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书里行间的句号、逗号表示什麽?

首页

古书里行间的句号、逗号表示什麽?

读清代古书,见行间常有句号、逗号、短竖,他们各表示什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12-25 10:19:56
  • 补充一点,在文字旁边或下边加一个短线,表示加短线的文字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事物的名字,或者特别名称,主要是帮助读者理解的。

    天***

    2007-12-25 10:19:56

  • 2007-12-24 10:08:07
  • 古人读文章也会有停顿,不过在文章本身却没有标点符号,他们是根据文章上下文的逻辑意义来停顿的,当然,这难免出错。
    到汉代,人们开始对文章点句。在一句结束的地方标上一个“句”字,在一句中需要作短暂停顿的地方标上一个 “读”(音 dòu),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和“,”号。
    到宋代,开始使用“,”和“。”(只有这两种)。但在文章中不占位置,标在字的右旁边。
    1919年国语统一筹图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卜***

    2007-12-24 10:08: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