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家讨论一下北京奥运会到底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益?

首页

大家讨论一下北京奥运会到底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益?

现在的奥运会是每个国家力争要举办的盛会,不惜投入巨资、担风险,这代表着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这到底能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有很大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12-21 08:38:34
      我反对浮躁地举办奥运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周孝正
      假如对于奥运问题可以投票的话,我可能会投反对票。主办奥运对中国确实有极大的意义,但是,我们需要冷静地注意到,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正确成功把我国的经济带入快车道,很多人在高经济增长热潮中就头脑发热,盲目自大了。
      中国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全世界基尼指数平均为0。2,0。4即为警戒线,而当到达0。6时就可能引发严重社会问题。而中国的基尼指数一直在0。39以上,去年甚至达到了0。5。与此相关的是,中国的三农问题也不容忽视,另外,社会诚信、国家主权信用也有相当问题。
         所以,我们务必对中国处境保持客观清醒的认识。而申办举办奥运会可能会因为奥运的光环掩盖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所以我认为申办举办奥运要戒骄戒躁。   在还有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今天,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他们走过建设豪华的奥运场馆时作何感想?我们一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利于最广大人民为根本利益”,这最广大人民就包括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以人为本不是以富人为本、以城市人为本,奥运应该说是城里人的事情,那些处于温饱线的农民会关心吗。
      我并不是反对办奥运,而是认为要充分协调好办奥运和保障这些弱势群体之间的关系,认为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办一场更好更精彩的奥运。   而且话讲回来,办奥运最根本的应该还是为了增强国人的体质。在中国,农民工一般到35岁以后身体健康就要出现问题,为什么,除了工作环境恶劣,还缺乏锻炼的时间和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要过于强调竞技体育,而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奥运的精神上——让更多人更健康。所以我们要批判锦标主义,拿金牌是重要的,促进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   我希望很多部门认真吸取两个务必精神,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地以所有人民为本,而不是埋头在奥运的狂热中。
      奥运是块大蛋糕,我希望的是人人都可以分享到!   国民教育和奥运准备工作要同步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顾晓鸣   中国人在面临2008奥运的心态上,有点问题,希望国民教育和奥运准备工作同步。   想起2008,很多人心中升腾起来的是一种放大了的民族自豪感,似乎奥运在北京主办,就成了北京奥运,就成了咱们中国的奥运了。
      奥运首次在中国的土地上举办,国民要有全人类眼光,作为东道主,心态要和奥运心态相吻合。既要知道奥运是竞争的舞台,同时还要明白这也是人类的一个游戏。竞争之外,让我们感受到友谊,通过奥运,提升我们的国民的世界公民感觉。比如我们看球的时候不能势利,前些时候的足球比赛,希腊队赢了,可看看我们媒体,看看我们的球迷,有多少人事先就开始贬希腊,到结果赢的时候,又认为人家是偶然赢的,是“黑马”,很少看到能静心来分析人家的战术的。
         我们的眼光不要停留在西方大国上,尤其是4年后我们就成东道主了,我们能不能了解各个民族的优秀之处,用平等的态度看待任何一个比赛,体现了我们中国的眼光。在这个时候,比占夺资源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国家亲和力。不是要把对手压倒,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融合。
      奥运给了我们这个契机。那个时候,我们心态平和,看到各个民族的优秀之处后,便会感叹眼界真大,然而更高的境界是到达“互灵”,全世界的智慧、心灵互相影响。   我现在就经常接触各国语言,以前也学习过这些语言,现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我深感这是一个很大的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秀的地方。
      如果说北京亚运的时候,我们还有一种较劲的心态,那现在北京奥运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正开始走向平和。   不过奥运也带来了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虽然它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先驱,奥运产生的很多东西都超越了奥运。各个民族都希望在这个盛事中体现自己的文化特点、力量乃至体育。
      但是这里面由于人种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体育运动差异越来越突出出来。像姚明一样能进入美国打篮球的中国人能有几个?还有,越南人也许永远不能与美国人进行篮球比赛,再比如马术运动一直沿用西方英国贵族留下来的传统和规则,为什么不能用蒙古马术呢?虽然很多民族都想把自己的运动搬上银幕,但是有些运动也受到人种、规则的影响,这些要不要改变呢?否则,奥运还能不能说成是所有民族共同的平等的奥运?这些年,奥运也吸收了不同国家文化,但这跟民族兴旺发达有关系,矛盾的出现也会推动奥运的进程。
         很可能发生民族情绪爱国情绪大爆发   社会文化评论者 李方   我有三个看法。一是作为一个北京人,我的生活环境肯定会变得更好,虽然那个时候物价、房地产价格等等可能会上涨,但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会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且我不太相信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会遭遇像悉尼那种经济问题。
      二,中国的比赛成绩会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金牌总数肯定第一。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极大地考验中国的国际形象。   为什么说金牌总数肯定会是第一?首先我们有所谓的“主场优势”,同时,目前“举国奥运”的运动体制所具备的“优势”也会在北京奥运会上得到集中地体现。
      在这种运动体制下,我甚至担心,某种程度上为了实现金牌第一的目标,赛场内外出现舞弊现象。   目前我们的运动体制换个说法也是“政绩体制”,如果这个体制得不到改善,根据中国体育界以往的种种劣迹,以及韩国在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时的恶劣表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后出现舞弊现象几乎是肯定的。
      服用兴奋剂、买通裁判、主场观众的鼓噪以及众多“盘外招”,这些都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亚洲杯开幕时,针对北京球迷的糟糕表现,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发怒了。这已经在提醒我们在这些重大的国际赛事上必须注意自己的国家形象。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肯定是民族情绪爱国情绪大爆发的时候,但是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体现的面貌是公正的公平的和蓬勃向上的。
      韩国人在世界杯上的恶劣表现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民族形象,这种教训我们应该吸取。   2008年奥运会肯定会振奋民族精神,但是我对这种民族精神持绝对怀疑的态度。最近国家体育总局挪用奥运专项资金被曝光,就目前我看到的材料而言,我觉得国家体育总局不要脸。
      他们试图用“一切都是爱国”这种话语体系去置换和掩盖原本应该严格遵守的法律法规,但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2008年,在“爱国行为”的庇护下,由奥运会所激发出来的所谓的民族精神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并不乐观。   奥运只是更大的嘉年华,农贸市场比体育场更重要   《三联生活周刊》副总监 社会文化评论者 苗炜   刚刚看过《十面埋伏》的首映,就拿它来说事吧。
      张艺谋好比国师,2008奥运,张艺谋肯定是要发挥重大作用的。其人身上的那种北方农村气息,喜好浓烈的情感和色彩的特点,特契合现在的这种国家气质,整个国家跟着也特夸张,有点开始半疯癫。   这种“半疯癫状态”,其实不是因为国家现在有多牛了,而是缺少历史的文化沉淀。
      北京城里已经感觉不到曾经伟大的历史气息。再看看外国,他们有那么多的历史还活在城市里,对历史的感觉越明显,就会对现实发生的更沉着。北京现在就不沉着,迎接2008奥运的心态有点急躁,这个劲头简直登峰造极,把北京打扮得跟个小姑娘一样。   要说期盼奥运能给中国带来政治文化上的更民主更开放,还跟什么公民社会扯在一起,不大可能。
      其实奥运是一个更大的嘉年华,不要太期待它能改变什么,大家就是玩吧。别拿汉城奥运来说事,人家是正好凑上了时间点,汉城奥运后,韩国的经济上来了,这跟奥运没多大关系。北京没必要自我神圣,也没必要自卑到希望借奥运来扬名。中国人爱玩什么就继续玩,民俗介绍给外国人看,人家懂不懂那是他们的事。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也上来了,奥运选择的城市几乎都是经济发达而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至于奥运能带来什么附加利益,那是国家公关的成功,获得最大利益的是国家或跟奥运生意有关的商人。   我家就在北京的一个跟2008奥运主题扯上边的楼盘里,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就说了“农贸市场比体育场更重要”。
      奥运的时候,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咱们老百姓自得其乐。   2008绝对不只是“中国北京的奥运”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奥运在哪个国家举办,那个国家就承担了奥运比赛项目的全部转播权。其实不是的,奥运从来都是全世界参与的。
      能拿到这个转播权的标准就是:具有转播这个项目的最佳优势。它从来不是东道主全部转播的。这一次雅典奥运会我们拿到三个项目的转播权,如果我们中国能拿到北京奥运的6到8个比赛项目的转播权就是非常理想的。从央视这些年的大型赛事的转播情况到上次悉尼奥运的成功转播,已经表现了我们国家在电视转播方面等技术进步,并且积累了相当多的大型体育赛事直播的经验。
      所以请大家放心:体育赛场从来都是电视转播最新技术的中心地带,奥运转播更是全世界最好的技术集合。   2008年的时候担当电视主持或解说的重担会有许多频道和许多主持人的介入,我不去想我会怎么样,但我说过奥运主持人的4个标志“中国话好,外语能力强,了解体育,超越的奥运精神和心态”。
      总之,4年的时间,知道一切都在改变,并且相信结果乐观。   有些人把2008奥运自豪地误解为“中国北京的奥运”,这种心态是绝对不行的。2008奥运,只是主办地点在北京,奥申委变成了奥组委,从排他性的竞争到融合、服务,我们面临的是为全世界提供最优秀服务的机会,千万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夺多少金牌数的竞争上。
         奥运能改变我们什么?其实中国有自己的政治文化心态,有自己的变化节奏,我想我们会很优秀。如果有不足,离奥运还有4年,就是给我们这个准备过程,一切都来得及。   奥运是体育报纸最大的江湖   《足球》报执行主编 刘晓新   迎奥运起舞是我们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
      我们推出了“劲体育”,改掉以前以足球为绝对版面的情况,开始加入了篮球、网球、高尔夫球,我们评估到奥运将会把更多体育形式带入中国,我们把记者站直接设在国家体育总局对面,是想在这次奥运会的报道中充分表现我们现在强大的报道能力。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成了最贴近中国体育新闻脉动的报纸,连国家体育总局都在我们“眼皮底下”了!而我们这么急着做,是因为奥运是我们挽回读者的最好机会。
         《足球》作为一份老牌体育报纸,在以前足球体育的报道中,《足球》曾经保持了优势地位。我们当时会主做足球,是因为足球是职业化、普及化走在前头的运动,我们抓住了主流需求,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的交流、接轨,越来越多运动职业化、普及化,因此《足球》也必须跟上这样的节奏。
         我们把奥运当成是一个战场。我也不讳言,很多人都是在2002世界杯的时候不看《足球》转看《体坛周报》的,不过,我要说的是,事实上,《体坛周报》超过《足球》应该在世界杯之前,世界杯成了他的最终获得承认的平台。对《足球》现在来讲,我们完全有信心,在一定方面已经超过其他报纸,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平台,一个让读者再重新拿起一份《足球》的机会。
      而这,就是奥运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奥运会可以说是体育报纸最大的江湖。2004奥运本质上来讲也只是一次练兵,最终都是为了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是一次各个报社短兵相接的比拼。我们想做这个体育报纸江湖的少林寺。少林寺是天下武学的宗师,我们希望自己在2008的奥运大舞台上将是一份具有这样气质的体育报纸。
         媒体与世界体坛的格局不会有什么改变   《体坛周报》主编 瞿优远   根据中国举办亚运会的经验,在全民动员的体育格局下,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肯定会为中国增加大量的体育迷。尽管由此从事体育工作的人数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增加,但是体育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对于体育类报纸绝对是利好的消息。体育类报纸的上一个高峰时期是世界杯十强赛,而雅典奥运不会给中国的体育报纸带来太大的影响,那么,中国体育类报纸的下一个高峰时期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那个时候体育报纸间的竞争肯定是会比现在更激烈,我们《体坛周报》现在招聘新人时都会为北京奥运会作考虑,某些人才我们会考虑签约到2008年12月31日。
      自然也会有更多的投资进入这个行业,现在北青报不是要办《新奥运报》吗?这肯定不是最后一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市场化的体育日报毫无疑问会增加,目前市场化的、成功的体育类日报在国内还很少见,国内的体育类报纸基本都是32个版,那个时候扩版肯定也是必然的。
      至于体育杂志,根据目前中国的阅读现实,男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后,对于杂志的消费是有限的,他们的阅读对象主要还是报纸。目前中国的体育杂志主要是学生在看,到2008年,我想这个格局不会有什么改变。   因为是东道主,这对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成绩肯定有影响。
      但奥运会不是全运会,通过一些不正当途径提高成绩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当然中国队的金牌总数肯定会比往届奥运会多,进入前三没有问题,不过要改变现在世界体育的格局恐怕有难度。   除了交通问题之外,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对于北京来说没有什么难的。希腊亚特兰大是什么状况?他们都在举办奥运会!一直要解决北京堵车问题,但几年下来,一年比一年严重。
      除了交通问题,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我觉得北京奥运会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不会存在问题,不要说是4年后举办奥运会,就是2年后举办我看也会做得很好。   。

    竹***

    2004-12-21 08:38:34

其他答案

    2004-12-24 12:54:56
  •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投资学角度分析,有收益就肯定存在风险。因此对奥运的风险与收益要通盘考虑,而且也不应着眼于单纯的奥运收入,还要考虑我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和对我国今后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我想既然已经申请成功,就要努力办好这届奥运会,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f***

    2004-12-24 12:54:56

  • 2004-12-22 14:53:36
  • 对举办城市是有益的,应该是赚钱的。

    风***

    2004-12-22 14:53:36

  • 2004-12-21 09:29:10
  • 我认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益处,同时可能也会有许多不足!奥运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利益,只是一时的,不会有什么长远意义!

    小***

    2004-12-21 09:29: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经济 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识
  • 投资理财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