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孔明的最大失误?

首页

孔明的最大失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2-23 13:06:14
          看你从哪个层次考虑了,如果是<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我觉得真的没必要考虑诸葛武侯跟谁对错的问题,书中是那么写的,这是作者的意思,
        如果你准备从历史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应该详细的参考下<三国志>等正史,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可以明确的说,小说中的孔明被强化了很多,其实在正史中,他更多的是做为政治家出现的,主要功绩是实现了孙刘联合抗操(当然没小说中那么神,而且正史中在这个问题上起关键作用的是孙权),还有后来的取西川,以及后来在昭烈帝死后的几十年中对蜀国的治理,而小说中所写的军事方面的成就很多被夸大了,比如说赤壁之战,这个大家都知道,起主要作用的周郎,
        而且大家长久以来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刘备除了长得帅,其他方面很垃圾,其实这是错的,此人戎马一生,军事素养还是相当NB的,小说中之所以可以描写他屡糟败绩主要可能是为了烘托他的人和因素,在正史中,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刘备的指数还应该是很高的,估计不在陆逊之下,至于为什么命丧陆逊之手,一个是感情问题,另外,人老了嘛,关羽不也是这么挂的吗?所以说在蜀国一方,军事决策并不是诸葛武侯一人做,三国中真正能称的上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当排第一,司马氏也可以,在正史中,孔明在这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对他的定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好象初中历史课本就这么说的)
        如此一来,就不存在如果孔明跟了曹操会不会早点天下一统,或是如果刘备死后孔明自立会不会延续汉作,或是如果孔明听从魏研的主义出子午谷直去长安会不会已经了却心愿了的问题,
      总结武侯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在蜀国国力本来就很疲惫的情况下(夷陵之站,刘备断送了蜀军70万精锐,鄙视之),不是全力恢复国力,修养生息,让川中百姓过几年太平日子,而是6番北伐,造成蜀国国力衰竭,而他的学生姜维更是承袭了这一点,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姜氏的连番北伐更是造成了国家的疲惫不堪,在这中情况下,本来弱小的蜀国失去了反击的根基,灭亡是迟早的事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骂了,大丈夫立身于世,不思建功立业,活着有什么意义?
        不错,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更兼秦汉遗风,三国时期将星璀璨,英烈辈出,为后世所景仰,更有诸如刘备,关羽,诸葛亮,郭嘉等以悲壮收场的人物,所以杜甫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并不是说这些人都是喜欢世道一直乱下去,相反,很多人都是为了谋求天下一统以结束乱世,从而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另外,说诸葛亮7度北伐,其中也不乏因为先主临终遗言的鞭策,很大程度上是明知其不能为而为之,生在乱世,也许身不由己吧,但这毕竟不是正确之举,以蜀国的地理人和,完全可以以退为进,厚积薄发,武侯和姜大将军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有待商榷!
        最后还要说一点,三国的历史让人热血沸腾,英雄们的业绩也让我们后辈向往,壮烈归壮烈,但也有不好的一方面,紧跟着三国以后的两晋是多么的萧条,再以后更是五胡乱中华持续了百余年,这些不能不说是三国纷争数十载带来的后遗症……。
      

    y***

    2005-12-23 13:06:14

其他答案

    2005-12-24 10:12:11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刘备之?中山靖王之后,是汉室宗亲贵胄。且有仁义之名传播天下,“无名的焦虑较少困扰他,且三股势力中以他最弱,经常奔波逃遁,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但在他的政治集团中却出现其他两个集团未有的问题,即刘备一派与诸葛亮一派大同存小异的某中内在紧张。刘备人虽懦弱,却工于心计,临死前仍念念不忘束缚诸葛亮的势力,以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为诸葛亮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诸葛亮与孙悟空也有相似之处,都保了一个本事不大的主子,主子又多疑护短,这就注定了他们不甚光明的命运)。诸葛亮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刘备的江山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

    五***

    2005-12-24 10:12:11

  • 2005-12-24 10:08:44
  • 时也运也

    2005-12-24 10:08:44

  • 2005-12-24 09:46:05
  •   作为智慧化身的贤相诸葛孔明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确实,就治国的能力来说,诸葛亮几乎达到了一个完人的境界,然而,人无完人,在对待自己身体,或者说健康这一点上讲,诸葛孔明的这一失,造成的损失岂是一个区区街亭所能比拟的。 
    像诸葛亮这样身负重任,善用心计的人,脑力劳动无疑特别大。
      诸葛亮年轻时身高八尺,一向不生大病,45岁“五月渡庐,深入不毛”都没有生病,对自己健康状况估计过高,最后却只活了54岁。其实,诸葛亮早就有病,遇事又过于激动,一次“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鲍身死,孔明闻之,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旬日以后,尚“自觉昏沉,不能理事”,又一次“忽报关兴病亡。
      孔明放声大哭,昏倒在地,半晌方苏。” 由此可见,诸葛亮平时忙于出征和筹划国事,不大注意营养和休息,忧心忡忡,积劳成疾,最终在事业正需要他的时候,却英年早逝。诸葛亮长时间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在健康状况不佳甚至病重的情况下,也不及时加紧治疗,这不能说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为此,从健康角度讲,诸葛亮这一悲剧人物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其他方面的失误都有可能弥补和挽救,惟有健康方面的失误是无法弥补和挽救的。 。

    阿***

    2005-12-24 09:46:05

  • 2005-12-24 09:16:10
  • 史学家和哲学家 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  而象我这个俗人的见解就没有他们的那种深度了  我的答案就是:孔明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不该来到这个人世间 

    d***

    2005-12-24 09:16:10

  • 2005-12-24 09:13:51
  • 说实在的,我认为全世界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你,因为没有几个人看过真正的历史书,除了专门研究三国历史的历史学家,他们才有资格回答你。

    1***

    2005-12-24 09:13:51

  • 2005-12-24 09:06:05
  • 软弱,  就是扶助  刘阐当上皇帝

    l***

    2005-12-24 09:06:05

  • 2005-12-24 09:04:15
  • 因为孔明太忠君,不懂的识事务,不懂的名君可投,而弱君就要离开,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聪明的人,也没有用武之地

    l***

    2005-12-24 09:04:15

  • 2005-12-24 09:01:50
  • 圣人也有错的,不会每一步都算得那么准确!

    珊***

    2005-12-24 09:01:50

  • 2005-12-24 09:00:53
  • 楼主,我对孔明是这样理解的.
    1.孔明只有投靠到刘备这里才有他发挥的空间.因为刘是一个懂得任用贤能的君主.
    2.以孔明当时在没有出山的处境,他一定会打听当世豪强的为人.曹操那里人才济济,而且曹操的的所作所为也为正统的人士所不耻.以曹操的才能是没有孔明发挥的空间.而孙权是一个没有进取的君主.
    3.孔明只有投靠了刘备才有发挥他的才能,才有他今天的地位.
    我谈谈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大力发展后备人才.
    1.孔明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这样就影响了手下人发挥的自己才能.一个国家要永远的强大必须有后备人才.这就是中国现在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地方.
    2.为什么魏国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势力,就是有大量的人才.后来有这么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就很好的说明蜀国已经没有人才了走向了没落.

    c***

    2005-12-24 09:00:53

  • 2005-12-24 09:00:35
  • 1.不取代刘禅,自立为王。
    2.让马谡去守街亭。
    3.不听魏延的建议,否则长安早就是他的了. 
    

    奥***

    2005-12-24 09:00:35

  • 2005-12-24 08:39:00
  • 孔明也只有投在刘备帐下,才显出他的才能,对比之下,特别的出众。
    曹操那边,猛将,牛人如云,孔明过去只多一人,如徐庶,只能闲混。
    孔明最大失误,是未能亲守荆州

    z***

    2005-12-24 08:39:00

  • 2005-12-24 08:08:29
  •  人才啊,没有后备人才啊!事必亲躬,累死也无功!!!

    s***

    2005-12-24 08:08:29

  • 2005-12-24 07:36:49
  • 就是辅佐刘备、刘禅,没有取而代之

    c***

    2005-12-24 07:36:49

  • 2005-12-24 02:03:03
  •    难道是“既生渝何生亮”??????

    冰***

    2005-12-24 02:03:03

  • 2005-12-24 01:13:10
  • 最大的失误是逆天行事!

    帅***

    2005-12-24 01:13:10

  • 2005-12-24 00:20:32
  • 给刘蝉做了黄帝是礼明最失误的

    祂***

    2005-12-24 00:20:32

  • 2005-12-24 00:11:49
  • 有那么高的智商却辅佐刘禅这个窝囊废,实在失误。

    j***

    2005-12-24 00:11:49

  • 2005-12-23 23:43:53
  • 最大的失误不是他造成的,生错了时代。

    b***

    2005-12-23 23:43:53

  • 2005-12-23 23:29:50
  • 孔明没投孙权和大哥诸葛瑾一起为孙权做事是失误,周瑜本也一心想拉孙明入伙,他就这时傻了一下!

    a***

    2005-12-23 23:29:50

  • 2005-12-23 22:46:52
  • 其实答案很简单: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他不会用人!这一点比刘备差远了。这是问题的主要矛盾。

    g***

    2005-12-23 22:46:52

  • 2005-12-23 22:26:24
  • 我知知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觉的孔明没错

    1***

    2005-12-23 22:26:24

  • 2005-12-23 22:26:14
  • 看了这么多的回答。我还是最赞同‘爱已凌迟 ’的说法。
    老孔既然那么聪明,我想他应该或早就想到后继之事。他之所以凡事亲身亲为,就是因为自己的手下没有能人,或当时的形式不适合长时间的一步一步去培养人才(各国都虎视耽耽)。
    所以,失败的不是老孔而是没有能人。我觉的就算老孔废掉小阿斗也无济于事,介于当时的形式和状况,我想其时势也只能维持更长的一段时间,除非有更贤能的人才出现。不然,老孔的失败的是注定的(不过说实在的,我还是觉的一切都不是他的错,哎~)!

    z***

    2005-12-23 22:26:14

  • 2005-12-23 22:14:53
  • 其实我觉得他 就是 因为太聪明才会有那些错误
    所以错在聪明

    蝴***

    2005-12-23 22:14:53

  • 2005-12-23 22:07:00
  • 自己没当皇帝

    好***

    2005-12-23 22:07:00

  • 2005-12-23 22:05:31
  • 投错了人
    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历史的最终走向的.如果他在曹魏手下,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然,历史也是不可更改的. 
    

    彬***

    2005-12-23 22:05:31

  • 2005-12-23 22:03:21
  • 孔明没错,是刘备错

    情***

    2005-12-23 22:03:21

  • 2005-12-23 22:03:05
  •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误可能就是排挤魏延和错用马谡,还有就是放纵了刘婵。

    南***

    2005-12-23 22:03:05

  • 2005-12-23 22:02:47
  • 孔明最大的失误是在他死的时候。
    孔明的儿子从来都不听他的,如果听,也是反过来听,所以孔明要死的时候,他把儿子叫到跟前,他跟儿子说,我死后,你不要给我垫枕头,他想,儿子肯定不听他的。而且,说不让他垫枕头,那,他反过来,就要给他垫枕头。孔明就死了。他的儿子想,我从来都没有听过父亲的,这次一定要听父亲的,不要给他垫枕头。就没有给孔明垫枕头。孔明最怕自己死后不能转世,因为,由他指挥杀的人太多了,他欠的人命太多了,所以,怕儿子不给他垫枕头。因为,不垫枕头,就不能转世。

    z***

    2005-12-23 22:02:47

  • 2005-12-23 22:01:50
  • 失街亭
    

    p***

    2005-12-23 22:01:50

  • 2005-12-23 21:59:44
  • 孔明最大的错误就是爱出风头。不顾老百姓死活,天天想着打仗,像是想表现自己才能。他不是会算嘛,什么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他死后的坟上不是写着今天是诸(朱)保刘,五百年后刘保朱嘛。他既然知道五百年后会是刘伯温要保朱元璋当皇帝,也就知道刘备肯定拿不下天下,可他还可要受刘备三顾茅芦的骗去出山,帮他打天下,自己累死不说,害得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战争。想像一下如果他不出山,大不了让曹操当了皇帝又怎样,人家曹操那么有才能,当了皇帝不见得搞不好江山吧,也许中国现在也不像现在这样,
       想着想着还真有点讨厌孔明了,放了田园生活不过,非要那么喜欢杀人,唉,,中国也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中国发展起来没美国那么快,,惨呀
       一点愚见,,呵,,怎么样有道理吧,自己在反思反思吧
    

    爱***

    2005-12-23 21:59:44

  • 2005-12-23 21:52:47
  •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后继无人,没有培养接班人;二是事必躬亲,不放心任何人。
    

    阳***

    2005-12-23 21:52:47

  • 2005-12-23 21:52:05
  • 是的

    籽***

    2005-12-23 21:52:05

  • 2005-12-23 21:46:50
  • 诸葛亮最大的失误是他的性格造成的,在现在来说应该是一个痴心的完美主义追求者。一生中做自己喜欢的事业,这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对一个男儿来说,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证明他的人生目标。结果虽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我想他的一生应该没什么缺憾,只怪时间走的太快,来不及翻身,就已经躺下啦。我很敬佩这样的人物
    

    无***

    2005-12-23 21:46:50

  • 2005-12-23 21:37:33
  • 没有发现更多的人才,只是姜维一个,使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d***

    2005-12-23 21:37:33

  • 2005-12-23 21:17:01
  • 孔明没有错,只是刘备错了

    w***

    2005-12-23 21:17:01

  • 2005-12-23 21:10:28
  • 禁不住诱惑投了刘备

    k***

    2005-12-23 21:10:28

  • 2005-12-23 21:09:08
  • 孔明最大的失误是:事必躬亲 
    他是被自己累死的!

    月***

    2005-12-23 21:09:08

  • 2005-12-23 21:00:06
  • 1.不取代刘禅,自立为王。
    2.让马谡去守街亭。
    3.不听魏延的建议,否则长安早就是他的了.

    g***

    2005-12-23 21:00:06

  • 2005-12-23 20:55:54
  • 聪明。

    f***

    2005-12-23 20:55:54

  • 2005-12-23 20:52:41
  • 心软

    一***

    2005-12-23 20:52:41

  • 2005-12-23 20:47:35
  • 我赞成  “联合舰队”  说的
    

    封***

    2005-12-23 20:47:35

  • 2005-12-23 20:41:09
  • 太聪明

    m***

    2005-12-23 20:41:09

  • 2005-12-23 20:35:54
  • 火烧连营

    1***

    2005-12-23 20:35:54

  • 2005-12-23 20:32:51
  • 孔明没有任何失误.他所做到的一切都已经尽了能力,以一己之力将蜀国成为三国中的强过,他有什么失误可言?

    爱***

    2005-12-23 20:32:51

  • 2005-12-23 20:23:23
  • 楼上都讨论了这么多,我认为他是抱着遗憾离开人世的,他最主要的错误是死得太早了,搞得三国结尾如此凄惨另大家感到惋惜!!!!

    小***

    2005-12-23 20:23:23

  • 2005-12-23 20:13:56
  • 投奔了刘备这个爱用心计的人。

    U***

    2005-12-23 20:13:56

  • 2005-12-23 19:58:39
  • 为啥不做偶嘀奴才

    喋***

    2005-12-23 19:58:39

  • 2005-12-23 19:53:09
  • 我同意不应该帮阿斗,应该自立门户!!!

    k***

    2005-12-23 19:53:09

  • 2005-12-23 19:44:44
  • 太相信自己了,事事自己做,没培养出出众的人才,以至后继无人.
    

    l***

    2005-12-23 19:44:44

  • 2005-12-23 19:38:09
  •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扶不起的阿斗)

    1***

    2005-12-23 19:38:09

  • 2005-12-23 19:36:08
  • 帮了不该帮的阿斗

    1***

    2005-12-23 19:36:08

  • 2005-12-23 19:20:30
  • 找一个强的对手下手。
    三国中魏最强、蜀最弱,他偏以弱攻强,虽以自已的聪明强撑了多年,但不免一败。
    如果找一个弱一点的吴作为对手,可先取得小胜,再图魏。
    到明的朱元章就明白多了,他会先找弱的对手下手,才取得统一。
    所以,诸葛亮最大的失误是早生了几千年,待到自已的军事战略再高一层后出山才行。(不过他的军事战术还是当年领先的。)

    1***

    2005-12-23 19:20:30

  • 2005-12-23 19:08:47
  • 最大的失误是:出山

    1***

    2005-12-23 19:08:47

  • 2005-12-23 19:06:58
  • 没有称帝

    u***

    2005-12-23 19:06:58

  • 2005-12-23 18:56:40
  • 劳心

    d***

    2005-12-23 18:56:40

  • 2005-12-23 18:50:07
  • 太过能忍,如果是我的话,我早就把阿斗踢下马,另选明君了

    里***

    2005-12-23 18:50:07

  • 2005-12-23 18:46:46
  • 楼上说的不错,事必恭亲,总之就是因为自己太聪明了,很多事不信任也不放心让别人干,都要亲身亲为,抗魏尤其表现的突出,不用魏来打,他自己就把自己打垮了,以至与身体一天比一天糟,还经常忙的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唉,也是,当时蜀汉形势比较危机,跟魏相比实力也差距不少,难怪他那么卖命。上面有人说的不对,认为他伐曹不对?他不伐曹曹必伐他啊!
    还有就是看人不准,用人不当,连刘备都看出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他就不听,而且街亭那么重要的战役让马谡统领,我想这件事是孔明最为后悔的事。
    还有孔明做了那么多事,无非就是为了光复汉室,以后的事大家也都清楚,你说孔明地下有知的话,他会不会认为自己做的所有的事都白做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失误吗?
    

    2005-12-23 18:46:46

  • 2005-12-23 18:44:57
  • 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所以每次伐魏都不劳而归.魏每次随亮出师都建议让他统一万精兵与亮分兵两路同时出击会师潼关,不出十日抵达长安他们(魏国)从咸阳调集军队至少二十多天,你(亮)若从斜谷出发在他们到达之前早已赶到,这样,我们一举便可把咸阳以西的地区平定.亮认为延的设想冒险未纳延之建议.

    车***

    2005-12-23 18:44:57

  • 2005-12-23 18:44:04
  • 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他投错人了!

    m***

    2005-12-23 18:44:04

  • 2005-12-23 18:38:50
  • 不该扶助阿斗。

    湖***

    2005-12-23 18:38:50

  • 2005-12-23 18:36:57
  • 你们都太厉害了
    感觉就象如今某些国有大型企业,都是靠一个人,如果他走了,也许那企业也慢慢要完蛋了,至少后来者难以超越他了
    所以人才的梯队建设是很重要的,这点有和体育一想,一个孙文是救不了中国女足的。。。。

    蔚***

    2005-12-23 18:36:57

  • 2005-12-23 18:27:57
  • 事必恭亲,这是他最大的失误

    艾***

    2005-12-23 18:27:57

  • 2005-12-23 16:41:17
  • 回答者:小龙
    孔明最大的失误是: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你一个人干,就真有能干的人也显不出来呀!不等累死等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明知蜀国统一不了中国,还六出祁山,是可悲也。拼着一死,沽名钓誉吧。

    小***

    2005-12-23 16:41:17

  • 2005-12-23 16:24:50
  • 拘泥于三分天下。战略失误。尤其是三分天下以后,不断伐曹。

    历***

    2005-12-23 16:24:50

  • 2005-12-23 14:14:57
  • 六出祁山

    m***

    2005-12-23 14:14:57

  • 2005-12-23 13:37:08
  •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误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能
    还有他不能的事情吗?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兵法识韬略
    还善揣摩人的心理
    他太能了
    一个简直要被神话的人
    在他的巨大光环下却存在着一个同样巨大的阴影
    还有谁做事能超越他吗? 没有
    还有谁头脑能精明过他吗?也没有
    这样一个神的存在扼杀了他的属下
    使其都变成庸庸碌碌之辈
    即使你我在当时可能也会这么想:军师一切都已经筹划好了,不用我等操心!
    

    裸***

    2005-12-23 13:37:08

  • 2005-12-23 13:15:12
  • 马谡
    

    风***

    2005-12-23 13:15:12

  • 2005-12-23 13:13:32
  • 孔明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投刘备后不论处于什么险境他都是忠心不二,刘备死后他忠心耿耿辅佐后主刘禅,国家事情必定事必躬亲,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力量最大,统一了整个北方。孔明一心想统一整个中国,但以当时蜀国的力量根本是不可能的,孔明明知不可为却锲而不舍的为之,这种精神是很伟大的,所以一直历代人敬重。
    他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发现人才,在军事上只发现了姜维并大胆使用。再一点就是他对国家、军队的一切事都是事必躬亲,这就限制了人才的使用,他在人生最好的时节病逝于五丈原与他工作时间太长和用心过度密切相关,司马懿在对蜀国派出的送战书的人详细询问过孔明的生活后,就说孔明活的时间不长了。
    中国历来的政治人物都特别推崇孔明的这种鞠躬尽瘁精神。这也是他最为人歌颂的。

    独***

    2005-12-23 13:13:32

  • 2005-12-23 13:12:39
  • 陈寿的三国志写的很明白,看看就知道了。他写三国和我们现在谈论抗美援朝的时间跨度差不多。

    爱***

    2005-12-23 13:12:39

  • 2005-12-23 13:03:36
  • 太聪明和勤奋拉

    x***

    2005-12-23 13:03:36

  • 2005-12-23 12:28:05
  • 看看正史去吧!你就会知道孔明的错在哪了!

    大***

    2005-12-23 12:28:05

  • 2005-12-23 12:13:07
  •   我对更深的蓝的回答可以说,原先看错你了。你的素质也不怎么样。就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的回答真的苍白无力,一点内容也没有。
    楼主,我对孔明是这样理解的。
    1。孔明只有投靠到刘备这里才有他发挥的空间。因为刘是一个懂得任用贤能的君主。
    2。以孔明当时在没有出山的处境,他一定会打听当世豪强的为人。
      曹操那里人才济济,而且曹操的的所作所为也为正统的人士所不耻。以曹操的才能是没有孔明发挥的空间。而孙权是一个没有进取的君主。 3。孔明只有投靠了刘备才有发挥他的才能,才有他今天的地位。 我谈谈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大力发展后备人才。 1。
      
      孔明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这样就影响了手下人发挥的自己才能。一个国家要永远的强大必须有后备人才。这就是中国现在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地方。 2。为什么魏国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势力,就是有大量的人才。后来有这么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就很好的说明蜀国已经没有人才了走向了没落。

    勇***

    2005-12-23 12:13:07

  • 2005-12-23 11:55:41
  • 太谨慎了,

    卫***

    2005-12-23 11:55:41

  • 2005-12-23 11:51:06
  • 最大的失误就是逆天行事,明知不可能的事却一直在干着。

    玉***

    2005-12-23 11:51:06

  • 2005-12-23 11:46:36
  • 孔明也只有投在刘备帐下,才显出他的才能,对比之下,特别的出众。
    曹操那边,猛将,牛人如云,孔明过去只多一人,如徐庶,只能闲混。
       孔明最大失误,是未能亲守荆州,也是刘备生命中注定,因为死了庞统。
    以后大家都知道。。。

    e***

    2005-12-23 11:46:36

  • 2005-12-23 11:09:31
  • 投错了人
    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历史的最终走向的.如果他在曹魏手下,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然,历史也是不可更改的.

    更***

    2005-12-23 11:09: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