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对于上初三的学生,家长如何去帮助孩子战胜中考,让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呢?

首页

对于上初三的学生,家长如何去帮助孩子战胜中考,让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呢?

对于上初三的学生,家长如何去帮助孩子战胜中考,让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2-09-16 14:51:18
  • 个人认为,在临近大考学生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会比较敏感,家长要给其树立信心,若孩子的成绩不错,并且较自觉,家长不必太担心,平常注意饮食娱乐和适当的教练刘即可,若孩子成绩一般,那么就要敦促其学习,要敞开心扉、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谈谈,因为孩子其实比家长自己更在乎考的怎么样。所以不必催的太紧。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和孩子交流学习上的收获与难题,最好以平等与其商量的心态去沟通!

    核***

    2012-09-16 14:51:18

  • 2012-09-14 21:34:53
  •   美博教育专家为您解答:
    一、 如何缓解学业焦虑
     初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
      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 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
      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
      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正确看待信心问题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 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三、如何改善人际沟通 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妨学会“换位思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沟通的技巧,它会进一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四、怎样克服精力分散? 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通俗地讲,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即是一个注意紧张状态,学习者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 可以尝试以下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制法: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第三步,继续学习,直到完成。 明白了上述道理,学习者就应该克服在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内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
      一些初三学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初三阶段的复习和备考。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学生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积极进步的表现。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
       其次,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备考和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中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中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
       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重点中学教育,中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六、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中考前,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但适当的备考复习还是需要的。有些学生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因而也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
       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 第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
      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许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许就是中上等的了。 第二,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老师出题太难。 第三,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
      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争取中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七、学会缓减心理压力 初三阶段,随着中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
      对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及时地给予疏导,学生自己也必须学会缓减心理压力。 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中考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中考的临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 其次,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尽量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 再次,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中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八、家长应支持理解孩子 初三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考上好重点中学。
      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 家长们希望孩子能上重点中学,能成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导要得法。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初三阶段,孩子们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宜施加过多的压力。
      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防抽点时间带孩子上街购物,或到公园游玩,调节一下孩子的心理,沟通和孩子的情感。 初三阶段,考试会多一些,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有时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责骂孩子,应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
       教师和家长都应及时发现初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迎接中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

    2***

    2012-09-14 21:34:53

  • 2012-09-08 18:36:53
  • ——我是过来人啦,首先家长要一定相信你孩子的能力,要多多的鼓励孩子,要多跟孩子多谈谈,缓解一下他们的压力。说实话初三的孩子真是压力山大啊,因为这毕竟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大挑战。(我当时多么希望我父母这么做啊,可是没有)
      

    狮***

    2012-09-08 18:36:53

  • 2012-09-07 17:55:15
  •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往往承受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巨大压力,因为他们都渴望学业有成,很多人极度缺乏安全感,担心自已不努力就会变得没有价值,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应该无论孩子成功与否,都能无条件地深爱着他们,并耐心地帮助孩子领悟自已固有的价值,就能使他们不孤独。
       其次家长和孩子都需要释压。 学生长期处在高度的压力下,这些压力真是让人难以承受。家长也是一样的。定期练习蕙兰瑜伽“释压与定心课程”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蕙兰瑜伽“释压与定心课程”包含三组时长的练习,每组只有5-21分钟,短短的练习却能够安抚镇定神经系统,增加“气”在体内的流通,把新鲜氧气带入脑部,振作精神,让人更轻松、更活力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这些都是学子们必须具备的。 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现代社会中伴着压力而来的种种问题“瑜伽之母”张蕙兰与宗师柏忠言花费了不少精力,竭尽全力完善并编制了这套释压放松课程:解压妙方——“释压与定心课程”。 具体的练习方法请参考蕙兰瑜伽-释压、定心、幸福冥想 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从中受益,平和的度过孩子的非常时期。
       。

    h***

    2012-09-07 17:55:15

  • 2012-09-04 12:11:37
  • 中考不像高考那样给孩子多大的压力,初中的知识就需要来回的吧书本上的知识巩固一下没有必要大量的做练习题,最好是有选择性的做会的知识每天巩固,薄弱的地方加强就可以了,切忌不做难题偏题!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作对了要鼓励,做错了共同找问题。主要的是要有想做想看题得想法。

    k***

    2012-09-04 12:11:37

  • 2012-09-04 11:49:44
  • 不要太给孩子压力,适当的鼓励孩子。

    2***

    2012-09-04 11:49: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69-188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