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思乡的诗句诗词吗??急用

首页

有思乡的诗句诗词吗??急用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02 01:50:59
  •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
      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若无处不在。

    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第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渔家傲”。
      上阕写景,景中蕴情。前两句写道:塞下已自荒凉,秋来更见萧瑟,雁尚无留意,人留在此纯是出于不得已。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接着,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辉、烟雾缭绕着的群山中间,将士们就守着那一座早闭的孤城。
      下阕主要是抒情。前三句从时间上已由傍晚转入深夜,从人物的描写上也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离家万里,但由于“燕然未勒”,将士们还不能有回家的打算。最后,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心中无比苦闷。这首词咏叹的是戍边将士的内心郁闷之情,不过,郁闷的原因不单是不能回家,还包括未能为国立功。
      因此,情绪并不消沉,其风格是沉郁悲壮的。

    二、鉴赏思乡怀人诗词歌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抓意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次”:驻扎,停泊。“客” 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这是一首散曲小令,曲牌名为“天净沙”,题目是“秋思”。
      这是抒发天涯旅思的代表作。这首小令共描绘出三幅画面,且这三幅画面均由一组名词短语构成,特色明显。第一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给人的感觉是灰暗、苍凉、孤寂、萧瑟。第二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第三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让人觉得冷清、凄凉、路途遥遥。这又都围绕着一个“愁”字。第一组从正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二组从反面衬出游子的乡愁,第三组直接点出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

    2、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下面举例说明。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常见意象: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曹***

    2018-12-02 01:50: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