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肾脏小囊肿怎么治疗

昨天去医院常规体检B超时告之“右肾小囊肿”,请问这情况要紧吗?怎样治疗和预防改善,谢谢。
吉*** | 2006-10-04 07:59:35

好评回答

2006-10-04 08:06:37
有*** |2006-10-04 08:06:37 558 313 评论
 小的囊肿不必治疗,如果直径5-6CM以上,有明显酸胀感,就要处理。(不然压迫肾组织,会萎缩,影响肾功能)
可抽出囊液,注入无水酒精。如与肾盂相通(造影可知),要手术切除。


肾囊肿病变起始为肾上皮细胞增殖形成的肾小管壁囊状扩张或微小突出,其内积聚了肾小球或上皮分泌液,与肾小管相通,囊壁与邻近细胞外基质融合,最终形成孤立囊肿。较大的囊肿可改变肾脏外形,压迫周围组织、严重者造成输尿管梗阻、积液、感...

查看全部>>

 小的囊肿不必治疗,如果直径5-6CM以上,有明显酸胀感,就要处理。(不然压迫肾组织,会萎缩,影响肾功能)
可抽出囊液,注入无水酒精。如与肾盂相通(造影可知),要手术切除。


肾囊肿病变起始为肾上皮细胞增殖形成的肾小管壁囊状扩张或微小突出,其内积聚了肾小球或上皮分泌液,与肾小管相通,囊壁与邻近细胞外基质融合,最终形成孤立囊肿。较大的囊肿可改变肾脏外形,压迫周围组织、严重者造成输尿管梗阻、积液、感染等。穿刺复发率约为30%—78%【1】,且穿刺的囊液外漏造成肾周包膜的致密粘连,使以后的手术治疗十分困难,由那彦群等报告后【2】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正被医生和病人所乐意接受,成为经典治疗方法之一。

============================

以下转自百度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可分为成人型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和获得性肾囊肿。 
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肾脏实质内充满数不清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圆形囊肿,囊内含有液体,小的肉眼看不到,大的可有数厘米,故称之为多囊肾。表现为夜尿增多、腰痛、高血压等。尿检有血尿、少量蛋白尿,常会缓慢地发展成为慢性肾衰。有10%的人伴有肾结石,30%的人伴有多囊肝。有经验的医生借助B超、静脉肾盂造影可确诊。 
单纯性肾囊肿可能是一种先天性异常,是单侧或双侧肾及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多数是单侧,故称单纯性肾囊肿。其发病率可随便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的人做B超,有50%可以发现这种囊肿。借助B超、CT可确诊。 
获得性肾囊肿,主要是因尿毒症或透析治疗后才发生的。与年龄无关,而同血液透析的时间有关。肾脏原本没有肾囊肿,据文献报道,透析时间超过3年的,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囊肿。它的一个肾内至少有4个囊肿,直径多为2~3公分,有些囊肿可以发生感染,甚至癌变, B超或CT检查可确诊。 
多囊肾病人需知 
多囊肾因其双肾皮质和髓质充满很多薄壁的球型囊肿而得名,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囊肿的形成可能因胚胎期某些肾单位的集合管与远曲小管的连接失误所致。由于囊肿压迫肾单位,引起局部肾内梗阻,影响肾功能,常会缓慢地引起肾衰,占尿毒症病因的5%~10%,其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异,临床诊断率不高,常常误诊。一般40岁以后才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胁腹病疼痛、血尿。多数病人会并发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75%患者有高血压,还可伴有肺、脾、胰、卵巢等囊肿。化验检查可发现程度不同的蛋白尿、血尿,晚期可出现贫血。具有决定意义的检查为静脉肾盂造影;而B超、CT、X线断层摄影、同位素肾扫描也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多囊肾的预后 
婴儿多囊肾一般出生后几月内死于尿毒症,小儿多囊肾常会成年前死于肝脏病和尿毒症。成人多囊肾进展到尿毒症十分缓慢,病人的平均寿命为50岁左右,症状出现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0年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也有不少终生无临床表现者。即使到了终末期尿毒症,还可以施行血液透析、膀胱透析、肾移植等替代疗法,三者的最久生存者均已超10年。 
参考资料:  
肾囊肿包括单发性肾囊肿、先天性多囊肾和先天性多发性肾囊肿等。患者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仅通过B超检查发现肾脏上长一个或数个囊肿。少数人也可以长多个囊肿,但双侧同时存在囊肿者少见。这种囊肿的壁很薄,囊内为澄清带黄色的液体,囊肿大多为核桃大小。肾囊肿发生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属于肾脏退行性变,因而发病者多为老年人。小的囊肿不会引起任何症状。近来由于B超检查的广泛开展,所以发现有肾囊肿者也增多了。 

肾囊肿 的主要临床症状 

绝大多数肾囊肿并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及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现以下病状: 

①腰、腹部不适或疼痛:其原因是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拉,或者使邻近器官受压引起。另外,肾脏多囊导致肾脏含水量大,变得沉重,下坠牵拉,也会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双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会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②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出血原因是因为囊壁下方有许多动脉,由于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使囊壁血管因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 

③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的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一般而言,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④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g。多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⑤高血压:固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在肾功能正常时,已有50%以上患者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⑥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占位、压迫,使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肾囊肿 的检查方法 

比较可靠的方法有X线造影、肾脏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及CT检查。在肾囊肿时,泌尿系X线造影可能见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边缘光滑,无破坏。肾囊肿不是肿瘤,但极易与肿瘤相混淆,因此肾囊肿与肾恶性肿瘤的鉴别十分重要。二者的鉴别方法可用肾实质性断层造影或肾动脉造影。肾实质断层摄影时,囊肿部位影像浅,肿瘤部位影像深;肾动脉造影时,囊肿部位血管稀疏,无造影剂浓聚,肾恶性肿瘤则因血管丰富,有造影剂浓聚。怀疑囊肿恶性变时,可进行囊肿穿刺,抽出囊液进行常规检查及脱落细胞检查;也可向囊肿内注入造影剂,检查囊壁有无肿瘤。B型超声和CT很容易将肾囊肿和肾实质性肿瘤区别开来,因此,十分理想的检查方法。 

肾囊肿 的治疗方法 

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无症状者应经常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由于感染是本病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若非十分必要,不要进行尿路创伤性检查。肾囊肿穿刺作用不大,不仅易于感染,易于复发,而且经过长期观察,该术也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坏的发生。手术切除囊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肾表面的囊肿可以切掉,但要切掉埋在肾脏深部的囊肿就相当困难。肿物较大且有恶变可能时,可以进行手术探查,如果证实为良性囊肿,可将肾表面的囊壁切除,边缘用肠线与肾实质连续缝合,残留囊壁涂以碘酊。一侧肾实质广泛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肾切除术。 
  
囊肿分很多种,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个?请自己去看看吧 ,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0/300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2016-08-12 17:09:59
  • 肾脏的囊肿多数都是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如果囊肿体积小,肾功能等各方面均正常,可以不用治疗,定期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如果囊肿体积大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胡*** | 2016-08-12 17:09:59 539 318 评论
    0/300
  • 2006-10-10 20:58:50
  • 你好,关于肾囊肿的相关理论,楼上也已提到,本人就不在此多叙述了,下面就如何处理,简要答复如下。
    
    你目前的右肾小囊肿一般不会对肾脏造成影响,也不需特殊治疗,可每年去做B超检查一次.没有增大而出现压迫症状就没关系.。  当然了在每年检查中,一定要注意肾功能的复查等,若没有肾功损伤可以不用治疗。若有肾功损害或病情有较大的进展等,可以进行穿刺和手术治疗。
    如需要治疗的话,泌尿外科的专家或大夫们,会...

    查看全部>>

    你好,关于肾囊肿的相关理论,楼上也已提到,本人就不在此多叙述了,下面就如何处理,简要答复如下。
    
    你目前的右肾小囊肿一般不会对肾脏造成影响,也不需特殊治疗,可每年去做B超检查一次.没有增大而出现压迫症状就没关系.。  当然了在每年检查中,一定要注意肾功能的复查等,若没有肾功损伤可以不用治疗。若有肾功损害或病情有较大的进展等,可以进行穿刺和手术治疗。
    如需要治疗的话,泌尿外科的专家或大夫们,会依据你当时的具体情况而进行手术及相关治疗的,你目前就不要太过虑了。
    
    祝你一切顺利、早日康复!!
    小*** | 2006-10-10 20:58:50 554 315 评论
    0/300
  • 2006-10-10 13:27:52
  • 肾脏囊肿直径不大于4cm可不做特殊处理。有的可以自愈,定期复查!!!
    永*** | 2006-10-10 13:27:52 528 321 评论
    0/300
  • 2006-10-05 22:19:01
  • 囊肿多为先天,多肝肾囊肿同时存在,小者可不治疗。
    f*** | 2006-10-05 22:19:01 527 321 评论
    0/300
  • 2006-10-05 17:13:34
  • 三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
    v*** | 2006-10-05 17:13:34 526 321 评论
    0/300
  • 2006-10-04 13:41:34
  • 不需治疗,定期复查
    m*** | 2006-10-04 13:41:34 525 321 评论
    0/300
  • 2006-10-04 13:02:36
  • 多数人都有,可不治疗!
    d*** | 2006-10-04 13:02:36 527 321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2)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