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辩论-网络使人距离越来越近/远?

首页

辩论-网络使人距离越来越近/远?

我们马上有个辩论会,我方辨题是网络使人距离越来越近。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帮我想几个可以问倒对方的问题,或者我方有什么好的切题点或者例子。或者辩论赛的经验也可。
感激难表,深鞠一躬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12 03:16:03
      网络发展拉近了人际关系·之神经 
     
     哇!上了网就变成网虫了。那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吃了猪肉就成为猪啦?
    网络垃圾是存在的,但是我亲爱的辩友,难道你们家里有了一些生活垃圾,你就把你们家的锅碗瓢盆橱柜桌椅都扔了吗? 
    望前看!我们看的是发展。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如果想见君一面,还要游过长江,没关系,我们现在可以网上冲浪啊! 台湾大地震时,无数网友通过网络捐献钱物,请问,网络使人际关系亲近了还是疏远了? 唐诗里有一句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古人的幻想,但是,我们现在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真的“一点通”了啊。
       鲁迅有300多个笔名,难道说他是世界上最虚伪的人吗? 当网络发展的时候,小龙女收到的“我在绝情谷底”的消息将不会刻在“五蜂”的翅膀上了,而是刻在杨过的E-mail里,刻在杨过的眼睛里了啊。16年的苦等,将化为云烟啊。 我方并没有否认小龙女和杨过的关系因为没有网络而疏远,但我们可以肯定,在网络时代,他们的关系将没有最近,只有更近了啊。
       杨过和小龙女时代有网络吗?如果有,小龙女肯定在古墓里面发一个深情的“伊妹儿”的啊! 对方提到陷于网络,导致一些令人遗憾的事例,从而否定拉近人际。这显然是片面的,网络里存在万丈深渊,但更多的也存在金光大道。对方执意地要跳下深渊,谁又能把他拉住呢? 我们可以允许在现实中用真名说假话,那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在网络上用假名说真话呢? 对方告诉我们要亲近必须面对面,这我倒奇怪了,书信来往也没有面对面,那么对方辩友这是不是告诉我们书信来往也使人更疏远呢。
       我方不是说今天不要面对面的沟通,而是要澄清网络并没有影响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情况,对方刚刚说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沉迷于网络,但是今大有许许多多的人沉迷于读书,请对方告诉我们读书以及阅读也使人们的关系更疏远吗? 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之间能够画上一个绝对分割号吗?我们知道有交流的信息,人们才能够交流感情啊! 按对方辩友的逻辑,今天我上了网,我从此以后就留在济南,我再也不回青岛,再也不给我妈揉背捶肩了,如果这样能够讲的话,那我岂不是比昭君出塞还惨啊。
       对方辩友,现在我跟我母亲相隔两地,通过网络我们将心比心地进行交流,向她报平安,这样也是网络让我拉近我跟我母亲之间的关系呀,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说法,我可是要一辈子都要在家里,才能跟我母亲亲近哟。 你在济南上网,可谁也没不让你回家啊。 这个点头之交是网络带来的吗?请论正。
       以前也有人担心说,电话的出现会使人的关系更疏远,但是这个优虑有产生吗?请问这么个情况之下,网络又怎么会步上电话的后尘哪。 对方说了,电话是让人们交流的一种手段,因此今天我们说网络也是让人们交流的一种手段,我们可没鼓励对方的同学用了网络让你和你的家人亲近之后就不要回家了呀。
       拉近距离不等于心灵相近,难道拍拍肩膀才是更亲近?从毫不相识到相知相交,从漠不关心到相互关怀,请问:这不是更亲近难道是更疏远? 美圣地亚哥一位教授说:人有交往的心态。是人要不要交友,而不是网络要不要人交友。 这难道不是一个庞大的交际圈?在这个交际圈中,人们可以一对一的聊天、写信,也可以公开发表言论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见面。这与以往的交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你认为在网上只能聊聊天,显然是对网络缺乏了解。 为什么会有"心灵上的莫大伤害"呢?不正是因为感情受到欺骗了吗?这与网络外的感情挫折又有什么区别呢?可见,网内网外的交际都是一样的呀。
       在网络外,尔虞我诈的事也不少啊;在网络上,也有许多热心人,诚信者。你不能一概而论。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答案显然是后者。网络上有不计其数的用户,这不正是"与人乐乐"吗? 我不得不提醒你,你已经第二次转移论题了。有用无用,都是人际距离。
      我们辩论的又不是"网络与有用的人际距离"。    网络内外不是两个平行的世界。网内的朋友可以成为网外的朋友,网外的朋友也可以成为网内的朋友,就整体而言,网络是扩大人际交往范围的有效途径。   你从头到尾,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网络的数大罪状。
      但是你不会不知道,全世界的网络用户数量正在以指数速度增长。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为什么会对你所说的人际距离的头号敌人--网络有如此巨大的兴趣呢?是人类突然转了性,还是网络本来就迎合了人类结群的愿望?   你口口声声说网络是虚幻的,可网络从操作者到储存信息的存储器都是现实的,网络本身就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
      网络内外也不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相反,网络内外是息息相关的,网上的热门往往就是现实中的热门,更不用说网上的成员都同样生活在现实中了。网络社会只是相对独立,网上交际圈也只是相对独立的。实现网络内外的融合并不是难事。   网络对于你所谓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并不像你渲染得那么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为网络一项重要功能的电子邮件,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交流,相隔遥远的两个人,用电子邮件在一秒钟之内就实现邮件的传递。网络的普及,在通讯方面的贡献就想当初电话的普及一样。虽然电话和写信孰优孰劣还有争议,但是你总不能说电话疏远了人际距离吧。   的确,有人对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不太习惯,这也不足为奇。
      这固然是因为网络技术还不成熟使得一些网民趁机干了一些不好的勾当,但更重要的是网上快捷多变的交往方式令这些人不能适应。而快捷多变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的产物。须知现在已是二十世纪末,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了。
      人际关系在新的时代也被注入了新的内容,用老眼光来看,自然觉得不舒服。   就连你也不得不承认网络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而它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将计算机连起来从而取得巨大的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新的人际交往方式。
         汽车诞生之初有人担心人类会因此而变懒,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今又有人担心网络会疏远人际距离,未来同样会证明这种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非但没必要担心,而且庆幸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人际交往方式,从而为拉近人际距离提供了新的契机。
       我来回答对方的问题,对方刚才说到的那种人叫网虫,而现在社会是网虫多呢,还是网友多呢? 对方辩友不要拣了芝麻、忘掉西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看到的可是主流呀。 我来告诉对方辩友,不是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是我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呀。
       对方辩友今天只是谈情感交流,而不谈客 观事实,邓小平早就说过:"如果只谈精神而不谈物质的话,这根本就是唯心论"呀。 对方辩友只谈亲近与疏远,难道没有认识到从陌生到相识也是一种距离的拉近了呀。 如果照对方辩友所说,人们都是戴着伪善面具去欺骗,那么今天的辩论还会有吗? 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同学简直太不明智了,明知电脑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还拼命装机、上网啊。
       对方辩友,如果没有电话和网络的话,那我们只能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呀。 照对方的逻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那不发展高科技了吗? 那么,我们知道鱼有刺不要吃鱼了吗? 照对方的逻辑,以前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可是鲁迅先生说过"当时的国民麻木不仁啊"。
       对方辩友只谈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极小一部分,就好比现在我的手上有一块金子,而对方却说不是,因为它有1%的杂质呀! 对方辩友一再谈信息交流,乘车旅行去泰山是信息交流,难道你们去泰山,是为了考证泰山的高度吗? 请问对方辩友,在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是带了伪善的面具吗? 难道网络发展就会阻碍您面对面的交流吗? 对方辩又看到了网络出现的问题,所以就怪网络本身,难道您是想说:世界上80%的人都死在床上,所以床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事物,对吧? 人性中永恒情感的本质,绝不会因为一些载体和传播媒介的变化发生改变。
       我们做一个判断总要又判断的标准,那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衡量网络疏远了人际关系的标准是什么? 正是为了情感的回归,拉近人际关系,我们才呼唤网络的发展,当高楼大厦隔开人们的时候,网络不是在人们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墙,而是打开了一扇扇门。 万水千山总是情,人们总是可以找到最有情的一个。
       对方辩友,你们在哲学上犯了这样一个错误:网络是为人们提供选择,而不是剥夺选择。你可以象现在一样正常的恋爱,谁也没有强迫你非要通过网络恋爱啊。 清华大学的女生朱令,得了一种怪病,治不了,只有求助于网络,正是网络救了她的命啊。 情感交流必须要有物质载体,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全面、快捷、准确的载体,那对方辩又为什么还要说使这个载体疏远了情感交流呢? 对方辩友,你确实是想亲手为你母亲做点什么,但这个时候你在辩论场上,不可能面对你的母亲,如果没有电脑网络,可真是“山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绞绡透”,恐怕您也得扪心自问一下:什么是爱,什么又是无奈了吧。
       对方辩友总是在说:网络造成了人际疏远,那我们是不是要说,杀人犯罪,不是怪罪犯本身,而应该怪那把杀人刀太锋利了啊。 那到底是不是网络发展导致的人际疏远呢?我在大街上打了个喷嚏,结果出了一个交通事故,难道我们就说喷嚏导致交通事故吗? 读书也会造成呆子啊,那对方辩友要告诉我,读书也会造成人际疏远吗?你是要怪书,还是怪人类自己呢? 对方辩友总说网络感情都是虚无的,那么,究竟是您父母给你发来的邮件让你感受到的幸福是虚无的呢,还是你女朋友给你发来的邮件让你感受到的爱是虚无的呢,如果连这些都是虚无的了,那我们干脆找个寺院出家吧。
       我方不否认网络犯罪的存在,难道犯罪就是因为网络而引起的吗?暖水瓶也可以被当成是夫妻间打架的武器,那么暖水瓶是造成夫妻不合的主要原因吗?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哪来的江山如此多娇啊。 那想请问对方辩友,我们发明网络,是要他为人类造福还是帮人类犯罪啊。
       沉溺于任何事物都会使人发疯的,陷入爱河不是也让人自杀吗? 请问那是网络的错误吗,是人的错误啊!请不要把人类的不是都归咎于网络啊,如果那个羊角疯是网络引起的话,那请问艾滋病又是哪一个网站引起的啊。 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来说,网络只是一个新生儿,人又怎能武断的下结论呢?如果一个婴儿一生下来就可以被下一张人生判决书的话,那么希特勒为什么没有被犹太人民掐死在摇篮里? 正方观点: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如果距离是河,网络便是连通河两岸的桥梁;如果距离是山,网络便是打通山两面的隧道;如果距离是墙,网络便是嵌在墙上的那扇窗。网络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便捷的沟通方式,快速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网络是一种便捷的通讯方式,它为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便利,成为信息的沟通的一个平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远方朋友的生活状况,第一时间知晓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小事。有人说,网络只是一个虚拟是世界。然而,正是网络这种虚拟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袒露胸怀,抒发情感的空间。
      在这里,人们更容易摘下现实生活中沉重的面具,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人与人的心贴得更紧更近。 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只能是“海内存知己”;然而有了网络,我们可以“天涯若比邻”。因为有了网络,我们可以了解异乡朋友的喜怒;因为有了网络,我们可以得知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变化;因为有了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变得更近。
       总而言之,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方认为,网络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刚才对方辨友所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联络变得更方便,这只是一个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表面现象,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至实质性的问题。事实上,在网络带来种种方便的迷人外衣下面,却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越来越疏远的情感,是孤独的现代人对真情的呼唤。
      拥有网络的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迅猛,对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拥有网络,个人越来越重视自我能力的提高,看重自己的工作成就。在技术上越来越重视合作,情感上却越来越趋于封闭。个人的生活重心转移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及自身素质提高上,用在与他人情感交流上的时间与经理相应减少。
      尽管高科技为人们提供了边界的交流方式,但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看人们怎么利用。事实上,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与人的交流大多是信息的交流,是由于工作个学习的需要,公立性目的所占比重增大,而真正的情感沟通却很少。人际关系已明显倾向于工具化,难以与对方建立持久的联系,也缺乏亲密感。
      而且由于竞争的压力,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形中加了一道墙,人际关系越来越趋向于表面化,功利化,随着关反省,瞬息性的增强,专一性、持久性减弱了。这样的交往有多频繁,也无助于人们真实情感的交流,无助于新林的沟通。也难怪现在心理疗所、心理热线越来越多了。
      所以说,现代社会尽管拥有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了。 另外,高科技的产物是人们独立工作及独资娱乐成为可能,这种“足不出户”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使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减少,致使现代人越来越孤独,人与人的心理旧历越来越远。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成功的机遇,更多的是无法回避的心理重负和挑战。
      信息交换越来越多的代替了情感的沟通。亲情、友情、爱情都无情地遭受了变迁的价值观的冲击。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物欲的满足,却忽略了对真情的呵护培养。孩子在堆满玩具的房间里呼唤的是爸爸妈妈陪我玩,老人在富足的物质生活后面呼唤常回家看看,孤独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呼唤真实的友情。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感觉到了人情的淡薄,难道我们还能忍心让一满是伤痕的心灵区在编造一个人与人距离越来越近的谎言么? 现代社会,人们依赖网络交流获得心理满足,这不正说明了人们胸腔中怦怦跳动的那颗心是孤独的吗?也不正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吗?值得一提的是网上交往并不是真正的交往,这实际上是一种带着面纱的交往,使雾里看花呀!事实上,你和你的网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你只不过是根据他寄来的几块积木,搭积成了一个你乐于接受的模型。
      确切的说,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样的交往往往孕育着欺骗和不负责任的种子,那我们又怎能说,人与人的距离近了呢?对方辩友,不要老是想当然啊!现实真真切切的告诉我们,拥有网络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综上所述,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压力和不同的价值趋向,致使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情感交流少了,人与人情感距离越来越远了。
      所以说,网络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谢谢大家。 反方二辩申论 主席,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重申我方的观点:网络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一份调查中显示人们上网交流的主要动机有以下几点:1。与相识或陌生的人聊天2。宣泄感情3。
      逃避忘却和解脱现实中的烦恼4。探讨问题5。能更公开和坦白的无顾忌的发表意见。显然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是为了在一个新的更自由的交际环境中无所顾忌的说,至于说什么,我们就很难保证了。我还听说过一句网络语:在这里,我们聚会我们欢笑我们哭泣。听听吧,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聚会才能欢笑才能哭泣,那我们现实中的生活怎么办呢?要知道我们越是逃避现实交际的方式,就越无法在占主流的交际方式中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呀! 据这份调查中一道题显示,在问到你上网交友主要是因为什么时,98%的人选择了A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地方。
      当然人是需要交往,害怕孤独的,现实生活中一切极其现实的,决定性因素如相貌、财富、表情,包括肢体动作等在网上可以全然以“虚拟”的形式被忽略,其中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你可以任意选择你想扮演的任何角色,和任何一切你喜欢的人说话。不用的身份不同的境遇,都没关系。
      由此有人说:网络这个世界人人平等。可现实并非如此呀!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我们要具备拉近与多数人距离的能力,而网络只提供了一个无顾忌,无等级,无真实的三无或者多无条件下的所谓心与心交流的平台,显然是很片面的呀!我们不能不一个只在特定条件下改善了一下小部分人的关系,而在跟大程度上破坏了我们在多种环境与多种人交流的机会与能力的事物叫做一个拉近了人与人距离的东西,这显然是以点盖面,不能成立的呀! 所以我坚持我方观点:网络扩大了人与人的距离。
       反方三辩申论 谢谢主席: 尊敬的各位评委在座的诸位大家晚上好! 我方观点为:网络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要想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必须是通过以诚实和信任为基础的交流!而网络的自由或者说他的不需要负责,使其缺乏诚信的基础,人与人交往便缺乏相互的信任,他使人们身怀戒心,虚假真情难道真的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么? 叔本华说:人与人之间交往,得有所约束,有所规范,才不会偏离正常的轨迹。
      局限与节制有助于我们改善人际关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 正如在现实生活中,人是生活在有标识状态中的,换言之,每个人都有相对稳定的身份,他属于某个学校、公司、社区,他的学历、年龄、性别、银行的信用等都是有据可查的,相对透明。在此状态下,人们会受这样那样的制度规范限制。
      但在网络上交流的双方或多方都明确一个事实,既是处于一种无标识状态:网民们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形象、年龄,不知道他的信用程度、讲话的可靠性,更不可能知道他的档案,甚至连他的性别也无法得知。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表现的非常随意。 请问对方辩友,你如何知道你对面的是人而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呢? 有些人他们来到网络的时候,也许是体味着另一种人生,又也许只是这么来来去去地玩儿着,也许只是为工作烦恼时找一个发泄的场所。
      在网络的另类空间里,朋友易得,也容易失去,心易近,更易远。一近一远,由最初大门敞开,任何人等都可进。但到后来的“此QQ拒绝加好友。”——你见到的少吗? 网站无长客,相交半是空。兴来狂发贴,缘尽各西东。铁打的网络,流水的人啊——感叹得还少吗? 当你断开网络的时候,当你在深夜梦回的时候,你内心里的声音是什么?你在网络里寻求了多少个时日,付出了多少心泪,你换来了什么?为什么还会有叹息声在风中呜咽?   经历的一切是瞬间;渴望归宿的永恒在远方的远方;采着虚幻之草,编织圣洁的花环。
      翻出你的聊天记录,曾经伴你度过长夜的人还在吗?看看你的QQ,四五年你曾倾心相交的知已,如今人在何方?走过漫漫长路,谁堪与你相伴?   秋风吹打霜凉的语言,轻轻问一句,网络真得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么? 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
      Internet改变了个体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谈,感情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这难道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么? 在网络上许多人热衷于与远在大边的人建立联系,却忽视了近在飓尺的亲情和友谊,冰冷的网络,虚拟的世界,这实在是水月镜花。
      难谓真情啊。家,原本是一个温情的场所,是家人、朋友和邻里交流感情的港湾,但自从有了电视和电脑网络这些媒体,家,逐渐成为一个疏离人的孤岛,法国人就曾经发起了一场反对电视和电脑网络的运动,他们提出每周至少戒网络媒体一到两次,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亲朋好友交流的机会。
      对方辩友,网络的泛滥让家失去了其乐融融舐犊情深的那种天伦之乐,使恋人之间少了许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明月”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感觉。醒醒吧,对方辩友,为什么仅仅为了抓住一朵带刺的玫瑰,而放弃你身边满园的春色呢? 所以我方观点为:网络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谢谢大家。 反方二辩结论 谢谢主席: 我方观点为:网络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不可否认,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史的现代人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不仅可以使人们更自由的释放自己,还可以提供人们扮演任何角色的机会,但是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归属感,也导致人们逐渐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欢笑才能哭泣,这种依赖干让我们觉得网络才是我们需要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上我们可以说任何话做任何人,我们的梦想似乎得以实现,得以满足,在网络上,我们拥有一个全新的,充满变幻和新奇的交往圈子。
      但事实又怎样呢? 来看一幅漫画吧,画上是一直走在网路上的狗,路出狡黠的表情,很高兴的说:“在网络上最大的好处就是人们永远不知道你是一条狗。” 这种电脑网路上的人际关系就象是舞台上的表演,表演者在前台扮演这种人期待的角色,并且努力把后台掩盖起来。
      而恰恰是这种网路上的人际关系的范围可以极大范围的跨越地域,职业,年龄等固有的社交限制,随之,重塑自我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但真实世界的身份终究是无法抹去的呀!这是因为真实世界仍然有它的优位性,无论使用者是否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网络上,或者在主观意愿上比较喜欢网络上所扮演的角色,由于物理上身体的限制,仍旧必须回到真实世界来过生活。
      再加上网络使用这可能同时拥有数个代号,就相同是拥有数个舞台,甚至在不同的舞台上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观众。所以,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不然会呈现一种局部人格间的接触。但也欣慰这种人际关系只是建立在局部人格之上,不可否认的,网络上的热际关系必然会显得比较虚无与易碎。
       近而我们可知,这种低质量的交际方式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又无法提供一个让我们真诚优质地交往的新环境。所谓我们一方面失之东隅,另一方面又不能收之桑榆,结果是陪了夫人又折兵,还谈得上什莫拉近了距离呀? 所以我坚持我方观点是正确的:网络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谢谢大家。 。

    做***

    2006-04-12 03:16:03

其他答案

    2006-04-13 16:49:40
  • 网络对于你所谓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并不像你渲染得那么有百害而无一利。作为网络一项重要功能的电子邮件,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交流,相隔遥远的两个人,用电子邮件在一秒钟之内就实现邮件的传递。网络的普及,在通讯方面的贡献就想当初电话的普及一样。虽然电话和写信孰优孰劣还有争议,但是你总不能说电话疏远了人际距离吧。 
    

    h***

    2006-04-13 16:49:40

  • 2006-04-11 23:03:47
  • 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的<大学英语>有篇文章就是辩论这个的!

    s***

    2006-04-11 23:03: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