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评析《登楼》?

首页

如何理解评析《登楼》?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5 10:28:55
  • 此诗立意高远而又内容充实,比之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种横亘天地、穿越时空的慨叹,其所抒发的悲怆之感因为有了历史与现实忧患的交织而更显得真切。
    此诗写在诗人羁留梓州之时,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不久,但天下并未太平。吐蕃大举犯边,又使时局动荡。在“万方多难”之际登上高楼,诗人的心情已不难猜想。满眼所见,到处是春意浮动,虽然本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仍能勉力支撑,吐蕃的入侵也并不可怕,而诗人却在“玉垒浮云”中看到了唐王朝日渐衰退的国运。整首诗记录了诗人一种流动的思绪和情感,使一位忧国忧民而又自叹无力的文人形象尽然凸现。
    开篇点题登楼。前人评:“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接下写所见景色,仰观俯察,语壮境阔。喜京都光复,忧吐蕃侵凌。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感慨万千。这首诗意蕴丰富,情感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等***

    2016-06-25 10:28: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