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跪求关于花的古诗(带赏析)!!!

首页

跪求关于花的古诗(带赏析)!!!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1 01:40:36
  •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头 :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9)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
      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暂时想不到了。

    信***

    2018-09-11 01:40: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