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孔子是如何删订《尚书》 的?

首页

孔子是如何删订《尚书》 的?

孔子是如何删订《尚书》  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5 17:56:49
  •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但这些散文,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相传由孔子删订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那么,孔子是如何删订《尚书》的呢?孔子认为他那个时代已没有“有疑则阙”的史家,而多数人只是穿凿附会,妄作一些篇籍,以至于出现了“是非无正,人用其私”的不良现象。
      他不禁感慨地说:“夏礼、商礼,我都可以讲说,只是文献不足,却不敢征信”。文献既不足征信,修史的又只穿凿附会。于是为了删订《尚书》,他便去周王朝收集丰富的资料,得见虞、夏、商、周四代的史书。而这些史书的思想内容和史实叙述,都显得杂乱不谨严,因之“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举其宏纲,撮其机要。
      ”删订成一部从尧、舜以至秦穆的通史——完整的《尚书》,并在《益稷篇》里赞美虞舜说:“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这就可见孔子删《书》是如何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了。

    陈***

    2016-07-15 17:56: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