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设计

首页

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是现在的中小学的一门课程
也就是计算机课
但是现在在中小学中叫信息技术课程
急用100分不成敬意如果不方便可以给我留言另有100分相赠多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7-05-17 23:37:08
  •   教材内容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操作规程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素养。
    PowerPoint是office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模块之一,office软件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最主要的一个应用软件,微软系列软件有其一事实上的操作方法和规范,尤其是office系列中的各之间有很多类似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同一个软件内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也都有许多相似的方法。本课是PowerPoint的第一课,也是在学生学完了Word、FrontPage软件的基础上展开的,对学生的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很多便捷。 教学对象分析: 1。 2。 学生已学习了office软件中的word、frontpage的基本操作,这时学习“PowerPoint”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的操作规律和程序设计的意思。
       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同时有了一定的自学和动手能力,但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自我调控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适当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并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PowerPoint的启动和退出,初识PowerPoint的界面。
       2、掌握新建幻灯,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 3、学会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 4、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颜色的方法。 能力目标: 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获得计算机操作的经验,从而发展学生探索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赏识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制作两页含有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 教学难点: 选择版式和设置背景颜色的方法。 教学模式(或方法): 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和分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1、主动学习,自主探索:通过创设融合了情境的任务,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2、知识迁移:利用本课知识点本身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Word、frontpage知识的迁移,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并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课件。 2、苏亚星广播演示系统。 教学过程: 内容 过程 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学生运动会多媒体演示文稿。 1、学生欣赏并思考这是有什么软件制作的?怎么做?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作好了准备。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任务一:新建一个幻灯片。 学生有Word、frontpage的知识迁移,课本上有图文并茂的演示讲解,所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是可行的。所以,老师应尽量少指导,不去计较学生的错误操作,让学生在弯路和错误中学会思考,学会寻求帮助(课本的,学习同伴的,教师的……),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发展自学能力 问题情境:新建一个幻灯片,并把作者信息作简单介绍。
       小结: 1、打开PowerPoint并新建幻灯片的方法。 2、幻灯片版式的选择。 3、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及文字的修饰。 1、先自学课本。 2、自主探索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3、学生演示并讲解方法,共同评价补充。
       2、任务二:插入新幻灯片。 这儿的操作任务是制作运动会的介绍。这是学生感兴趣并亲身经验过的,所以学生会全身心的自觉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去,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序的发挥,可以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这儿是分层次的练习,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在美化幻灯片时,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这样,可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每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活动中得到发展,得到不同的发展。
       问题情境:刚才介绍了作者信息,下面我们就可以接下去做运动会的情况了,并保存成文件。 小结: 1、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 2、艺术字的插入和修改。 3、设置背景颜色。 1、学生操作。
       2、学生演示并讲解方法,共同评价补充。 3、任务三:幻灯片的美化。 问题情境:修饰幻灯片使他们更美观,更吸引人呢。 小结: 1、艺术字的插入和修改。 2、设置背景颜色。 1、思考,你准备从那方面去美化和修饰。
       2、学生操作。 3、学生演示并讲解方法,共同评价补充。 在线评价课堂讨论 作品展示交流。然后采用个人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多元评价。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重视自评与互评,使评价成为学生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课堂小结内容拓展 本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

    探***

    2007-05-17 23:37:08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