钾血症、急性感染 性或炎性疾病,以及失代偿的心力衰竭等,体外电复律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体外电复律对左心室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要十分谨慎,因为有发生肺水肿的可能。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 或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在复律之前3个星期和复律后至少4个星期应继续抗凝治疗。体外 电转复需要全身麻醉,对全身麻醉有禁忌证的患者不宜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m,TEE)检查心房(尤其左心房)有无血栓是有用的。若 TEE未发现心房血栓,静脉注射肝素后进行复律,复律后继续用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是另一 种可行的方法。对血栓栓塞形成有特别高危的患者,例如有脑血管意外病史、左心室功能异常或瓣膜性心脏病者,也应作TEE检查。经体外电转复失败的房颤患者,TEE和肝素结合的方法,对采用心内电转复方法很有帮助。择期电转复心律之前,应作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 腺功能、血清肌酐和血清钾等。抗凝治疗时,要注意监测INR。(3) 维持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房颤经转复心律后,设法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颤复发,对保护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此时可继续使用各有效药物 的维持量。成功转复后维持治疗常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奎尼丁,但应充分认识到这些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索他洛尔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兼有β受体阻滞剂的 作用,与奎尼丁同样有效,而且耐受性好。偶发的房颤不需维持用药。较频繁的阵发性房颤可以在发作时开始治疗,也可以在发作间歇期开始用药。判断疗效要看是否有效地预防了房颤的发作。如果患者有基础心脏病存 在,心功能受损较明显,房颤发作时有血流动力学恶化的倾向,或虽在药物预防性治疗下房颤复发次数较多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考虑采用非药物方法来防止房颤复发。另一 途径是等待新药问世,尤其新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房颤复发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和妥善处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对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则需注意和尽可能防止其对脏器的毒性作用。
    1*** | 2016-10-17 21:00:12 160 7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