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什么是天葬?

首页

请问什么是天葬?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12-29 18:03:04
  •   藏、蒙古、裕固、门巴皆有此葬仪,傣族人也偶尔用之。其特点是:以尸体被猛禽吃净为吉祥。若未被吃净,则以为死者罪孽深重,还要请喇嘛念经超度,直至尸体被吃完。当然各族天葬又不全是一个模式。天葬是藏族最普遍的葬仪。在藏族聚居区都设有天葬场,有专门的人员。
      亲人亡故后,在家停放三日,请喇嘛念经,然后由司葬人员将尸体背到天葬场,放在天葬台上把尸体肢解成碎块,拌上糌〔zān簪〕粑、酥油撒喂给等候在周围的鹰群。尸体被吃完,就以为死者升天了,众家人为之庆幸。如若未被吃净,就要再出钱请喇嘛为之超度,直至其被吃净升天,家人始能安心。
      在门巴族,天葬是喇嘛和有钱人的特权。蒙古族只有牧区采用天葬,又叫野葬。即把尸体放在荒野上,任凭禽兽争食。其家人在死者葬后49日或百日内,不剃须发,不饮酒作乐,遇客也不寒暄,以示对亡者的哀悼。裕固族则选好葬地,把尸体靠在大石头上,待三日后去看结果。
      天葬后还要设墓,即垒一堆石头代表葬了一个死人,石堆按长幼顺序排列。景颇和土等民族,夭折的小孩也用天葬。

    m***

    2006-12-29 18:03:04

  • 2006-12-29 18:02:32
  •       藏、蒙古、裕固、门巴皆有此葬仪,傣族人也偶尔用之。其特点是:以尸体被猛禽吃净为吉祥。若未被吃净,则以为死者罪孽深重,还要请喇嘛念经超度,直至尸体被吃完。当然各族天葬又不全是一个模式。天葬是藏族最普遍的葬仪。在藏族聚居区都设有天葬场,有专门的人员。
      亲人亡故后,在家停放三日,请喇嘛念经,然后由司葬人员将尸体背到天葬场,放在天葬台上把尸体肢解成碎块,拌上糌〔zān簪〕粑、酥油撒喂给等候在周围的鹰群。尸体被吃完,就以为死者升天了,众家人为之庆幸。如若未被吃净,就要再出钱请喇嘛为之超度,直至其被吃净升天,家人始能安心。
      在门巴族,天葬是喇嘛和有钱人的特权。蒙古族只有牧区采用天葬,又叫野葬。即把尸体放在荒野上,任凭禽兽争食。其家人在死者葬后49日或百日内,不剃须发,不饮酒作乐,遇客也不寒暄,以示对亡者的哀悼。裕固族则选好葬地,把尸体靠在大石头上,待三日后去看结果。
      天葬后还要设墓,即垒一堆石头代表葬了一个死人,石堆按长幼顺序排列。景颇和土等民族,夭折的小孩也用天葬。 上网查的。

    b***

    2006-12-29 18:02:32

  • 2006-12-29 18:01:00
  •   天葬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
      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 。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是大部分西藏人采用的丧葬方法。 藏族的丧葬形式是经历了历史变化的,据藏文史籍记载,在远古的“七天墀”之时,诸王死时是“握天绳升天”,“如虹散失,无有尸骸”。
      这种情况同藏族当时的认识有关,当时藏族认为其祖先来自天上,死后归天。 藏语称天葬为“杜垂杰哇”意为“关(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文中“恰”是一种专门食尸肉秃鹰,谓之“哈桂”。据此可知这种“天葬”亦可谓之“鸟葬”。 天葬习俗始于何时,未见具体而确切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后,对于西藏丧葬习俗的影响很大,在佛教中“布施”是信众奉行的准则,布施有多种,舍身也是一种布施,据敦煌发现的《要行舍身经》中载,即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葬尸场)中。
      在汉地隋以前已有此风俗。这种风俗对于共同信奉佛教的藏族或许是殊途同归。在佛教故事中也有“尸毗王以身施鸽”及“摩诃萨?释渡硭腔ⅰ钡姆鹁适拢铩捌腥际幌钡取? 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
      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
      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有学者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贝在墨竹工卡县直贡地方建造了直贡替寺,并在当时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多多卡天葬院中间,有一块约4平方米大小、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天葬时停放尸体的。在天葬院南门外,还竖立一根约10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顶部悬挂着很多褪了色的经幡。送逝者到多多卡天葬台前,把尸体卷曲起来,头屈于膝部,使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点燃桑烟引来鹰鹫,再进行尸解。
      因为鹰鹫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骨头,所以天葬程序就采用倒叙法,先喂骨头。 。

    有***

    2006-12-29 18:01: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