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首页

如何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0-02 12:17:06
    做治国安帮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大学”就是大学问,古时候的大学问就是治国安帮的学问;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
    “明明德”,第1个“明”作动词,为明放、彰显、提倡、推广、发扬、张扬之意;第2个“明”为正大光明,公正开明之意。“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
    “亲”就是亲近,体察,尊重;
    “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
    “至善”就是善的最高境界,即至善至美。
    “止”就是停住。“止于”就是“当某某目标达到的时候停住”,引申为“以……为奋斗目标”,“止于至善”就是以至善为奋斗目标。
    

    中***

    2005-10-02 12:17:06

其他答案

    2005-09-28 15:48:18
  •   经即经典,这一部经典,名为大学之道。主要的内容,在说明管理的根本原则。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也就是儒家管理哲学的总论。相传由孔子口述,后人加以整理。并且增加了一些解释,
    便是后面的十篇传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主旨说明管理的道理,在修己安人,求得合理的立场。 〔注释〕   (一)大学的“大”字,古读“泰”音。认为大学是最高学府,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   实际上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人道。孔子当年回答鲁哀公“人道孰为大”的问题时,曾经表示“政为大”。
         大学的最终目的,既在治国、平天下。大学这一本书,应该是儒家最为重大的人道学问。   (二)大学之道,依据孔子“政为大”的原则,便是为政之道。孔子所说的“政”,是“正”的意思。   正己正人,前者属于个人的修治,便是修己。后者则是公众事务的治理,即为安人。
      大学之道,可以说是修己安人的道理。如果扩大范围,从修身到平天下,那就是“管理的总原则”。   (三)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意思是“发扬光大”; 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意思是“良好的”。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 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
      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明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   (四)在亲民。亲民列为大学三纲的中位,依照中国人中央为大的习惯,成为政道的重点。现代的话,便是尊重民意。其主要内涵,应该是亲理政事、亲近民众和亲爱民众。   (五)在止于至善。
      止是立的意思,至善便是合理。止于至善,意思是采取适时适切、至为合理的立场。   〔今译〕为政的道理,主要有三大纲领:亲民是重点,尊重民意为其主旨。先修治自己,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德行。再逐次扩展,做好安人的德政,成为政道的基础。目标则是采取适时、适切、至为合理的立场,以提升安人的效果。
      管理的根本原则,依此类推,也是以修己(明明德的个人良好德行)安人(明明德的良好管理行为)为历程,以众人的需求(亲民)为导向。并且站在合理的立场,来彼此配合、分工合作以提升安人的效果。   〔引述〕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志在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于人道。
      人道以政为大,这一部阐明政道的书,称为大学。大学既不是初学入德之门,也不是古人所说的为学次第的进度表。孔子说明政为大,而大学的最终目的,也在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是儒家最为重大的人道学问。良好的修己,是德行。良好的安人,即为德政。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道理,便是明明德。
      有了这样的基础,如果能够充分尊重民意,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便能够适时采取正确的定位,执其两端,采取最为合理的立场。管理是明明德的历程,采取重视众人意见的导向,求   得合理的决策。以上三要目,成为管理的三大纲领。 (翻译)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

    试***

    2005-09-28 15:48: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