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阅读语文古文有什么方法吗

首页

阅读语文古文有什么方法吗

我语文的古文阅读种一遇到看不懂了的就不想读了,而且我的历史不行,怎么办呢?
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1-31 21:02:48
      最先抓住的还是自己的语文书,书上有好多古文解析都是可以运用到平时的阅读文章上的。如果你是即将高考的学生,那就先把120个实词稳固,再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掌握虚词。另外,章句结构(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都应当从课本中得到启发。
    另外,多读,多看也是有好处的,但是那应当是在有一定基础之上,才可完成。
      就像学习英语,上来就读名著,收获未必比捧着“英语900句”找语感强。 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虽然我们很少用它了,但是我们不可遗忘它。学会了古文,看24史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不求人人都会“甲骨文”《离骚》,《易经》《尚书》这些难于理解的东西,但是像《唐传奇》,宋代散文,《战国策》,《孟子》,《论语》还是要读的。
      在高中阶段打下古文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除了看语文书,我推荐你看《古文观止》,这是一本好书,几乎涵盖了高中阶段要求的全部知识点。既快捷,又简而易得。 另外,学习古文,对作文也有帮助。一通则百通吗! 学好语文,兴趣更是关键/应当多和老师交流。
      当然,将自己的疑惑贴在网上,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然由于我们没有深接触,网友的意见不一定就是最合适你的意见。毕竟老师知道你的真正需要。 你提到历史,其实语文和历史是不分家的。当你翻开文学史,同时看到的是中国的历史。要想学好历史,除了刻苦去熟记概念,最重要的还是理清一个一个脉络,把历史事件放到一个大时代中去讨论,分析其意义。
      我学现代史比较艰苦,但那段日子是我难以忘怀的。因为每当上历史课,就能看到一个苦难的中国如何走向了今天。学习历史,无疑对每一个国人都是一种激励。 加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雨***

    2006-01-31 21:02:48

其他答案

    2006-01-31 20:05:04
  •   阅读语文古文的方法――五步阅读法。
    一、预读
    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二、抄读 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
      (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三、解读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
      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四、品读 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
      (3)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五、诵读 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
      (2)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3)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4)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5)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 不管哪一种阅读方法,都需要你平时注意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持之以恒是最重要的,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前面的全是空话!。

    微***

    2006-01-31 20:05:04

  • 2006-01-31 19:55:40
  • 如果你在高三或初三,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课本里的文言文读透,搞清楚每一个字的意思(至少是课本注释中的意思),那么考试大概没问题。如果你还有充分的时间,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多看。找本有注释或翻译的古文观止,开头可以先看一些比较近代的文章,先秦文章可能会比较难懂。如果还觉得难,看看三国演义之类的明清小说。三言二拍,聊斋都很不错,文章都不长,而且很有趣,看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

    认***

    2006-01-31 19:55:40

  • 2006-01-31 18:52:46
  •    1。要坚持经常阅读。
       2。掌握常用的文言虚字的用法。
       3。选择比较简单的文章阅读,逐渐加深。
       4。可以找有注释或翻译的文章来看。
       最后送你一句话:
       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毅力。
    

    江***

    2006-01-31 18:52: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