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赏析《梅花落》?

首页

如何赏析《梅花落》?

梅花落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4 17:17:33
  •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诗人赞美梅花“傲雪欺霜”的性格,轻视寻常俗花,说它们没有耐寒的品质。诗虽然是写梅花,其实是在写人。诗人赞美那些品格坚毅、才华高尚的人,而以庭院中的“杂树”象征才能平庸而无节操的士大夫官僚。
    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
      诗人说庭中的杂树众多,可他却偏偏赞叹梅花。因此可以看出首句对于“杂树”的描写具有“反衬”的效果。因为“反衬”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捺不住地提出质问一一“问君何独然?”这“问”的主语便是“杂树”。
      “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诗人面前,诗人回答得也很爽快,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这是赞梅的理由。但是,为了使“偏”与“独”有所交代,也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接着又说:想想你们吧,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终没有耐寒的品质,是所谓“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鲍照《咏史》)。
      如此相比,则“偏为梅咨嗟”一语,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思***

    2016-06-24 17:17: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