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时,为什么日本在击沉我数艘军舰后先行撤退,而不是全歼我北洋舰队呢?

首页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时,为什么日本在击沉我数艘军舰后先行撤退,而不是全歼我北洋舰队呢?

甲午中日黄海海战时,为什么日本在击沉我数艘军舰后先行撤退,而不是全歼我北洋舰队呢?事实是这样么?反正电视剧是这样的~为什么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17 12:14:16
      近代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按原定作战计划,准备在黄海寻歼中国北洋海军。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海域相遇,遂爆发了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给中日战争尔后的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集朝鲜,战争迫在眉睫。
      7月中旬,日本海军主力舰艇在佐世保军港集结,成立联合舰队(由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编而成,伊东祐亨任司令官),下分本队和第一、第二游击队。7月23日,日本联合舰队从佐世保启航。7月25日,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于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和护航舰只,获得成功,使日本增强了战胜中国海军的信心。
      自此以后,联合舰队一直活动于朝鲜海域,一 面掩护后续陆军和军械粮秣的海上运输,一面声援日军的陆路作战。8月5日,日本大本营命令联合舰队搜索和击破中国舰队,伊东祐亨随即于8月7日率舰队从隔音岛出发,驶往黄海西部海面。    北洋舰队方面受李鸿章避战保船思想的牵制,自7月25日丰岛海战之后,只敢在大同江口和威海卫军港之间来回巡弋。
      后来,日舰窜至旅顺口、威海卫港外,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安全,清政府于是在8月23日急令北洋舰队应在威海、大连湾、烟台、旅顺等处“来往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勿令一船阑入”。此后,北洋舰队再未远巡,不出北洋一步,将制海权轻易让给日本,使北洋舰队日益陷入消极自保的被动局面。
          9月上旬,清政府鉴于平壤之战即将爆发,准备增派援兵。为了争取时间,决定将驻防大连一带的总兵刘盛休所部铭军8营4000人由海道运至中朝边界大东沟登陆,再辗转前线。9月15日,北洋舰队主力抵达大连湾,担任船队的护航任务。9月16日凌晨,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镇南”、“镇中”14舰及“福龙”、“左队一”、“右队二”、“右队三”4艘鱼雷艇从大连出发,护送铭军,当日午后抵大东沟。
      晚上,铭军上岸,到达目的地。 不过,此时,平壤已经失陷,铭军无法起到应援的作用。    日本联合舰队得知中国海军将护送陆军赴朝的消息后,伊东祐亨判断北洋舰队有可能在鸭绿江口一带,于是率军舰12艘于16日下午出发,向黄海北部的海洋岛航进,17日晨抵达该岛附近。
      日本这12艘军舰是:“松岛”、“严岛”、“桥立”、“扶桑”、“千代田”、“比睿”、“赤城”、“西京丸”、“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    9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北洋舰队正准备起锚回航旅顺,发现日本舰队自西南驶来,丁汝昌即命令舰队启锚迎战。
      日本舰队随后也发现了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开始成“并列纵阵”(“定远”、“镇远”两舰居前),以每小时五海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进。日本则以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艘速率最高的巡洋舰为先锋,伊东祐亨自乘旗舰“松岛”,率领本队“千代田”、“严岛”、“桥 立”、“比睿”、“扶桑”跟进,12时许,又将“西京丸”、“赤城”移至本队左侧。
         丁汝昌见日舰成“单行鱼贯阵”扑来,决定采取主舰居中的“夹缝雁行阵”(交错配置的双横队)应战。 但由于旗舰“定远”舰速度过快,“济远”、“广甲”等舰未能及时跟上,阵形因此成为半月形而类似“后翼梯阵”。    12时50分,双方在大鹿岛(大洋河口外)西南3海里处开始交火。
      “定远”首先发主炮攻击,其余各舰相继开炮,但均未击中目标。战斗开始不久,“定远”发炮震塌飞桥,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各舰失去指挥。日第一游击队4舰陆续以其右舷速射炮猛轰“扬威”、“超勇”,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
      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    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舰“比睿”、“赤城”被北洋舰队截击。 “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当场毙命。“西京丸”也受重伤。
       但是,日本舰队利用其航速快、便于机动的优点,第一游击队和本队互相配合,至14时15分左右,本队已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伊东祐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
      “吉野”冲在最前面,正遇上“致远”。管带邓世昌见“吉野”十分猖狂,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准备用冲角撞击“吉野”,以求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等250名官兵壮烈牺牲。 “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击沉,250余名官兵殉难。
       “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方伯谦是否临阵脱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在“致远”、“经远”等舰同第一游击队激战的同时,“定远”、“镇远”两舰正顽强抵抗着日舰本队的围攻,虽中弹甚多,几次起火,全体官兵仍然坚持奋战,重创敌旗舰“松岛”,打死打伤炮台指挥官海军大尉志摩清直以下100多人。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靖远”帮带大副刘冠雄见 “定远”号旗桅杆断裂,不能升旗指挥,建议管带叶祖?代悬信旗集队,指挥各舰绕击日舰。这时,日旗舰“松岛”已经瘫痪,“吉野”也丧失了战斗力,其余日舰也都伤亡惨重,不能再战,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祐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北洋舰队的损失大于日方。黄海海战以后,由于北洋舰队嗣后不敢再战,日本基本上掌 握了黄海制海权,对后来中日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是失利了。失利的原因一是北洋舰队指挥失误,排出的阵形不利于进攻,发挥不了己方舰队在舰艇数量、大口径火炮和防护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开战不久即失去统一指挥,始终处在被动地位;二是“济远”率先逃跑,影响了斗志;三是弹药不充足。
      日方则充分利用其航速、中小口径速射火炮方面的优势,运用灵活的战术,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但是,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是英勇顽强的。他们在惨烈的战斗中,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

    y***

    2006-04-17 12:14:16

其他答案

    2006-04-17 13:12:11
  • 男儿当自强,英雄出我辈.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看看我们能不能打日本一次!(彻底的)我们不想看到中国总是被人家打来打去,一味的抵抗!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出色,总是占主动,稍有动静就打掉!中国中国一定强,现实会证明的!

    不***

    2006-04-17 13:12:11

  • 2006-04-17 12:11:27
  • 炮弹补给不足

    蓝***

    2006-04-17 12:11:27

  • 2006-04-17 12:11:25
  • 黄海大战进入下午5点后,北洋舰队被击沉4艘,日军也有5艘战舰重伤退出战斗,虽然日军表面上占有优势,但时间已经进入黄昏,马上就要入夜了,而北洋舰队的2艘主力舰镇远,定远虽然受到整个日舰队几个小时的攻击,但其装甲坚厚,仍然没有被击沉的迹象.,更重要的是北洋舰队的鱼雷舰已经接近战区,日军担心入夜后受到鱼雷攻击,因此明知的选择见好就收也是可以理解的.

    b***

    2006-04-17 12:11:25

  • 2006-04-17 11:59:48
  • 当时被击沉的4艘北洋水师战舰都是小吨位、航速慢、落后的战舰,而整个舰队尤其是主力战舰并未受到重创。当时,小日本虽然没有战舰被击沉,但也有数艘被重创而被迫退出战斗,加之当时天色已晚,再战也没有决胜的把握,所以,小日本才退出战斗。

    g***

    2006-04-17 11:59:48

  • 2006-04-17 11:57:13
  • 当时时已近晚,而且日军也有一些军舰受到损伤,当时军舰不具备夜战能力,于是就撤退了.

    更***

    2006-04-17 11:57:13

  • 2006-04-17 11:56:49
  • 主要是没炮弹了需要回去补充,日军舰采用了半自动炮弹装填机一分钟能打出十几发所以弹药消耗大所以它再不走就成靶子了

    g***

    2006-04-17 11:56: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