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文翻译有什么方法

首页

古文翻译有什么方法

我想知道翻译的方法,怎样才可以又快又准确的翻译出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23 19:20:10
  • 很简单,哪用什么这样词那样词的,要翻译的文章一定都被翻译过的,只要找到翻译过的文章,当小说一样看几次,就什么都记住了,至于那些要解释的词语嘛,你记住文章就记住了词语.我就是这样的从来不去研究什么词什么词,高考不照样130多分吗??

    思***

    2018-02-23 19:20:10

  • 2018-02-23 19:20:10
  •   古文翻译八法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
      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
      (《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
      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
      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
      (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
      (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
      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
      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
      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一) 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二)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 (一) 主谓倒装。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二) 宾语前置。 (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B。
      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 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
      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B。
      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 定语后置。如: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
      (《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是文言文固定说法,并非是什么倒装句,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学会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才将它当作理科公式一样,利用它来获取新知识罢了。
       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 (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赤壁之战》)(省宾语)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 (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 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
      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

    a***

    2018-02-23 19:20:10

  • 2018-02-23 19:20:10
  •   古文翻译八法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
      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
      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
      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
      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
      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一) 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二)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
      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
      数词活用为动词) 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 (一) 主谓倒装。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二) 宾语前置。
       (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
       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如: 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 定语后置。如: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
      )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是文言文固定说法,并非是什么倒装句,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学会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才将它当作理科公式一样,利用它来获取新知识罢了。
       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 (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赤壁之战》)(省宾语)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 (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 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
      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

    飞***

    2018-02-23 19:20:10

  • 2018-02-23 19:20:10
  •   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中央电大文法部 吴鸿清 
       ( 2004年12月03日) 浏览人次1678 
      说明: 
      学习古代汉语专题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
         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字、词、句等问题的过程。提高古文翻译水平的途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多读、多译,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今人都要依靠各种工具书来阅读古文。因此,在初学阶段,掌握古文翻译的方法,尤其是利用工具书翻译古文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从理论上说古文直译的方法并不复杂,所以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于减少和避免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明确做翻译练习的目的——做翻译练习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翻译方法,这对于解答考试中古文翻译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期末复习指导》和辅导栏目都列了一些练习题。注意:综合性的练习供学习中择要练习。专书型的练习供教师参考。
         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今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
      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
      “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3.“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关于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 学 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 请 学为圃。 子曰:“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 逐 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如   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①饣髅摹?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
      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三、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无 适小国, 将 不 女容 焉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   原文:谁 为为之? 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   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   (3)   原文:邴夏 御 齐侯。
      (《齐晋?之战》)   对译:邴夏 驾车给齐侯 。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   (4)   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   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   (5)   原文:先 生不 羞 ,乃有意欲 为 收责于薛 乎?(《冯谖客孟尝君》)   对译:先生不 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   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
      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
      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原文: 一 鼓 作 气, 再 而衰 ,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 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原文: 三 而竭 。
      (《曹刿论战》)   对译:第三次 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
         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1)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 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2)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3)   原文: 道可 道 , 非 常道。
      (《老子》)   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四、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
      例如:   (1)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
      “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例如:   (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
      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例(2)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   (1)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
      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   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
      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 。

    [***

    2018-02-23 19:20:10

  • 2018-02-23 17:20:10
  • 楼上说的全面,具体。但要做到很难。应该从听课中仔细分析老师的方法。

    兔***

    2018-02-23 17:20:10

  • 2018-02-23 16:20:10
  • 在准确的理解每个字词的基础上,用流畅的现代语言翻译.最根本的功夫就是理解每一个字词.

    f***

    2018-02-23 16:20:10

  • 2018-02-23 12:20:10
  • 不知道有没有象东方快车那样的软件。

    老***

    2018-02-23 12:20:10

  • 2018-02-23 09:20:10
  • 我想应该到平时的积累比较有长久的用处吧~!!!!

    S***

    2018-02-23 09:20:10

  • 2018-02-23 09:20:10
  • 不说这些高深的,我说说我的方法,我的古文学的很好,高考是满分的!
    其实很简单,首先是买一本古汉语词典,就是有常用古文字词翻译的那种。
    在遇到一篇古文时,先把自己不知道的每一个字查出来,不要怕麻烦,一开始可能查的字很多,但是查多了之后,很多字的解释就基本能记住了。
    在查好每一个字后(你所有字都知道意思后),开始一句一句的翻译,记住,要面译,不要意译,就是每一个字都要翻译出它的意思。
    对于觉得不通顺的可以适当的改变语序,翻译多了你能够分辨出什么状语后置等等的了。

    y***

    2018-02-23 09:20: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