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名著小说的小说人物简介啊~~~~

首页

求名著小说的小说人物简介啊~~~~

希望各位亲朋好友,能发一些名著小说的人物简介啊,给网站也好,谢谢了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2-03 22:47:12
      1,《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韦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希望借助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王朝复辟后,于连通过穿上红军服从军而飞黄腾达的道路被堵塞,只好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装向上爬。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了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试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于连和市长夫人之间产生了暖味关系。
      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既而又随比拉尔院长来到巴黎,成为德· 拉莫尔侯爵的秘书。由于自己的聪明和个性,他不仅受到了侯爵赏识而且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二人秘密结婚,拉莫尔先生对这门婚事虽则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于连也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
      好景不长,正当于连踌躇满志之际,他却又陷入了贵族阶级和教会所设下的圈套,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牲品。 2,《茶花女》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
      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在偶然发现玛格丽特很像他女儿,便收她做了干女儿。
      玛格丽特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应只要她能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便负担她的全部日常费用。但玛格丽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到现在已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10多钟,玛格丽特回来后,一群客人来访。邻居勃吕当司带来两个青年,其中一个是税务局长杜瓦先生的儿子阿芒·杜瓦,他风狂地爱着茶花女。
       一年前,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芒每天跑来打听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吕当司向玛格丽特讲了阿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玛格丽特和朋友们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芒非常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残害自己,并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他告诉茶花女,他现在还珍藏着她六个月前丢掉的纽扣。
      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和阿芒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她准备独自一人筹划一笔钱,就请阿芒离开她一晚上。阿芒出去时,恰巧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顿生嫉妒。
      他给玛格丽特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 但他并没有走,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跪着请玛格丽特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芒倾述“你是我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 经过努力,玛格丽特和阿芒在巴黎效外租把一间房子。
      公爵知道后,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她背着阿芒,典当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和车马来支付生活费用。阿芒了解后,决定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转让,以还清玛格丽特所欠下的债务。经纪人要他去签字,他离开玛格丽特去巴黎。 那封信原来是阿芒的父亲杜瓦先生写的,他想骗阿芒离开,然后去找玛格丽特。
      告诉玛格丽特他的女儿,爱上一个体面的少年,那家打听到阿芒和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芒不和玛格丽特断绝关系,是要退婚。玛格丽特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如果要让她与阿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让。为阿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牺牲,发誓与阿芒绝交。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阿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回到巴黎,又开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他帮助她还清了一切债务,又赎回了首饰和马车。阿芒也怀着痛苦的心情和父亲回到家乡。 阿芒禁仍深深地怀念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
      他决心报复玛格丽特的“背叛”。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骂她是没有良心、无情无义的娼妇,把爱情作为商品出卖。玛格丽面对阿芒的误会,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永远不要再见面。阿芒却要她与自己一同逃离巴黎,逃到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
      玛格丽特说她不能那样,因为她已经起过誓,阿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有过海誓山盟,便气愤地把玛格丽特推倒,把一叠钞票扔在她身上,转身离去。玛格丽特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玛格丽特受了这场刺激,一病不起。男爵与阿芒决斗受了伤,阿芒出国了。新年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更严重了,脸色苍白,没有一个人来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
      杜瓦先生来信告诉她,他感谢玛格丽特信守诺言,已写信把事情的真象告诉了阿芒,现在玛格丽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见到阿芒。 临死前,债主们都来了,带着借据,逼她还债。执行官奉命来执行判决,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进行拍卖。弥留之际,她不断地呼喊着阿芒的名字,“从她的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
      她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心爱的人。 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米利为她入殓。当阿芒重回到巴黎时,她把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她。从日记中,阿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灵。“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 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3。《悲惨世界》 维克多 1815年,狄涅 曾为救自己快饿死的两个外甥而偷了一块面包的冉阿让,在监狱呆了19年后终于获得假释,但按照当时的法律,他必须随时出示表示他苦役犯身份的"离开证"。
      由于他的身份,没有人善待他、接纳他,除了主教。但多年的苦役犯生活早已冉阿让变得冷漠无情。夜晚,他偷走了主教的银器,被警察扭送回来。然而,主教大人却哄骗警察说那是他自愿送给冉阿让的,并且又把两个珍贵的银烛台送给了他,并对他说:"记住我的兄弟,一定要用这银台好好做人……我替上帝赎回你的灵魂。
      "主教的行为使冉阿让吃惊不已,他深受感动,决定重新做人。 1823年,海滨孟特猗 冉阿让更名为马德兰,由于他的技术改革为当地赚了很多钱,加之他乐善好施的品格,人们都很爱戴他,一致推选这位工厂主做市长。 此时,他工厂里有一个叫芳汀的女工,她的美丽遭到其他女工的妒忌;当她们得知芳汀有一个寄人篱下的私生女时,便以此为借口以工厂主的名义将其开除。
       为了支付女儿的抚养费,芳汀买掉了自己的一头金发与一对洁白的门牙。然而这依然不能满足贪心的德纳第夫妇。走投无路的芳汀被迫沦为妓女,为了她的女儿,她只能忍受这份耻辱。一个花花公子想占她的便宜,芳汀不从,与之扭打起来。警察沙威不问清缘由就要把她送进监牢,芳汀苦苦哀求,并对赶来的冉阿让说"是你让手下赶走了我"。
      冉阿让觉得内疚,要求把她立即送往医院。 路上,一位男子被一辆飞奔的马车撞倒,压在轮下。冉阿让出手相救,但他的力大无比使沙威怀疑--眼前的这个市长可能就是当年被假释的苦役犯冉阿让。可他始终不敢确认,向市长检讨自己不敬的猜测,并汇报说他不久前已经将"冉阿让"逮捕归案。
      马德兰先生,也就是冉阿让,不愿一个无辜的人带其受过,于是他决定赶往法庭向众人坦白自己的身份--冉阿让,24601号罪犯。 冉阿让请求沙威逮捕他前,让他再看看芳汀。弥留之际的芳汀一心要见女儿珂赛特,冉阿让向她保证,他会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用一生保护珂赛特。
      芳汀轻声呼唤着女儿的名字,安详地死去。此时沙威赶到医院要逮捕冉阿让,却被他击昏顺势逃脱了。 1823年,孟费眉 被寄养在德纳第夫妇家中已5年的珂赛特,终日受到非人的虐待;但这对黑心肠的夫妇却对自己的两个女儿疼爱有佳。可怜的珂赛特幻想着自己能到云端的城堡里,因为那里没有人大吼大叫,也没有人再要她做苦工了。
      刚从滑铁卢战场回来的德纳第得意洋洋地在酒店里向众人炫耀他在战场上的"丰功伟绩"。 冉阿让在树林里发现了独自汲水的珂赛特,他给了德纳第夫妇1500法郎,连夜带着珂赛特去了巴黎。 9年后,1832年,巴黎 由于倍受人民爱戴的拉马克将军可能会即将死去,城里出现了一次大骚乱。
      流浪儿加夫洛许也走上街头参与其中。恩佐拉与马吕斯被穷人团团围住,看到这种境况,他们希望街垒尽快修建好,与敌人大干一场。 沙威依然对冉阿让穷追不舍,他对着夜空中的星星发誓一定要将冉阿让逮捕归案。 在一间咖啡馆里,一群理想主义的学生正在群情激昂地讨论革命之事,他们准备在拉马克将军的葬礼上举行起义。
      而马吕斯对只有一面之缘的珂赛特念念不忘,完全沉浸与爱情的喜悦之中。 流浪儿加夫洛许带来了拉马克将军的死讯,众人在恩佐拉的带领下走上街头争取民众的支持。 而此时的珂赛特也对马吕斯产生爱慕之心,渴望他能来找自己。深爱马吕斯的爱波宁虽然满心悲伤,但她依带着马吕斯来到珂赛特的住处。
       落难逃到巴黎的德纳第一家正巧住在马吕斯隔壁。德纳第纠集了一群流氓准备在冉阿让前来救济他们时抢劫钱财。爱波宁出来阻止,并以一声尖叫驱散了他们。冉阿让以为是沙威发现了他的行踪,立即要带珂赛特离开此地。 革命即将爆发,众人从各自的角度分析着革命的形势。
      学生们要为自己的革命信念而斗争;沙威更要尽忠职守捍卫政府;爱波宁只能面对单恋的未来;珂赛特与马吕斯也在混乱中绝望地告别;德纳第夫妇更要趁此机会大发国难财。 1832年,巴黎 学生们在巷子里搭建了街垒,预备与军队警察大干一场。爱波宁追随马吕斯来到了此地,但马吕斯担心她的安全,借口让她送信给珂赛特以使她离开危险的街垒。
      爱波宁没能找到珂赛特却见到了冉阿让,只好请他将信转交。冉阿让读了信后深受感动,决定加入学生军团与其并肩作战。 沙威混入街垒,却被机灵的流浪儿加夫洛许(被德纳第抛弃的孩子)识破警察身份,他被学生们绑在柱子上;另一边,爱波宁重回街垒,为保护马吕斯身受枪伤,最终死在他的怀里。
       冉阿让加入学生军团,由于他在首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恩佐拉要报答他。冉阿让请求将沙威交给他处置。沙威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又一次被他放走。但沙威非但不感激他反而仍然警告冉阿让,如果再让他见到,一定会将其逮捕归案。 夜幕降临,首轮战斗也刚刚结束。
      学生们伴着酒与歌声疲惫地睡去。看着熟睡的马吕斯,冉阿让如同父亲一般为他的平安向上苍祈祷。 次日,第二轮战斗开始。加夫洛许为寻找弹药跑出街垒,不幸被军队打死。在最后一次战斗中,恩佐拉领导的起义者们全部被杀,只有马吕斯幸免于难,但他也受了重伤。
      冉阿让背着马吕斯从下水道逃走,中途被累倒。在那里遇上了以盗尸为生的德纳第,他偷走了马吕斯的戒指和表。冉阿让醒来时,沙威已经找到了这里。冉阿让请求沙威允许他把这个受伤的青年送回家,然后就可以任其处置。沙威同意了。不过冉阿让三番两次放走他的行为使他不得不承认冉阿让的宽容与仁慈、也不得不为之感动。
      在他的信念与冉阿让的行为面前,沙威充满了彷徨犹豫与矛盾,如果冉阿让算是好人,那么他始终深信不疑的法律难道是错的?在极度的矛盾中,沙威投塞那河自尽。 在珂赛特与祖父日夜的照料下,马吕斯日见康复,但他始终不知道救命恩人是谁。回到当初大家畅谈革命理想的咖啡馆时,空荡荡的桌子椅子勾起了马吕斯对朋友们的回忆,睹物思人,无限悲痛。
       马吕斯痊愈后,举行了他与珂赛特的婚礼。冉阿让借口躲开,他不愿自己玷污了这对纯洁人儿的结合。他主动向马吕斯坦白自己的过去,希望他能为自己保密,不要告诉珂赛特让她伤心。马吕斯听后大惊失色,不仅拒绝了冉阿让给他们的一笔巨款还婉言暗示冉阿让今后不要再来影响他和珂赛特的生活。
      在婚礼宴席上,不请自来的德纳第拿出戒指和表作为"证据"证明冉阿让是杀人犯,以次敲诈。而当马吕斯见到了"证物"才得知,原来救命恩人不是别人,正是被他赶走的冉阿让!他后悔不已,立即带着珂赛特赶往冉阿让的住处。 但是自从失去了唯一的爱--珂赛特之后,冉阿让变得更加虚弱、痛苦与孤独,他已经快要死了。
      临终前,他告诉他们那笔巨款并非不义之财,而是自己多年辛苦积攒的,并说出了珂赛特的身世。在亲人的陪伴下,冉阿让跟着芳汀、爱波宁和所有因起义而亡的学生一起离开人间…… 4,《简爱》 孤女简爱自被刻薄刁钻的舅母送往洛德学校,受尽折磨和欺凌至成年后,应徵至桑恩费尔德当家庭教师,庄主罗彻斯特冷酷忧郁,高深莫测,简爱仍为其所动并付出真情,然而到婚前一刻,律师突然造访并控告罗彻斯特重婚罪,才知罗彻斯特原妻为疯女。
      幸福生活一闪即逝,简爱离开罗彻斯特,两人陷入痛苦的深渊,简爱虽然身离罗家,但仍时刻想起罗彻斯撕心裂肠的呼唤,待重返桑恩费尔德时,庄园因火灾已面目全非,只剩残垣断壁及双目失明的罗彻斯特,简爱勇敢走向罗,重建幸福家园…… 。

    傻***

    2006-02-03 22:47:12

其他答案

    2006-02-04 02:00:54
  •    三十六天罡星:
      
        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
      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 毒酒害死。    北京城里的员外大户,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被梁山泊吴用用计骗到梁山,卢俊义与梁山英雄大战,不敌而逃,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
      卢俊义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乘机逃走。回到北京城,妻子贾氏却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卢俊义同时亦被官兵捉拿,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宋江率梁山泊英雄攻打北京城,拼命三郎石秀独力劫法场,救出卢俊义,杀了奸夫淫妇。卢俊义 投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后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
      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 起。 公孙胜,河北蓟州人。梁山人马攻打高唐州时,高廉手下有三百飞天神兵,高廉会用妖法,使宋江折兵损将。吴用让宋江请公孙胜来破高廉。
      公孙胜是罗真人的大徒弟,名叫清道人。与高廉斗法,大获全胜。高廉驾起一片黑云想逃走,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后杀死。宋江率梁山好汉闹华州后回到梁山,路过徐州沛县芒砀山,被能呼风唤雨的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拦阻。公孙胜见芒砀山内尽是青色灯笼,就知道有会用妖法的人在内。
      公孙胜献计用法术破了三人,劝他们归顺梁山,建立奇功伟业。在梁山泊英雄排名次时排行第四,封为掌管机密副军师。宋江受招安后公孙胜回蓟州出家。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原来是蒲东的巡检,后被蔡太师调往梁山泊攻打宋江。
      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宋江不能取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单廷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在梁山泊英雄中排马军五虎将第一位。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
      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

    叼***

    2006-02-04 02:00:54

  • 2006-02-03 22:13:19
  • 书店有的是这样的书,买一本就是。

    r***

    2006-02-03 22:13:19

  • 2006-02-03 20:40:15
  •   这是孙悟空和吴承恩的简介,不知道你要哪一个
    [孙悟空] 孙悟空简介 
    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
    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吴承恩简介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45岁才考上一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行徒的笑骂。
      这种种遭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
      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
      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 《西游记》虽然是吴承恩晚年写成的,但却作了毕生的准备。小时候,吴承恩经常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吴承恩曾写过一本志怪小说《禹鼎志》。
      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他的志怿小说、神话小说,写的虽是神仙鬼怪,其实着意的还是在于“人间”,为的是寄托他的政治理想,鞭笞邪恶势力,使读者“悚然易虑”,并非无为而作,或搜奇猎异以资谈笑。他创作《西游记》,目的也是如此。在《西游记》四十五回中,写到孙悟空布置自然之神布云、打雷、下雨时,特别命令雷公邓天君说:“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脏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孙悟空最恨的是“贪脏坏法之官”,这与吴承恩在许多诗文中所表现的特别仇视贪官污吏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在《西游记》的神话世界里,处处有人间的影子:神圣的天宫表面气派不凡,至高无上的玉帝却贤愚莫辨,十分昏庸,天庭和人间的王朝相仿佛;地府森严,官官相护,贪脏枉法,无辜的人有冤难伸,和地上的衙门并无两样;妖魔鬼怿杀人吃人,贪财好色,仗着魔力法术称霸一方,无恶不作,简直是人间恶霸、官僚的化身。
      《西游记》还写到了一些人间国度,那里的统治者大多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的”,这同样是明朝廷君臣祸国殃民罪行的写照。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一切称凶逞狂的妖魔鬼怪在它的金箍棒下都推动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或一命呜呼,或束手就擒,这都反映了吴承恩扫荡社会丑恶现象和丑恶势力的强烈愿望,也是《西游记》民主性精华之所在。
       吴承恩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西游记》和前面提到的《禹鼎志》外,他还写了许多风格清逸的诗歌,收集在《射阳先生存稿》中。

    m***

    2006-02-03 20:40:15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