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法律问题

首页

法律问题

A与B系夫妻,两人经常为梁某的外遇行为争吵,且A不肯与B离婚。一日B为达到与A离婚的目的,预谋害A,便拿出自造的手枪向A射击,由于A躲闪的及时,第一枪未射中。这个时候B完全有条件向A继续开枪,但是他念自己和王某已是多年夫妻,便自动放弃了枪杀王某的行为。
请问:B这种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属于犯罪中止呢还是犯罪未遂?比照犯罪既遂,应怎样量刑?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6-22 22:19:55
  • 属于犯罪中止。因为在犯罪过程中该B的犯罪行为停止是因为自生主观原因而停止,不是因客观原因而停止,这正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最根本区别。
    因较之从轻处理
    

    佳***

    2006-06-22 22:19:55

  • 2006-06-22 09:37:52
  • 如果按照作者的假设,那么属于实行阶段的中止,上面的专家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中止和未遂的问题很清楚,我决定如何确定“他念自己和王某已是多年夫妻,便自动放弃了枪杀王某的行为。”很有兴趣讨论一下。这个部分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践。

    木***

    2006-06-22 09:37:52

  • 2006-06-22 02:39:43
  • 犯罪中止

    独***

    2006-06-22 02:39:43

  • 2006-06-22 01:37:41
  • 是故意杀人罪的中止(免除处罚)
    意志以内是中止,
    意志以外是未遂.
    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罪(三年以下)
    量刑: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笨***

    2006-06-22 01:37:41

  • 2006-06-21 21:35:52
  • 肯定是犯罪中止,能为而不欲,典型的犯罪中止.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楼上几位说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我不知道他们是条文没记清楚还是真的不懂法律.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和"应当减轻处罚"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从轻处罚一定是在法定刑以上选择一个刑期.而减轻处罚则一定是在法定刑以下选择一个刑期.对被告人来说二者是差天共地的.

    小***

    2006-06-21 21:35:52

  • 2006-06-21 21:20:03
  • 犯罪中止,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5***

    2006-06-21 21:20:03

  • 2006-06-21 18:52:14
  • 犯罪未遂。第一枪的射击已构成犯罪,只是由于对方闪躲及时才躲过,因此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构成犯罪未遂。

    秦***

    2006-06-21 18:52:14

  • 2006-06-21 18:28:32
  • 属于犯罪中止,B因为主观上的原因放弃了犯罪,而不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犯罪的未遂.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可本案是持枪杀人,还会涉及到其他的罪行.

    s***

    2006-06-21 18:28:32

  • 2006-06-21 18:21:57
  • 属于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客观上能将犯罪行为进行下去,由于主体的犯罪意志动摇,犯罪动机发生改变,自动中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使犯罪客观上处于未遂状态的行为。
    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4条第2款修改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

    2006-06-21 18:21:57

  • 2006-06-21 18:18:44
  •   属于犯罪中止。
    1\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2\ 犯罪中止是指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客观上能将犯罪行为进行下去,由于主体的犯罪意志动摇,犯罪动机发生改变,自动中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使犯罪客观上处于未遂状态的行为。
      主体中止犯罪行为,是由于在主体心理结构中,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的情境因素作用下呈活跃状态,反对作案的动机战胜了犯罪动机,使原有的犯罪意志动摇,自动放弃犯罪目的的结果。促使主体犯罪动机转化的心理因素主要有:(1)恐惧心理。因担心犯罪行为败露,受到刑罚惩罚的恐惧心理而产生的自我心理强制;(2)真诚悔悟。
      因道德感、理智感的复苏而产生罪责感、羞耻感,良心受到谴责而真诚悔悟;(3)怜悯之心。因被害人或他人的忠告、求饶、义正辞严地谴责等良性刺激,使主体产生对被害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罪责感等;(4)犯罪现场其他情境因素的刺激。如看到犯罪的可怕景象而胆怯、手软等使犯罪意志动摇。
      中止犯罪比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中止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本案中犯罪分子开了一枪后,并没有什么客观的东西迫使他放弃实施,而是由于良心发现,考虑到多年的妻子旧情,而放弃继续作案,因此应该属于犯罪中止,而不属于犯罪未遂 。

    高***

    2006-06-21 18:18:44

  • 2006-06-21 17:53:23
  • 属于犯罪中止,可以从轻判处。

    高***

    2006-06-21 17:53:23

  • 2006-06-21 17:48:54
  • 上面名叫lixj5337说得对

    树***

    2006-06-21 17:48:54

  • 2006-06-21 17:48:34
  • 犯罪中止,三到七年

    小***

    2006-06-21 17:48:34

  • 2006-06-21 17:42:25
  • 中止。比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
    

    l***

    2006-06-21 17:42:25

  • 2006-06-21 17:39:31
  • 同意一楼的意见~

    q***

    2006-06-21 17:39:31

  • 2006-06-21 17:38:14
  • 犯罪未遂.应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道***

    2006-06-21 17:38: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