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中生该如何摆脱厌学心理?

首页

高中生该如何摆脱厌学心理?

高中生该如何摆脱厌学心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31 16:32:26
  • 建议你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大学参观参观,这样才能激发你进取的学习之心。

    阿***

    2018-08-31 16:32:26

  • 2018-08-31 13:59:29
  •   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个人在良好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丧失了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可以重新获得这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首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结构,它构成了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无视这个特点去制定学习目标是无的放矢,终将导致学习目标的放弃。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笼统的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而是要细分学生在每门学科中已有知识的建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等。还要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学生个性特征等。只有详细了解了上述内容,才能对其设计合理稳妥有效的学习计划,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从局部目标到整体目标一步步地前进,一点点地品尝学习的成功,建立学习信心,建立人生的信心。
         强调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学习中总是有失败者的。持这一观念的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的评价方式和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如果按照单一的目标要求,用传统的考分评价,肯定有一部分学生的分数较高,而另一部分人分数较低。
      如果给学生制定个人化的目标,进行纵向评价,使每个人的参照对象是他自己,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进步作为评价的标尺,淡化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这样是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在横向比较中的担心、焦虑和自卑。   2、正确对待分数   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看中学生的分数,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不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他们试图逃避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不愿意参加考试,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学生的分数只能代表学生某一段学习情况,而不能作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标准。老师和家长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形成一套更具客观的更合理的和更全面的评价标准。
      老师和家长应从不同的方面表扬和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信心,而不是单从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但增强了,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自觉性低,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又不能持之以恒;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都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
      好的学习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增加许多的阻力,不断的挫败感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会造成精神苦闷,就会觉得学习不下去,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治和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增长自信。 厌学症的产生和策略 众多调查资料表明,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自由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
      另有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症。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转化差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如何有效地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呢?可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
      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一***

    2018-08-31 13:59: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