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一般特点有哪些?

首页

什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一般特点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1-19 15:27:03
    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观认识。它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教师教育观念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它是一种微观的观念;
    第二,教师教育观念具有稳定性,很难为他人的劝说而改变;
    第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情感性和评价性;
    第四,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情境性。
    

    E***

    2008-01-19 15:27:03

其他答案

    2008-01-19 15:16:14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夹 
     
     
     
    课程所概览 课程研究 教材研究 案例研究 “十一五”重点课题 最新文章 资源下载 课程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研究>>专题研究>>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如何转变的
    ──兼论教师培训的应然取向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丽群 
     
     
     
    摘 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它具有实践的性格并需要情感的介入。
      而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也不是单向的线性关系,它们之间是双向互动的。缘此,教师培训应突出和加大实践的成分,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对外合作,培训模式应实现从院校培训向校本培训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师培训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因此,每每着手推行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几乎都不约而同地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用一句通俗而不失经典的话说:“关键是要转变观念”。那么,该如何转变呢?教师培训无疑成为首选。培训什么呢?观念的转变自然成为培训的重中之重。不是吗?老师们经常形象地把培训看作是一次洗脑的过程。
       这一切看上去都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甚至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而对于这些“习以为常”的领域,人类思维的触角是很少也很难触及的。人们很少去追问:观念真的是行为的先导吗?只要转变了教育观念就一定能指导行为吗?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到教学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吗?如果这些前提性的假设根本就是不成立的,那么我们依此假设而展开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教师培训就失去了根基。
      而本文恰好对这一前提性假设提出了质疑。 一、对“首先(关键)要转变教育观念”的质疑 所谓观念,一般是指客观现实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而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
      它来自教师个人教学的经历与经验,是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价值预设、因果假定,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信奉和遵循的准则,是对教学应循方向和应达到理想的感悟追求。其具体内容包括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师生观、课程观等。 人们习以为常地认为,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而行为是观念的外在表现。
      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观念转变了行为自然就会改变。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正是基于此前提而展开: 首先,在培训内容上:教师培训就是转变观念,而要转变观念就是要学习新的理论。于是,目不暇接的专家学术报告、高深莫测的理论流派介绍就成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整个内容。
      培训重视的是教育理想世界的构建而不是对教育现实世界的探询。 其次,在培训方式上:人们普遍认为转变观念纯粹是一个认识过程,改变观念就是要给教师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因此培训经常采取的方式就是灌输,就是专家把那些好的、新的教育理念“注入”到教师的大脑中,这样似乎教师会“有”新观念。
       再看培训的结果: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很难将培训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情景中,培训中那些好的、新的思想、理论、理念很难扎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其最终的结果是,培训仍然是参加,或者出于上级部门的安排,或者出于晋升的需要,至于培训在多大意义上改变、影响、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则无关紧要。
      培训更多地是“上面要求”的结果,而不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教师培训本身实效性低下不无关系。 而教师培训实效低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没有或忘记了对“首先(关键)要转变观念”这一前提性假设的质疑,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上存在错误认识:1、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2、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是一个单向的线性过程,观念总是对行为发生作用,行为是不会反过来对观念施加影响的;3、观念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需要质疑的是:观念真的是先于行为而首先转变的吗?观念的转变是独立在行为之外的吗?是先转变了观念再来指导行为,还是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行为的不断跟进和反馈,而行为反过来会加深和推动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了就一定能指导行为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二、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过程的样态描述 那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要科学准确地解答这一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这里我们试图对观念转变过程的样态进行初浅的描述。 (一)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样态 无论是教师教育观念本身的转变,还是教育观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以及教学行为的实质性改善,都是非常复杂的,其间要经历: 习得阶段:通过校外培训、专家讲座、自己的理论学习等多种途径,教师往往会获得许多新的教育观念,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要习得这些概念、观点、理论是非常容易的,但教师所习得的各种理念是“书本上说的”是“专家们讲的”是社会“所倡导的理论”,这些理念尽管教师已经接受了,但都是外在于教师的,并没有成为教师自己的。
      因此,尽管他们已经习得了某种理念,但并不等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当然也不会对教学实践产生太大的影响。以往我们进行的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就停留在了这一阶段。 内化阶段:当教师习得某种理论后,要把这种外在的“所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转化为自己“所使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还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自己的不断实践探索和相互研讨。
      当知识从外在的、他人的转化为自己的、私人的,也就有了一种亲切感,此时的知识才能为教师所用,才能实质性地指导教学实践。 自觉化阶段:“所倡导的理论”不能对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内化的教育理念才能实质性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内化的理念并不必然地导致相应教学行为的出现,这其间需要学校创设相应的环境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惟其如此,新理念指导的教师教学行为才能自觉化、日常化、持续化。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有深度的过程,人们不可能通过对概念的把握,通过灌输或强加某些概念就完成教师观念的转变,并一劳永逸地用这种观念去指导其行为。那种从概念到概念的阅读方式,从书本到书本的阅读和培训方式是危险的,危险就在于放弃了对教师自身、对教学实践的深层关照。
       (二)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实践性格。 提起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马上会想到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总是先在地指导行为。事实上,教学行为不仅仅只是教师观念的外化和反映,反过来它有助于教育观念的理解、内化和升华。换而言之,教师深层教育观念的本质性提高,必须要有教育实践的促动。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提出了教育观念转变的实践性格。 观念的转变并不总是由认知变化而带来的,更多的转变或者更深层的转变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生的。教师经常会“用所从事的操作去界说观念的性质和用这些操作所产生的后果去检验这些观念的有效性”[1]。
      因此,所谓“观念就是所实行的行动,就是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去接受从外面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感觉”。[2] 教师是否认可、接受、内化新的教育观念,并自觉地把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这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中去把握,去分析、观摩、反思,在反复实践中获得。
      因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专家的外铄”和“理论的灌输”就能完成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目标的达成最终需要回到教师自身的实践活动。观念必须是教师主体在与周遭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逐步树立和转变。 (三)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情感介入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具有实践的性格,同时还需要教师情感的介入。
      具体地说,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从观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之间更多地渗透了情感的因素,尤其是教师对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观念能否转变,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变。 人对变化的天然防御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设置了情感障碍。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和经验,在其中就会觉得安全、舒适和稳妥,一旦逾越,则可能会遇上麻烦、困难、危险和挑战。大多数教师拒绝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未知的恐惧或对超越自我舒适地带的忧虑而造成的,他们本能地担心人际或组织的变革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试想,如果改革会带来对教师的低度评价;改革要求教师付出的代价更多而回报却减少或者会带来利益的冲击和重新分配甚至威胁到教师的职业地位,没有人会愿意转变教育观念,也不会有人自觉地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这种天然的防御机制使得教育观念的转变困难重重。
      当教师的根本信念受到挑战时,不管这种挑战来自何方,在情感和认识上都被看作是对自我的攻击;因此教师最初的反应一般都是维护和固守自己的信念体系,即使教师的信念不再是对现实的正确表征,或者即使转变观念很有必要时,教师也不乐意寻求策略去改变或放弃那些不正确的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教师的改革心态,使教师认同改革并乐于、善于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三、教师培训工作的应然取向 对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过程的重新审视,引发了我们对教师培训工作应然取向的深层思考: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双向互动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教师培训工作是基于一种技术理性指导下的技术实践观来开展的。
      这种技术实践观的问题在于:1、它假设实际问题的解决有通用的办法;2、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可以在真实情景之外的地方研究和发展出来;3、这些解决办法可以经由传播转换成实践者的行动。在这种观念引领下,教师培训工作就是专家把那些在教学情景之外研究出来的理论热心地向教师推销和兜售,教师只要掌握了一套好的方法、理念和技巧,自然就能应用于实践。
      这种培训工作基本上遵循的是“先理论后实践”“先转变观念再用观念指导行为”的思维模式,认为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关系,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就是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实践性格意味着任何离开了教学实践的教育观念转变都是非常困难的,至少这种转变是非常表浅的。
      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行为实践反过来会强化或修正人们已有的观念。它们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观念与行为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注意:1、培训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介绍,尽管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它不是培训内容的全部;2、改变“专家讲,教师被动听”的单一培训模式,教师仅仅是带着耳朵来听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观念转变的,强调教师主体身份的介入,强调教师的实践和参与,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应然走向。
      目前广泛采用的参与式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主旨和追求。 (二)对外合作与对内反思 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借助于教师自己的反思。20世纪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揭示了人类的知识不仅有可用言语表达的显性知识,还有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缄默知识,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缄默的教育知识同样存在每一个教师的知识体系里,并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这些缄默的教育知识形成了教师隐性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师解释教育现象,规范自己的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内隐的解释性框架。如,目前国家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质上教师也非常认同和接受这一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也就是说实际行为背后所依据的教育理念与所接受的新理念并不一致,而真正对教学行为起先导作用的往往是教师隐性的教育观念。
      如何使那些习而不察的教育观念“显性化”,如何转变那些传统的、陈旧的隐性的教育观念,必须借助于教师的反思。教师只有通过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才能对那些无意识的、通常不被怀疑的、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进行开放性审视,才能对引入课堂中的假设和价值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加以怀疑。
       以往参加培训的教师都会有这种感觉:专家讲的理论都是对的,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教师已经接受了,观念,似乎也改变了,但实践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关注,培训更多地是在显性教育观念层面上展开,很少触及教师深层的、隐性的教育观念。
      这是教师培训实效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培训除了“告诉”教师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应该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引发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形成反思的习惯,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除了“对内”进行自我反思,对外还需要与“他人”合作。“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惟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了解具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3]同样,在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过程中,教师与“他人”之间的切磋、交流、对话甚至是争论都是非常有益的。
      有调查就显示[4],教师在培训时,如参加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的人能有同样的表现。通过与“自我”、与“他人”的对话,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 (三)从校外培训走向校本培训 一说到培训,人们马上会想到要到师范院校或特定的教师培训机构去接受培训。
      这种单纯地依靠学校之外的某个机构、在特定的时间、由特定的专家群体,向教师传授一些特定知识的院校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成长是不可能依靠单一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既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成长起来的,只有把研究、在职培训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培训模式必须从院校培训走向校本培训。 所谓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学岗位为主课堂,由学校自行组织和管理以满足教师工作需要的培训,它是在对院校培训方式的批评与反思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 培训从院校走向校本,这不仅仅是培训场所从校外换到了校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它是教师培训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1、校本培训架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教师在接受院校培训后,很难将培训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情景中,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难以跨越。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重点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并直接指向实践问题的解决,教师和学校的主体性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激发。
      2、校本培训方式多样化,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个性的发展。教师教育教学个性来源于教师个人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形成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主体实践,同样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个人身上会得到不同的展现,“和而不同”的教育教学个性又点燃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推动教育教学的新发展。
      追求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开始成为教师培训的新路向。校本培训通过教师的互帮互助、优秀教师的“帮教”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反思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等提供给教师选择的机会。多样化是校本培训有别于院校培训单一化的优势所在。3、校本培训中的互动性,提高了培训的成效。
      校本培训搭建了对话的平台,在互动的对话中教师了解自己,认识他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困惑,理解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全身心参与的校本培训较之缺乏教师热情的院校培训更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成效。 注释: [1] [美]约翰 。 杜威著,傅统先译。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3) [2] [美]约翰 。 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1) [3]陈向明。
       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M]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4]顾泠沅等。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J] 。
      全球教育展望,2003(1) 2007-06-27 人教网 下载: 【上一篇】文化型课程改革及其文化品格刍议 ──课程文化的实践命题 【下一篇】活动过程论 。

    1***

    2008-01-19 15:16: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校园生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