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多媒体电脑与百姓生活有哪些密切关系?

首页

多媒体电脑与百姓生活有哪些密切关系?

多媒体电脑与百姓生活有哪些密切关系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5-28 23:28:22
  • 百姓方便了,增加了信息量

    端***

    2014-05-28 23:28:22

  • 2014-05-28 16:49:44
  •   多媒体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龙头,其应用于信息传播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学校纷纷将它应用于课堂教学,采用计算机的图文、人机交互操作方式进行教学,使教师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和知识讲解员、传授员,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
      学生角色由原来处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工具。[下图就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计算机在说话训练中的运用,为学生创造“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对说话感兴趣,能大胆地说,说得好。
      简单提纲如下:①立体情境,提供说话的内容。               ②全程动态,激发说话的兴趣。       ③形式多样,引导想象的说话。       ④设计卡通,反馈说话的信息。        【关键词】提供;激发;引导;反馈 新修订《大纲》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定性,也是对语文教学的定位。口语已成为学生交流传递学习、生活、活动信息、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研究课题。        多媒体计算机的介入,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使课堂形成了“人机结合教学模式”,建立了一个立体的信息沟通网络,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巩固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
      下面说说我进行多媒体计算机与说话训练相结合的做法和体会。    一、立体情境,提供说话的内容。 课堂上的说话训练所直接面对的不是客观世界的实体,而是自己的心理——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表象。由于小学生生活范围有限,再加上感知水平不高,表象的积累较少,因而对许多材料,常常感到“没东西说”。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通过精心编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将一切真实艺术再现,让学生踏着记忆的足迹,走入过去时光,记下这一“历史的特写镜头”之后,选择、加工、综合,使信息得以净化,迅速进入创设的说话情境。
      如在指导《春到田野》说话之前,我先用摄像机拍下了一段春天田野的录像,把说的内容变成画,储存在计算机内,呈现在学生眼前。第一次屏幕上显现了春天的田野美景,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这时,我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按顺序观察画面上有哪些景物?那绚丽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动人的音响,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说话兴趣。
      当学生有序地把画面上的景物说完整后,我第二次定格出现各种景物,给学生一个细致观察的机会。这一次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观察,找出春天景物的特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解决如何说具体的问题。学生从屏幕上看到蓝天、白云,河水里游动的小鱼、蝌蚪时,有的学生说道:“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白云下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里连一片薄冰也找不到了,河水慢慢地流着,微风一吹,水面上泛起鱼鳞似的波纹。
      成群结对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当学生看到河岸上柳树的枝条在水面上荡漾时,有的学生说道:“河岸上,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千万片柳叶,挤满纤细的柳枝,柳枝千条万条,轻拂绿波。难怪唐代诗人贺之章赞美它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油菜花对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在指导学生说田野里的油菜花时,屏幕上的油菜花远望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近看,花瓣上落着一只只的小蜜蜂正低头采着花蜜,半透明的翅膀闪闪发光。一阵风吹过,油菜花载着蜜蜂涌起层层波涛……学生一边观景,一边听着老师的指导。这种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动态、静态相结合的直观信息,把学生的意趣、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使学生争先恐后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种种感受。
      活生生的实体材料,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想象构思,都能绘声绘色地进行描述,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了。可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段给学生开辟了感受生活的新领域,这是老式的说话教学无法实现的。 二、全程动态,激发说话的兴趣。 传统的实物图片投影仪或幻灯机所呈现的只能是一种瞬间的动势。
      而多媒体计算机所具有的模拟实验功能,能做成强烈动感的三维动画CAI课件。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计算机那动态画面引起学生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能迅速对感知到的事物作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使说话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说话。  在叫学生介绍一种学习用品时,我们通常采用看看、摸摸、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生能说但语言平淡,难以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然而一个卡通形象的文具盒,在动听的背景音乐的伴奏下,旋转着飞出,并强有力地拉出一串立体文字——“我的文具盒”。
      学生马上被吸引了:“咦——它会动。”接着文具盒又神气地平躺着,拍拍身子,指指上面的图案,又比划自己的形状,然后得意地冲开盒盖,展示了躺在隔板上的文具盒一家。只见钢笔大哥挺身而出,摘下“帽子”挥动笔尖,完成作业;白白胖胖的橡皮妹妹宁愿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为主人换来完满的答案;小刀婆婆正在揍偷懒的铅笔二哥,非把他揍出“芯”来不可……文具盒挥挥手,文具一家回家休息了。
      顿时一片寂静。它满意地点点头,轻手轻叫地合上盒盖。结尾的“GOODBYE!”几个字符又悄悄而去,似乎给予无穷的回味。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孩子们开怀大笑,在艺术的感染、熏陶、启迪下,他们不知不觉地仔细观察,抓住了文具的形状、色彩、质地等特点,联想到用途及学习的关系,沟通了说话的“源”与“流”。
      情动而辞发,学生说话时,语言极富情趣,适当运用了联想、比喻、拟人等手法,一直到说完,脸上还带着微笑,看来已真正体验到说话的快感了。     计算机当中储存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玩一个说一个。如指导了中年级孩子玩了“文字地雷”,一个个地雷挖出来后,他们急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说话兴趣很浓。
      趁势,让他们分析地雷位置,说说你怎样“挖地雷”,结果怎样,你怎样逐渐“挖地雷”窍门的。这样一来,玩中说,说中玩,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形式多样,引导想象的说话。 爱因斯坦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能力。如:听录音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情联系起来编故事;看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再根据镜头表演出来;看故事主要情节,想象故事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有一次,我上一年级说话课《打电话》后,输入一幅少先队员打电话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个少先队员为什么打电话,正在和谁通话?因为学生大多都接触过电话。这时候,他们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思维非常活跃,仅打电话的原因就说了十多种。接着,让学生自行设计动画,编出故事情节。
      个性不同、创造力不同的学生设计的动画,编的故事内容也不一。这样,一下子把他们带入了故事的王国,纷纷欲试,激发调动了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情感具有极大的爆发力。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这种爆发力为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路。如:为了上好《我爱妈妈》一堂说话课,教师开讲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以及录像《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片断。
      乐声初起,学生纷纷随声跟唱,一遍不过瘾又来第二遍。饱含激情的歌声牵动着学生的心,情感的浪花在孩子的心头涌动。此时,强烈的欲望促使他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称赞自己的妈妈。其中一位学生说:“母爱很伟大!我亲眼看见猴妈妈细心照料小猴的动人画面。我想为小猴叙说内心的感受。
      ”……感情的真挚、浓烈,超出了老师的预想。 多媒体计算机的开放性使得它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超过了传统模式。它带来的高密度、直观鲜明的信息、资料也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学生的想象力开启了,提高了说话的主动性,由“要我说”跃升到了“我要说”的新阶段。
      四、设计卡通,反馈说话的信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通过反馈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反馈中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增强克服缺点的决心而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快捷、便利的优点,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反馈学生表达的过程。
      在提高口语训练效率上发挥很大的作用。我在第一次听多媒体说话教学课时,印象最深的是那一个“智慧仙子”。当学生练说完毕,它就会腾云驾雾地出现在同学眼前并传出声音:说得好!你真能干!奖励:一朵含苞欲放的水仙花。请继续努力。如果说得不好,它会传出声音:请再说一次,好吗?  学生在这样一种竞技式的活动中,必然全面要求自己尽力达到最佳反馈结果,激发了好胜心。
      胜不败,败不馁,处于最佳的永无止境、永攀高峰的良好心理状态中。我也记数过,最多举手次数达四十八次,说话次数达十五次[包括自由练说]计算机的及时反馈,使学生立即知道结果,那么说话就得到了强化,而且牢记在心,真正内化了知识与技能。 有时可以先录下说话内容,当场录下学生不同的口头表达情况,当场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评析,谈谈优点,评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
      这又给学生一次练说的机会。总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说话训练,丰富多彩,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它能激发学生爱说话的兴趣,发展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又有利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高。
        [运用思考]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我们认识到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至于在什么时出示,使用次数等问题,还得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媒体,把握使用时机,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直观、快捷、高效的作用。

    老***

    2014-05-28 16:49: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